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過碾壓試驗,提出達到設計標準的壓實機械參數、施工參數和各種壩料填筑干密度的控制范圍。
【關鍵詞】碾壓試驗;施工;參數研究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普洱市瀾滄縣糯扎渡村,水庫總庫容71.27萬m3,為小(2)型水庫,樞紐建筑物主要包括大壩,溢洪道及輸水隧洞.大壩為粘土心墻風化料壩,最大壩高32.8m,壩頂長度96.4m,壩頂寬度5.0m.
二、土料場概況
先鼎營料場位于距壩軸線下游約0.8km的南門河右岸,分布高程1350m~1430m。覆蓋層厚度在1.9m~3.2m間,其中地表耕織土層0.3m~0.5m,殘坡積層厚度約0.9m~3.0m,主要為含碎礫石質粘土、粉質粘土,碎礫石成分為鈣質泥巖、粉砂巖,強風化為主,少量弱風化。
由于本土料場土料顆粒偏細,粘粒含量偏高,厚度較小,不宜單獨開采作為碾壓式防滲材料,開采時應結合全風化層立采拌和均勻后上壩填筑。
可用料為殘坡積層和全風化巖土體,有用層平均厚度約3.8m,有用層儲量5.73×104m3。
三、試驗依據
1 《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74-2001
2 《土工試驗規程》SL237-1999
3 《碾壓式土石壩施工規范》DL/T5129-2013
4 《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規程》SL251-2015
5 瀾滄縣先鼎營水庫粘土料碾壓試驗方案
四、碾壓試驗
4.1 試驗目的
1 通過碾壓試驗,復核設計要求及填筑標準的合理性。
2 研究確定達到設計填筑標準的最佳壓實方案(其中包括:壓實機械類型、機械參數、施工參數)。
4.2 填筑料常規試驗
碾壓前對原材料進行了比重、變水頭(室內)滲透試驗、擊實試驗。
試驗結果為:風化粘土料的最大干密度為1.69 g/cm3~1.70 g/cm3,最優含水率為20.2%~22.1%,滲透系數k<1.0×10-5,滿足設計要求。
4.3 試驗準備
4.3.1試驗場地
在粘土料場選擇一塊平坦堅實的場地進行壓實,使其表面平整度不超過±10cm。然后在其上劃出30m×50m長方形場地。鋪料時在試驗區的兩側留出寬約5m,在順碾壓方向的兩端留出10m作為非試驗區。以此作為碾壓試驗場地。
4.3.2 主要試驗機械設備及碾壓參數:
4.3.2.1 主要試驗機械設備
推土機:SD165 ,數量1,設備狀況良好。
凸塊碾:CLG620 ,數量1,設備狀況良好。
挖掘機:大宇320 ,數量1,設備狀況良好。
載重車:20t ,數量2,設備狀況良好。
4.3.2.2 碾壓參數
粘土料碾壓參數有:機械參數有凸塊碾的激振力、振幅、碾重、碾寬,載重車的運輸能力;施工參數有鋪料厚度、碾壓遍數、行車速度。
激振力:400~210KN;整車質量:20t;碾寬:2.1m;推土機:16.5t。載重:20t。
碾壓遍數:6、8、10;鋪料厚度:20、30、40(cm);行車速度:2.5km/h;加水量:需要時;卸料方式:進占法。
4.4、碾壓試驗試驗過程
以20cm、30cm、40cm三種鋪料厚度分別按6遍、8遍和10遍進行碾壓實驗,共9場次。
(一)、碾壓實驗程序:
每場均采用挖掘機裝料、自卸汽車運輸、進占法卸料、推土機攤鋪平、
測量鋪土高程、凸塊碾碾壓(行車速度2.5km/h)、測量碾壓后高程、計算累計壓縮量、同時進行土工試驗。試驗結果如下:在鋪土厚度20cm時,累計壓縮量5.8cm,在鋪土厚度30cm時,累計壓縮量6.6cm,在鋪土厚度40cm時,累計壓縮量7.3cm。
(二)土工試驗
每個碾壓組合碾壓結束后,隨即進行干密度、含水率、擊實和現場滲透試驗。濕密度采用環刀法、含水率采用烘干法,擊實采用輕型擊實法,現場滲透采用單環法。
碾壓試驗成果:
1 在相同鋪土厚度情況下,隨著碾壓遍數增加,干密度增大。
2 在碾壓遍數相同的6遍和8遍時,隨著鋪料厚度增加,干密度逐漸減小。在鋪土厚度為30、40cm時碾壓6遍,壓實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98%,碾壓8遍時,各種鋪土厚度能滿足設計要求。在碾壓10遍時,3種鋪土厚度對應于同一個干密度值1.68g/cm3。說明在該碾壓設備下,鋪土厚度對干密度有一定影響。
3 在碾壓過程中,隨著碾壓遍數的增加,沉降量逐漸減少。
4 隨著碾壓遍數的增加,累計沉降量逐漸加大。
五、試驗結論和建議
綜合上述碾壓試驗資料,現提出如下建議:
1 采用進占法鋪料,碾壓方向為平行壩軸線方向。
2 鋪料厚度為30cm(+0,-5)。碾壓遍為8遍(單遍)。
3 凸快碾開低速擋振動碾壓,行車速度不大于2.5km/h。
4 根據擊實試驗,風化粘土料的最大干密度為1.69~1.70(g/cm3),最優含水率為20.2~22.1%,建議控制干密度γd≥1.66g/cm3,含水率為:21.2±3%,壓實度≥98%。
5 滲透系數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即k﹤1.0×10-5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