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關乎國家民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建筑工程在水利事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得到了飛速發展,規模和結構復雜度均較以往有了大程度提升,這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使得我國水利建筑工程面臨著比較嚴峻的防滲漏問題。本文從水利建筑工程滲漏成因入手,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防滲施工技術。
【關鍵詞】水利建筑工程;防滲漏;施工技術
隨著我國水利事業的迅猛發展,水利建筑工程建設數目不斷增多,但是同時也使得滲漏問題日益凸顯,不僅可能會因滲漏病害而影響水利建筑工程的質量與進度,甚至可能會對周邊區域人身安全以及企業經營效益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水利建筑工程的積極作用,就必須要注重做好相應的防滲漏施工。
1、水利建筑工程出現滲漏的成因
從整體上來看,影響水利建筑工程滲漏的因素眾多,涵蓋了人員、材料、機械設備、施工技術和方法、自然環境等諸多原因,但是歸納起來,出現滲漏的主要成因可以概括為如下兩個方面,即:
1.1 防滲施工技術不合理
防滲施工技術在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合理應用,可以顯著增強工程的防滲性能、耐久性等綜合使用性能,尤其是伴隨著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防滲施工材料、防滲施工方法與技術等均有了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部分施工單位在開展水利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綜合考慮影響防滲的各種因素,單純地采用某種防滲施工技術,那么很容易因為錯誤的防滲施工技術選擇而對最終的施工質量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新時期水利建筑工程施工單位面臨著嚴峻的市場挑戰,他們此時更加傾向于以自身利益為發展導向,這樣就容易使他們在開展施工的過程中一味地追求施工效率,缺乏對水利建筑工程的滲漏影響因素進行提前調查、統計和分析,這勢必會對其防滲施工技術的選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選擇錯誤的或者不恰當的防滲施工技術的情況下,水利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滲漏等質量病害。
1.2 防滲施工順序不合理
通常而言,在水利建筑工程處于設計階段的過程中,基本上已經通過對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分析,明確了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各種因素,確定了相關施工環節所需要開展的防滲透施工操作,這樣只需要施工單位在后續的工程施工中,嚴格按照規定的防滲漏施工供需進行開展即可,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如果設計階段所制定的防滲漏施工工藝或者流程不合理,或者在后續實際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規定的施工流程來開展,那么很容易出現滲漏等施工質量問題。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要在確保防滲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方案科學性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規定的施工流程和要求來執行,以便確保防滲施工可以做到位,將滲漏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2、水利建筑工程防滲施工技術
2.1 防滲墻施工技術
該種防滲施工技術具有相對較小的滲透系數,成本低廉,用工量少,尤其是墻壁的耐久性比較好,且無需設置過大的厚度,是當前我國水利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種施工技術。歸納起來,其施工技術主要包括如下幾種類型:
(1)塑性混凝土成墻施工技術。該種防滲墻施工技術主要采用專用鉆孔機械設備,通過在已經修建完畢的表層、地基或者堤壩等部位處修建特定數量的槽孔,之后在其中注入配置的適宜泥漿來達到加固的目的,有助于避免相關水利建筑工程結構出現坍塌質量病害。另外,為了達到節省泥漿加固施工環節,可以采用鋼繩沖擊鉆鉆具來對巖層內部的槽孔壁進行壓實操作。
(2)振動成墻施工技術。該種防滲墻施工技術不會受到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應用的穩定性很強,效果比較理想。該種施工技術的機理在于通過將兩塊特定壓板在大頻率振動錘的振動作用下深入到特定設計深度位置處,之后在拔出插板后向其中注入所配置的恰當比例的泥漿,借此來形成具有很強連續性的防滲墻,可以顯著提升防滲能力。
(3)抓斗成槽法成墻施工技術。在壩體上采用專用的液壓抓斗機進行挖槽施工操作,之后將土擱置在特定位置處,待挖槽的寬度、長度以及深度等滿足規定要求之后,在其中依次注入水下混凝土和泥漿等加固材料,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高防滲性墻體。
(4)沖擊成槽法成墻施工技術。在需要加固的壩體表面位置處,采用沖擊鉆沖擊出特定深度和距離的孔洞,之后向其中注入特定比例、特定用量的泥漿來對槽孔進行加固,然后需要清除槽孔內部的泥漿,打通相鄰位置處的孔洞后繼續灌入混凝土后即可形成一道凝土墻,之后依次按照此施工操作順序進行操作兩次,最后連接起來這三段墻即可形成最終的防滲墻。
2.2 灌漿施工技術
顧名思義,灌漿施工技術就是通過在需要加固的部位進行鉆孔或者開槽之后,向其中灌入配置好的加固漿液來達到加固的目的,具體根據操作的不同,同樣可以將其分成如下幾種類型,即:
(1)高壓噴射灌漿施工技術。通過采用專用鉆孔機械設備,在巖層或者地基的表面位置處進行鉆孔操作,待鉆進到特定深度之后,采用高壓泥漿泵設備進行漿液加壓噴射,這樣可以使石塊、泥土以及所噴射的漿液進行有效融合,此時相應的密實度會得到顯著提升,有助于達到固化土體的目的。
(2)土壩壩體破裂灌漿施工技術。該種灌漿施工技術主要適用于裂縫、變形或者坍塌等面積比較大壩體的修復施工中來,同時也適用于某些存在管涌或者流土等質量病害的壩體修復中。該種施工技術的應用機理是通過采用劈裂的方式劈裂壩體,之后結合壩體內部應力的實際分布情況等來合理確定灌漿壓力,之后通過借助灌漿漿液來連接那些原本破裂的結構,形成完整的防滲帷幕,這種灌漿施工操作的要點在于要處理好破裂結構之間縫隙的清理工作,確保所灌注漿液可以有效地同舊有的結構進行完美結合,否則如果存在漿液和舊有結構結合不良的問題,那么同樣無法達到防滲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做好相關方面的處理工作,確保各項施工條件完畢之后方可繼續開展各項施工操作。
總之,防滲施工是水利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關乎水利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敗,同時可能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身安全問題。為了有效地提升水利建筑工程的防滲性能,必須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合理選擇防滲施工工藝和技術,同時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施工操作和流程來開展,避免引發防滲施工質量問題。
參考文獻:
[1] 黃維.淺析水利建筑工程中的防滲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4,(23):119-120.
[2] 萬偉,樊朝軍等.水利建筑工程中的防滲施工技術研究[J].門窗,2015,(2):102-103.
[3] 孫根火.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滲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1):115-116.
作者簡介:羅秋鋒,男,1978年8月生,廣東海豐人,大學學歷,水工建筑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