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農村自然環境特征以及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決定了其飲用水安全相對較差,因此為了保證農村居民的用水安全和用水健康,需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針對性措施,保障飲水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闡述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特征,對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特征;建設管理;必要性;策略
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特征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特征主要表現為:(1)公益性較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公益設施,服務對象是農村群體,各級財政每年應安排一定補助經費給予扶持;(2)地位重要。發展農業生產和改善農民生活離不開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飲水安全工程。(3)群眾性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遍及各鄉村,與所有農民的生產、生活都有密切關系,是一項群眾性極強的事業,需要廣大農民的參與。
2、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的必要性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是農民抗御自然災害,改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環境的基礎,是農業和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是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并且由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缺乏水源保護意識、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工程設計不完善以及缺少對水質的檢測等,因此必須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
3、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的策略
3.1 充分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飲水安全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監管、驗收的理論依據,對工程建設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工程前期的準備工作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工程的質量,而且科學合理的前期工作能夠有效地節約大量的資金。所以,應當加大對工程前期的資金投入,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此外,在工程規劃的過程中,要著眼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長效運營,確保飲水安全工程符合農民的長遠利益,并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工程方案。
3.2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必須結合當地實際,保障農民的用水需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目標就是滿足農民的用水需求,為農民提供充足、安全的飲用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要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保障農民的用水需求。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于一些偏遠地區以及人口稀少的村莊,不需要進行管網入戶,而是要應適當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為村民挖深井,從而確保村民不論是在干旱時期或是洪澇時期,都有安全、充足的飲用水。二是對于一些引山泉水的工程,要切實做好干旱時期的應急預案,可以在附近的挖深井,從而使村民在枯水期能夠有充足的引用水。
3.3 合理確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模。飲水安全工程規模的確定要結合區域實際科學考察,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根據水利部發布的《村鎮飲水安全工程技術規范》的要求,工程規模的定量要根據當地實際用水需求列項,按最高日用水量進行計算。而其中的飲水安全列項應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飼養畜禽用水量、企業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澆灑道路和綠地用水量、管網漏失水量和其他未預見用水量。規劃還明確指出:在確定飲水安全規模之前,應綜合考慮現狀用水量、用水條件及其設計年限內的發展變化、水源條件、制水成本、已有飲水安全能力、當地用水定額標準和類似工程的飲水安全情況。 要充分考慮居民的飲水安全現狀、規劃區內的社會經濟狀況和人口分布狀況、用水需求、區域水資源分布條件、自然條件、飲水安全現狀等各項因素,綜合分析,統籌規劃。
3.4 嚴格選取飲水安全工程水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一般以水井、河水、水庫水、小溪水等為主。其各個水源點都有其利用標準和水質標準。一般情況下,在對水源區的設計上,水庫水的調用要充分考慮水量平衡,合理安排水資源在灌溉、飲用等方面的用量。小溪水、河水的調用要科學筑壩,盡量安排好上、中、下游河段的水量,做好水質保護。
3.5 合理選取飲水安全工程方式。在集中飲水安全工程模式下,供水規模較大,其成本相比分散飲水安全來講總體要低,凈化裝置更為高級,水量和水質也能有穩定的保障;但不可否認的是,用戶輸水管網的建設耗費成本、人力、物力,前期投入較大。在分散飲水安全模式下,供水規模較低,人均投入工程成本要更高,凈化設備難以配齊,水質水量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在突發的旱季,一些分散供水戶會因為水源的限制而導致儲水設備干涸,斷水的情況時有發生。要提高工程的規劃管理,就要促進供水模式的合理搭配。參考水利部發布的《村鎮飲水安全工程技術規范》,在水源水量充沛,在地形、管理、投資效益比、制水成本等條件適宜時,應優先選擇適度規模的聯片集中飲水安全工程。對于靠近城鎮的郊區等距城鎮飲水安全管網較近的地區,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可以優先選取管網延伸工程。但當水源水量受限等其他條件難以滿足的情況下,可選取分散式單村飲水安全工程。
3.6 加強水質檢驗,保障飲水的質量。首先,應當加強有關管理部門和村民的水源保護意識,并且劃定飲用水源的保護區域以及制定出相關的水源保護管理辦法,強化對飲用水源周邊污染物的處理,減少和限制對化肥以及農藥的使用,嚴禁村民隨意向飲用水源扔垃圾或者是有毒、有害的物體,從而加強對農村飲用水源的保護。其次,相關部門應當加強水質的檢測工作,確保村民用到安全的飲用水。加大對水質監測的投入力度,滿足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發展的需求;同時確保水質監測的長期性與穩定性,從而保障農民飲用到安全放心的水。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對新農村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與農村道路、農村供電等同屬農村公共工程,是農業和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因此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顏營營.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裴志華.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與管理辦法[J].寧夏農林科技,2012
[3]王華.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的如干思考[J].工程技術,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