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屬于國民基礎工程建設的一種,它具有很強的社會效益,并且成本投入高、施工周期長。在當下水利工程的建設資金基本都來自政府,幾乎沒有社會資本的參與。PPP模式既能夠降低政府在施工初期的投資負擔和風險,還可以促進社會公共事業的服務質量的提高。為構建水利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提供了便利,使投資結構更加合理和科學,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的效率和質量,并減少風險。同時它還可以促進水利建設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高,進而獲取最大社會效益和投資回報。
【關鍵詞】水利工程;PPP模式;問題對策
1、PPP模式概述
PPP融資模式并不局限于某個地域或者某個方面,其的概念與內容非常的廣泛和多樣,在不同的國家及研究機構都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知。聯合國研究院、歐盟委員會、美國PPP國家委員會等機構認為PPP是連接公共機構與私人投資者的之間紐帶,以此作為合作的基礎,進而實現對資源有效調控、權利共享和共同承擔項目風險,從而為社會大眾提供以往由政府部門負責的服務及項目,進一步提高公眾服務的質量。
2、PPP模式應用于水利工程的動機
2.1 形成約束機制,改變公共供給方式
PPP模式的實現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資本的有效協作。以下是政府部門在PPP模式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高對公共服務的重視;供給體制從以往的獨資,變成現在與社會資本的合資;將自身從投融資的決策者轉換為服務提供的監管者。PPP模式可以降低政府的資金壓力,并對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有效的解決和完善,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確保經濟的健康發展。
2.2 發揮市場作用,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基本都是由政府部門提供的,對于水利基礎設施來說更是由政府全面管控,但是該管理模式的弊端很多,效率低質量差。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管理模式也需要進行發展和優化。PPP模式的實現需要公共部門和社會資本的共同努力,但是要想吸引社會資本的投資,政府部門必須改變以往的主導角色,進行角色上的創新和發展。2.3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為了保證其的正常運行,政府部門需要給予其適當的優惠政策、財政補貼等,只有這樣才能對社會資本產生吸引力,使其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中。
2.4 轉變投資模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水利工程屬于一種投資大、工程量多、公益性強的基礎項目建設,僅通過以往的融資方法是不能確保水利工程的順利建設。為了緩解政府資金壓力,政府需要充分借助市場和社會的力量,構建相應的水利投資增長機制,有效吸引社會資本的參與。在過去水利領域都是由國家專管,經常會會出現各種問題,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而PPP模式可以構建多元化的融投資機制,利用部分財政資金來吸引更多社會資金的投入,以確保水利工程的順利完成;同時,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社會資本必然會盡可能的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避免資金浪費情況的出現,這同時也增加了財政資金的利用率。
2.5 引進社會資本,減輕地方財政壓力
PPP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政府的財政壓力。綜上所述,社會資本的參與不僅可以增加項目的資本金數量,彌補財政資源的不足,使原本缺乏資金的項目得以實行,而且還有利于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資產負債率。
2.6 優化風險分配,促進項目長效運營
在以往,政府部門復雜對整個基礎設施的施工和管理,但是因為缺乏專業型人才,所以經常會發生管理問題。在PPP模式下,政府和社會都有著明確的分工,政府可以合理選擇相應的模式和社會資本進行合作,比如BOT模式、TOT模式等等,由社會資本來完成對項目的投資、施工、經營和管理。社會資本在一方面的專業程度比較高,并且具備豐富的經驗。在特定的經營管理期內,社會資本利用自身專業能力和經驗可以使項目獲得更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項目的可持續性發展。
3、PPP模式應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議
3.1 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
水利工程的投資施工可以根據功能和效益的不同進行分攤,政府負責公益部分的投資建設,該部分產權屬于政府。并且政府可以約定放棄水利工程經營收益的分配,以促進社會資本積極性的提高。
3.2 完善項目財政補貼管理
公益性較強,建設項目的可回收資本不足以彌補成本和收益,但社會效益較好,防洪、防災效益比較明顯的重大水利項目,對工程維修養護和管護經費等政府應給予適當補貼。
3.3 完善價格形成機制
在現階段,農業灌溉用水、農村居民用水安全以及費用收取難度大等問題都會影響著水利工程的資金回收以及經濟效益的實現。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讓項目投資經營方和用戶進行協商,根據市場上的供需關系來確定相應服務或者物品的價格,但是它需要顧及社會資本的回報率,還需要充分結合用戶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如果價格調整不合理,運營單位的虧空較大,政府可以給予運營單位適當的資金補貼,以確保其的正常運行。
3.4提供低成本的資金支持,拓寬還貸來源
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資金貸款方面的優惠條件,比如低息貸款、擴大抵押范圍等等。除此以外,政府還可以給予其稅收、土地等方面的優惠,以激發社會資本的積極性,使其主動投資到水利工程建設中。
結束語
由于社會資本一半都已追求利益為主,所以需要對社會資本在水利工程建設和運營中的行為進行合理規范,保證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同時還需要制定相關的管控制度,以確保經營管理企業服務水平和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桂貞,吳強.探究水利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6).
[2]熊偉.廣東省財政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的問題及對策[D].廣州:中山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