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社會各項經濟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為我國國力的發展提供了極大地助力。而混凝土施工作為水利工程建設重要的組成內容,需要不斷的對這一技術進行改善,使得整個技術水平不斷地提升。所以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及時總結問題、研究方法,對每一個環節做到準確的、嚴格的檢查以及把關,努力提升施工的技術,這樣才可以從整體上提高施工質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
【關鍵詞】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術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特點
1.1 具有一定的季節性
水利工程本身的施工操作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因而混凝土的相關施工當然也會存在季節性較強的特點。水利工程在進行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因為降水不均勻、天氣變化以及施工導流等情況,將會給施工效果和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冬季進行施工時,氣溫過低將會增加施工難度,因而需要做好相應的防寒和保暖工作。
1.2 工程量較大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涉及到多個方面,并且混凝土是其中較為重要的施工材料,在多個施工階段和施工環節當中,都需要使用到混凝土,因而工程量較大。混凝土工程施工工程量太大,想要保證其中每項環節中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都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就需要不斷加強工程施工的技術。
1.3 施工技術較為復雜
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量較大,使用混凝土的方面也十分之多,不同部位施工側重點不同,并且很多環節的施工都是同時進行的,這再無形之中就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難度。施工操作人員需要對對多種施工技術都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能夠協調好工程的施工作業。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問題
在使用混凝土材料的時候,因為其分布不夠均勻,配置比例不恰當,就容易導致分散、構件裂縫現象的出現。
在進行預埋施工的過程中,因為鋼筋的布筋率、配筋率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和要求,并且支模設計不夠合理,這樣鋼筋就容易暴露在外面,墻體也容易出現麻面、裂縫等現象。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時候,因為振搗不夠垂直,速度不夠均勻,并且出現了位置移動的錯位等,從而在澆筑之后就容易導致裂縫現象的出現。
對于混凝土施工,在完工之后,因為養護工作不恰當也會促使質量問題的發生,同時因為技術方面的管理、施工工藝以及材料的選擇不夠科學,也沒有進行合理的安排,這樣就促使很多問題的出現,因此要對其整體性進行考慮,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充分的掌握,從而才能確保促使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
3.1 混凝土的拌制拌
制過程是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步驟,受溫度的影響特別大,所以做好出機溫度控制是極其重要的。一般情況下,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若想使混凝土出機溫度有效降低,就需要對原材料及其攪拌溫度進行控制來實現,降低原材料溫度方法主要是將基礎類型的原材料放置在低溫位置,比如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而對于攪拌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則需要在攪拌時向水中加入適量冰塊,或者對攪拌混合物吹冷風等,以此來實現降低溫度的目的,這些降溫手段直接有效,可以為混凝土施工節約不必要的成本,從而提高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
3.2 混凝土的澆筑
在使用混凝土材料進行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以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將那些可能會使項目工程建筑的質量受到影響的外部因素排除掉,隨后嚴格按照相關法定文件、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并且處理好施工操作中混凝土攪拌和鋼筋施工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夠保證施工順利進行。通常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人們更傾向于自然流淌、分層澆筑這一澆筑方式,并且為了使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得到保證,不會出現返工現象,就會結合斜向分段、持續推移的方式進行澆筑,這樣才能夠一次性澆筑到底。在澆筑混凝土的工作中,需要不停地將水加入到已經攪拌完成或快完成的混凝土中,這樣才能夠使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均勻性與規定的施工要求相符。
3.3 混凝土的振搗
在混凝土施工全面展開的進程中,需盡可能用到現代化的機械來振搗混凝土,由于有較好的流動性及較大塌落度存在于混凝土的泵送環節,因而可采取兩層斜面布料的方式澆筑混凝土。需嚴格控制好混凝土振動時間,通常判定振搗停止的標準是混凝土不會持續下沉,表面沒有浮漿和氣泡出現。在振搗的操作中需保證振搗是全面的,且攤灰活動展開的位置需與振搗相對稱,這樣才能夠使鋼筋和預埋件原有的位置固定不變。由于有較大的鋼筋密度情況存在于基梁交叉的地方,因而在振搗操作中針對于這部分工作所使用的方式一定要正確、合理,避免破壞了基梁區域的鋼筋結構。當在建筑工程項目的表面位置需要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首先需要做的是找平標高基礎,這樣才能夠使混凝土澆筑的平整度同施工的要求和標準相一致。
3.4 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
通過開展早期的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防止混凝土會受到各種溫度以及濕度變化的影響,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出現冷縮以及干縮的現象,充分地進行水泥水化的作用,從而不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采取有效的保溫以及保濕措施,促使混凝土澆筑后,得到很好的硬化,所以相關人員應當積極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避免長時間地將混凝土暴露在外界,及時地對混凝土的表面進行保濕覆蓋,減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發,為混凝土的終凝提供重要保障。施工人員應當高度重視混凝土早期的維護工作,嚴格地按照設計要求執行養護時間,通常情況下,養護時間不可以少于28天,這對于一部分比較重要的部位,則需要相應地延長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在養護混凝土的過程之中,應當選派專人對其負責,并且做好混凝土養護的詳細記錄。
總之,在對水利工程進行建設時,所使用的最主要的建設結構就是混凝土結構,可以說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混凝土結構的施工,一旦混凝土結構施工出現問題,那么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做好混凝土的施工要點工作,并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控制,能夠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軼.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策略[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04:174-176.
[2]于曉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5,20:28-29.
[3]張玉俊.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及質量管理要點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0: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