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和關鍵,在當前經濟發展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農業經濟也隨著整體經濟的發展進步而不斷提升和發展,并且在新技術應用、農業新產品種植、節水灌溉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是,不容忽視的是,作為農業中的核心,農田水利工程的節水灌溉技術還有待完善和進步。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因區域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而缺乏統一和系統的標準和規范,發展較為緩,提高節水灌溉的效率和水平將直接作用于農業生產,提高農田種植效益,為農民增收。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高效;發展思路
引言
我國的經濟發展呈現快速和騰飛之勢,社會生產和生活都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從而對農產品和農業作物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的農業發展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和帶動。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和現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高效的節水灌溉不僅影響著種植效果和最終的效益,也是遵循我國節能減排、不斷創新等政策的做法。但是,在很多農村地區,受制于先天地理條件、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必要的節水灌溉設備,對干旱的抵御能力較低,忽視節約水資源,造成資源浪費和自然災害下的農業減產。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有利于提高農業產量和增加灌溉面積,提高農業收益,滿足社會需求,為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發展背景及現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每年的農業產量連年增長,從2004年到2015年,我國的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二連增”,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史上的奇跡。2014年的糧食產量高達60710萬噸,增產0.9%,這得益于國家的支持以及農業技術的進步。我國對農業發展的方向定為做大、做強、做長,這就要求農業發展要朝著科技進步和可持續發展方向進步,逐漸提高農業發展技術,保證農業和環境的和諧和長期發展。
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是農業中的核心和關鍵,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關系到農作物種植效果和收益,關系到農業發展方向。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的基本現狀為:一,節水灌溉技術較為落后,工程設計不夠科學合理,在新農村建設和發展中無法跟上步伐,對農村的土壤、水質、種植結構、植被覆蓋率、基礎設施方面的考慮不夠充分,設計人員的勘察和了解較少,導致工程設計不嚴謹,水利工程沒有達到較高的標準,節水灌溉效率較低。二,水利工程建成后,其后期的使用和維護缺乏科學管理和專業的人才,往往是只注重建造和投入而忽視了管理和運營,導致水利工程成為擺設或者使用效率非常低,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三,我國的很多農村地區,其灌溉區域仍然采用傳統模式,春季種植大豆、玉米等作物,秋季種植小麥,且種植規模小,節水灌溉設施無法發揮其作用,種植效果不夠理想,農業增產增收還沒有得到提高。
2.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
2.1 強化勘察和重點技術推廣
農田水利工程根據不同的農村區域應該有不同的設計,因此,在工程設計前,有必要加強對該農村區域的了解和勘察,使設計人員對節水灌溉區的基本情況有充分的掌握,并根據掌握的資料和數據,科學合理的設計符合當地發展水平和地理情況的水利工程。實際設計中還要注意對當地水資源情況、生態環境情況的考察和了解,注重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一定要加強防滲設計和建設,并對配套續建進行一定的前期考量和設計,從而促使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從而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另外,我國的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使用存在一定的落后現象,要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技術推廣和宣傳,不能盲目進行推廣和使用。根據我國農業區域的現狀,可對噴灌和微灌、管道輸水等高效的節水灌溉技術進行重點推進和投入,并將這些技術切實落實到實處。
2.2 分區發展與規模化發展同時進行
我國新農村發展朝著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方向進步,在農田水利工程上可以對此進行合理的設計。在水資源貧乏地區、糧食主產區以及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區,可建設規模化較高的節水灌溉項目,同時開展農業藝術種植以及集成配套管理,建成規模化較高的節水灌溉示范區,將節水灌溉技術與新型農業技術和發展相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種方式要注重對不同類型的作物采取不同的高效節水灌溉法,對藥材、花卉等經濟效益高且對水資源需求大的特色農產品要積極進行噴灌和微灌這類先進的灌溉技術,促進農作物產量的提高。對于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可以推廣微灌和自壓噴灌技術,并且對雨水要進行充分的收集和利用,來補充灌溉以及進行低壓管道灌溉,做到節能高效。將分區發展和規模化發展方式同時進行,讓高效的節水灌溉技術和工程發揮最大的作用,讓農民積極參與,從而確保了農田水利工程的進步和有效運行。
2.3 積極進行高效節水灌溉試驗
節水灌溉技術要在不斷的試驗和實際檢驗中發展進步,因此要建立技術研發平臺和試驗基地,加強對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和分析,鼓勵創新,并建立系統化的信息管理系統,促進節水灌溉標準化、規模化、系統化發展。同時,在試驗中,加大技術和人才投入,對我國農作物的需水量、土壤實際墑情、水資源分布情況等進行詳細考察和研究,確立高效節水灌溉實施方法,帶動當地農業產量和農民的收入,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
3.結語
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要根據我國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和農作物情況進行積極的勘察和研究分析,尤其是要注重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節約與保護,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節水灌溉推廣和使用上,要適應新農村發展現狀,根據農村經濟狀況、作物狀況和土壤情況等進行科學的工程設計,積極推廣微灌和噴灌技術,并進行規模化和分區化的灌溉區分,加大技術和人才投入,積極進行創新試驗和科學研究,全面建設符合新農村發展的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促進農業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羅興梅.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研究[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02:18-21.
[2]佟哲.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探討[J]. 吉林農業,2015,07:85.
[3]趙寶國.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初探[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9:155-156.
[4]馬依拉·卡地爾.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研究[J]. 珠江水運,2016,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