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道建設在我國水利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對發揮水利工程的工程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介紹了河道建設標準化管理的主要程序,分析了河道建設標準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以期為我國河道建設標準化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河道建設;標準化;探討
引言
河道建設管理工作對河道建設的防洪能力有著重要影響,它體現著一個單位的綜合管理水平。充分意識河道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落實河道建設管理標準,用科學理論指導河道建設標準化管理工作。
1、河道建設標準化管理簡介
河道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通過引進系統理論,對原有的生產施工、工程質量、合同管理和工程監理、隊伍管理等進行整合,形成工程建設管理新體系,建立有效預防災害和持續改進機制,改革建設管理方式,做到建設管理規范化、內部管理信息化和監控手段科學化。
2、河道建設標準化管理的主要程序
在河道建設項目施工前,由具備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設計河道建設實施方案送主管單位審批,并完成河道建設專項設計報告,為有效地質量監督奠定基礎。在河道建設項目施工之前,要辦理相關質量監督的手續,要簽訂好相應監理合同和建設合同。河道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水運行管單位要各自履行好自身職責,按合同要求完成河道建設任務并及時驗收結算,加強合同信息管理,做好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工作。3、河道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河道工程本身存在隱患
我國大多河道工程存在著直接從河岸就地取材,就近取用建筑原材料等級的現象。例如由砂性土修筑的河道工程其滲漏大、穩定性差,易發生不均勻沉降、塌陷等。河道在施工過程中挖取兩側土質筑堤,極易導致洪水直接沖刷堤防現象的發生。河道工程的堤防年久失修,堤坡面沖溝和堤腳坍塌等現象比較普遍。
3.2 河道建設管理不夠重視
主要河道多年都沒有險情災害的發生就使人們誤以為不會有危險,從而放松了警惕,然而河道長年淤積,沒有對其進行疏導和加固工作,埋下河道工程安全隱患。很多河道內還存在任意取土,隨意修建違章建筑物,甚至于隨意傾倒垃圾,破壞河道生態平衡,導致水庫和灌溉工程也收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對河岸延邊居民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活影響和健康影響。
3.3 河道治理投入不足
河道建設的資金不足無法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固定的維護管理資金也不充足,這就導致堤防、護堤、護岸及護坡等河道工程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維修、養護,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位也無法得到有效加固,導致部分河段出現安全事故。
4、河道建設標準化管理的改善措施
4.1 做好河道建設規劃
在河道建設過程中,統籌安排河道的防洪工程建設,貫徹“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據河道的特點處理蓄、滯、泄之間的關系。充分考慮洪水規律及國民經濟對河道防洪工程的要求。確定規劃河道各段的防洪標準,提高堤防、護岸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的防洪能力。
4.2 完善草皮和林木生態管理
河道建設過程中,尋找適宜當地生長茂盛且生長點多的草源,即選擇耐旱易活的草種。在進行草皮的栽植時,栽植后應立即使用灑水車進行澆灌,確保草皮生長所需水分。做好草皮管理工作,包括草皮的修剪、澆灌、雜草清除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柳樹的適應性強,耐寒,易繁殖,生長迅速,木質結構較強。且柳樹枝條葉片都具有彈性、開張角度,可以對風浪能起到很強的分散作用,因而,河道建設中樹種盡量選用柳樹。早春、干旱期或結凍前要做好澆水工作,施肥時間盡量選擇在葉芽開始分化前。還要經常防治樹木病蟲害,合理疏枝,及時清除病蟲害致死樹株。在秋季對樹木涂石灰水。已開始老化的樹木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新,按適地適林原則選擇樹種。對于樹木缺損較多的林帶應適時補植或改植其它樹種。
4.3 加強景觀建設管理
河道建設標準化景觀建設應遵循布局合理、統籌協調的原則,充分考慮防洪工程的安全。遵循高質量的河道景觀建設,為開創河道建設與管理工作新局面的提高有力保障。同時,河道標準化景觀建設還要綜合考慮文化、生態、工程建設的有機結合,達到人與自然和諧。標準化河建設景觀功能體現了生態工程理念,利用標準化河道建設,科學保護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是景觀建設管理的主要內容。
4.4 重視河道建設施工管理
河道施工管理是河道建設的關鍵所在,監理單位應根據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在現場派駐監理人員,旁站監理與巡回檢查結合,促進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施工單位要認真審查制定施工方案,確保技術可行、方案合理,同時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加快施工進度、降低能耗。項目建設實施單位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要配置專職人員加強質量檢測,按合同要求工程量、工作量、進度和質量完成河道建設任務,各個階段及時申請驗收和結算。
4.5 加強日常管理
結合實際制定河道建設工程管理工作意見和實施計劃,加強、開展河道工程的日常管理養護工作。制定合理的河道工程日常管理規則和管理獎懲制度。狠抓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促進河道工程管理標準化建設。還要注重培養造就高素質管理隊伍,按照合同規定進行工程建設期間的管理,這對管理者的知識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員要不斷學習完善自我。
4.6 推進河道建設管理法制化建設
河道建設過程中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實現從傳統水利管理向可持續發展水利管理的轉變。按照河道管理權限分別建立河道巡查制度,分類、分河段的明確巡查人員,進行執法監督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
5、結束語
河道作為重要的環境載體,關系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著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河道建設在我國水利部門中處于核心地位,針對現今河道建設標準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通過標準化管理將安全生產與施工管理、質量管理等進行有機結合,形成統一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流程;建立工程建設活動行為準則,實現市場規范化行為,整合現場管理資源,優化河道建設的管理流程及施工組織方式,程序化管理工程建設活動各環節,有效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提升我國河道建設的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徐國東,邵濤,嚴紅星.淺談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J].科技視 界.2012(30).
[2]賈林雄,郭莉萍.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探討.[J].江西建材.2014 (6):105.
[3]齊心,鄭伯樂.中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管理措施概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