【摘要】水利工程里的堤壩防滲工程尤為繁瑣,由于防滲加固技術類別較多,而且不同措施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和不足,所以,要針對工程的實際狀況選擇相應的防滲加固,并控制好施工的質量,如此才可以加快我國水利事業的良好發展。本文分析水利工程中水庫堤壩的防滲施工技術,并提出了水庫堤壩的滲透防治措施。
【關鍵詞】水利工程;堤壩;防滲施工;防治措施
水庫不論是進行防洪抗旱,還是進行農田灌溉、生活用水以及工業發電上,都具有無法取締的作用。我國的水庫較多,這些水利工程在興利除害的發展過程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時間的推動,我國有些水利工程已經無法體現其自身的效益,還會對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影響,所以,對于水利工程建設而言,一定要提高對大壩以及堤壩的防滲工作。
一、水庫堤壩防滲施工技術
1、劈裂灌漿防滲施工技術。這種防滲施工技術可以有效規避水庫堤壩的滲漏問題,提高堤壩的使用性能,從當前這種技術的實際應用來看,它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速度快以及造價成本低的特點,而且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材料也很廣泛,并沒有過多的要求,甚至于可以就地取材,這就減少了材料運輸所花費的時間和資金。具體的施工是先以兩邊為主,然后向中間匯集,先把外圍部分的兩個排孔進行灌漿處理,灌漿結束之后至少3 天,確保漿體中的水分滲透徹底,壩體的應力狀態也可以獲得相應的調整,然后再對中間部位一排主孔進行成孔處理并進行灌漿,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般采用的是間隔成孔的方式進行,而且下一步的灌漿也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如果采取一次性成孔形式的話,就會很容易導致壩體出現穿孔問題。在單孔灌漿施工中,需要先對孔的下部2——3m部位以純壓的方式進行灌漿,確保滿足設計標準后再把管拔掉,然后再對它的上部部位以純壓方式進行灌漿處理。它通過灌漿來對堤壩起到加固作用,使其嚴實性得到加強,而且還可以促進原有壩體防滲效果的提升。
2、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這種防滲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具有很長的應用歷史,并且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和創新,應用技術更為成熟和完善,從其應用原理來看,它主要是借助混凝土來實現防滲,采用的是垂直型的防滲施工措施。在水利工程中采用防滲技術,如黃大口水庫坐落在安徽省宿松縣破涼鎮黃大村境內,壩址位于二郎河支流―西源河上游,流域控制面積36km2,總庫容740萬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養殖的重要小Ⅰ型水庫。2塑性防滲墻體設計要求。混凝土防滲墻范圍0+000~0+310,軸線長310m,墻厚60cm,頂高程80.00,最大墻深設計28m,嵌入基巖按≥1.0m控制,防滲墻混凝土抗壓強度R28≥7.5MPa,彈性模量80。通過深層攪拌樁機來攪拌水泥漿和土體,經過水泥水化和離子交換等反應,使之凝結為水泥土攪拌樁防滲墻,防滲墻的厚度一般是在25——30cm 之間,此外高壓噴射防滲墻類型是利用高壓射流沖擊來實現對壩基的覆蓋層進行作業,然后再把水泥漿灌入,使水泥漿和覆蓋層可以很好的融合,最后凝結成為一道堅實的防滲墻。
二、水庫堤壩的滲透防治措施
工程建設單位在得到施工區域內的地質、水文、氣象等的資料后,要想最大限度的減少堤壩出現滲漏問題,就需要在減壓方法上下功夫,降低堤壩的壓力,對于其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地基的垂直防滲。對于水庫堤壩地基的垂直防滲,可以從源頭上杜絕滲漏問題的發生,垂直防滲施工能夠把堤壩地基部位較為薄弱的透水層以及淺度較淺的隔水層進行有效的加固處理。在垂直防滲施工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在地基的薄弱部位形成封閉式的防滲隔離墻,在這個防滲墻的作用下,可以保證整個堤壩在滲流量和壓力上得到全面控制,進而從源頭上解決地基滲透所帶來的破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操作較為復雜,需要大量的人力,并且施工人員也要有很好的配合,而且它的造價成本也很高,對于一些資金不是很充足的建設單位來說,這種技術往往不適合采用,基于此,在采用這種技術前就需要施工技術人員全面徹底勘察施工地的環境。
2、劈裂灌漿防滲施工技術。堤壩的垂直防滲施工技術由于造價成本過高,很難大范圍推廣,因此,可以考慮采用劈裂灌漿施工技術,這種技術也可以起到加固堤壩,減少裂縫產生的作用。從其實際應用來看,它可以根據堤壩的原有結構以及出現滲漏的部位進行灌漿修補,并且在修補的過程中大量的灌漿也可以在壩體上形成一個防滲隔離墻,進而對壩體漏洞部位進行有效的填補,同時還可以阻斷堤壩的軟弱腐蝕層,這樣就可以大大提升這個堤壩的防滲防漏性能,而且它對堤壩裂縫的填補,也可以從整體上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滲性能。
3、對于堤壩的崩塌處理。水庫堤壩出現崩塌現象基本上是由于大量的水流沖擊造成的,在重力的作用下,部分較為稀松的沙石顆粒會在水流的沖刷作用下散開來,進而導致堤壩的整體結構發生變形、嚴重崩落、崩塌,甚至于是滑坡事故,通過對我國大都數地區的水利工程堤壩崩塌現象總結來看,不外乎條形崩塌、弧形崩塌以及階梯狀崩塌等幾種類型,一旦崩塌現象的出現就會直接導致堤壩和河床出現嚴重變形,對此我國水利部門都已經做好了對此的防范和治理,治理方案上基本上都是以拋石防護為主,這種防治措施是人為的構建拋石護岸工程,在以大量拋石阻止水流外還要在堤壩基礎上鋪設一層反濾層,除此之外,現在常用的治理方法還包括沉排設置、木樁設置以及鋼板樁設置等來完成,這些防治措施都是可以起到阻擋水流,加固水庫堤壩作用的,有效減少堤壩滲漏問題的發生。
隨著我國水利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水庫堤壩防滲漏技術也得到了發展和提高。但是,在實際中,水庫堤壩防滲漏工作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其中包括水庫所在地的地質條件復雜,堤壩材料多樣化,水庫建設規模大等因素。因此,在防滲漏施工中,一定要正確把握水庫的特征及滲漏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滲措施。
參考文獻:
[1]趙樹海.論水庫堤壩除險加固的防治策略[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5,(09).
[2]高利梅,師學峰,劉國華內蒙古灣兔河水庫除險加固防滲措施及幾點認識[J].內蒙古水利,2015.
[3]賴曉鋒,金美滿,田小平.淺談水庫堤壩除險加固的防治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