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護岸工程作為填海造地工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結構的穩定關乎整個填海工程的質量。由于護岸位于整個工程的最外側,常年會遭受到風浪侵襲,水流掏刷等因素的影響,這些不良因素造成護岸工程施工中出現了諸多問題。本文將介紹通過改進施工工藝,改變施工方法等措施,達到解決施工問題的目的。
【關鍵詞】護岸;爆炸擠淤;淤泥;孤島;臺階法
1、工程概況
本工程是大連臨空產業園填海造地工程的中永久護岸工程,標準護岸由臨時護岸與永久護岸組成,工程前期通過直接回填形成臨時護岸,后期通過爆炸擠淤施工形成永久護岸,設計要求永久護岸底部泥石混合層厚度<1m。堤心填料采用10~100kg塊石。
2、總體工藝簡述
(1)工藝介紹
永久護岸位于現有臨時護岸外側,先拋填堤心石,接著通過爆炸擠淤推進形成堤身。
由于臨時護岸是通過直接回填形成,堤身穩定性較差,為確保其穩定,須先對臨時護岸邊坡一側進行爆炸擠淤(側爆),通過爆炸動能排開臨時護岸邊坡下的淤泥,保證臨時護岸邊坡穩定。
側爆完成后,按照要求拋填永久護岸堤心石,每次拋填進尺為4m。拋填進尺達到要求后,在堤身前方泥石交界面前2m處將布設炸藥包至淤泥下,藥包間距為2~3m,采用導爆索陸上電雷管起爆。
起爆后,爆炸產生的動能將堤身前方的淤泥排開,并形成爆坑,堤身石料在自重作用下塌落并填充爆坑,石料沿淤泥強度小的方向滑移,形成前伸“石舌”,接著在前次產生的“石舌”上繼續進行拋石,經爆填→拋石→爆填多次循環。經過多次爆炸振動,石料落在下放持力層上,完成石料對淤泥的置換。
(2)布藥設備
布藥設備采用改裝挖掘機進行直插式裝藥,該裝藥設備行走部分為履帶裝置,定位速度快,對工作面平整度要求不高,操作工藝簡單,布藥效率高。
作業時先將挖掘機行駛至拋填堤心石修筑的布藥平臺,后進行布藥作業,每次布藥前必須先經插桿試插到合格深度后方可正式裝藥、插藥。
(3)起爆網路
爆炸擠淤施工的起爆網路比較簡單,首先使用導爆索加工成起爆體放入藥包中,然后將藥包埋入泥中一定深度處,同時將導爆索引出水面,并與主導爆索相連,最后用電雷管起爆。
3、施工遇到的問題
(1)淤泥層過厚,布藥作業難
永久護岸大部份需置換淤泥厚度較厚,整段護岸堤心石落底標高普遍達-20m以上,淤泥平均厚度在22m左右,而最深處甚至達29m左右。因為淤泥層較深,每次爆炸擠淤施工之后,經過石料置換出的淤泥會累積在堤身前側。
隨著爆炸擠淤次數的增加,淤泥包會越聚越多,甚至隆起至海平面以上2~3m,該海域潮位為+0.5m~+2.0m,因為淤泥包隆起較高,致使布藥位置的泥面周圍的海水被隆起的淤泥包隔絕在外側,并且永久護岸位置的淤泥層質地較硬,含水量低,施工時又沒有海水使其軟化,導致布藥機械很難將炸藥包插至預定深度。
(2)滑坡段多,施工困難
先期施工的臨時護岸直接回填開山石堤心,由于開山石料多為強風化巖,石料粒徑偏小,且含泥量較高,抵御風浪能力較弱。并且由于護岸方位常年收到風浪侵襲、掏刷,這些掏刷的石料在永久護岸段形成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滑坡段,這些滑坡段也被稱之為“孤島”,“孤島”的存在給爆炸擠淤正常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3)施工分段多,接縫處理難
爆炸擠淤護岸每施工段長度為50m,原先的施工工藝為每段完成8次爆填后再進行下一段施工。
故兩段之間將會產生接縫,而整個永久護岸將有數百個施工接縫。如果每段都是單獨施工,該施工段的產生的“石舌”除了會伸至外側,同時還會伸至兩側施工接縫的位置。導致下一段在接縫處施工時發生因布藥設備插至接縫處石舌,而不能將炸藥包插至預定深度的情況,會嚴重影響下一段的施工質量。所以兩個相鄰爆炸擠淤段的接縫處理也是本工程的難點之一。
4、解決辦法
(1)增加炸藥用量,降低淤泥強度
i)每段堤身須采用8次循環施工,為解決置換淤泥量增加的問題,采用炸藥量遞增法施工:
通過多次試驗,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使炸藥用量最經濟,同時充分利用炸藥動能,計算出控制系數,炸藥用量=理論用量×控制系數,根據設計規范計算得炸理論用量為800kg,8次推進的炸藥用量分別為:
推進次數12345678
控制系數1.01.01.051.11.21.351.51.8
炸藥用量(kg)800800840880960108012001440
由于炸藥增加,炸藥的動能同時也遞增,解決了每次推進淤泥量增加的問題。
ii)對于淤泥質地硬,強度高的問題,采用人工進行“打水”,主要工藝為使用小型抽水設備并布設膠皮管,將外側海水通過抽水機抽至布藥位置處,對該位置的淤泥進行“打水”,以增大該處淤泥的含水量,并降低強度,使布藥機布藥時容易將布藥桿插入淤泥。
(2)采用“雙爆”工藝,處理滑坡“孤島”
雙爆工藝為爆炸擠淤+爆夯的施工工藝。
i)對于面積較大的孤島(10㎡以上),須先將孤島挖除。
首先使用反鏟挖掘機開挖臨時護岸外側部分,修筑一條從堤頂至孤島的臨時通道,通道坡度為1:2,寬度為5m,并在坡底修筑挖料平臺。平臺完成后,使用長臂挖機將孤島上層的滑石挖至護岸邊,再由反鏟挖掘機倒運至拋填車并將其運走。
ii)對于面積較小的孤島(10㎡以下),直接采用爆炸擠淤+爆夯的工藝。
孤島兩邊采用爆炸擠淤施工工藝,對于孤島本身位置,則使用爆夯工藝。爆夯施工需要使用爆夯藥包進行布設,所用藥包與爆炸擠淤藥包基本相同,區別在于爆夯藥包里裝入了砂石,用以防止藥包上浮,藥包布設使用布藥設備布設,間距為0.7m~1.2m。
由于水深與爆炸動能成正比,故起爆須選擇高潮位進行,并將爆炸擠淤與爆夯藥包并聯,同時進行起爆,利用雙爆的動能既將孤島處的石料夯至淤泥深處,又保證孤島外側泥石置換正常進行。
然而在風浪和潮差的影響侵襲下,爆炸擠淤施工所拋填石料也會被掏刷形成孤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采取了當日拋填當日起爆的施工方法,同時利用爆炸擠淤隆起的淤泥包抵擋風浪保護堤身。
(3)增開作業區域,解決施工接縫
臺階法施工
(1)第一段進尺4m進行爆填施工;
(2)第一段進尺8m時,兩邊第二段、第三段進尺4m,并同時起爆;
(3)第一段進尺12m,兩邊第二段、第三段進尺8m,第四段、第五段進尺4m,同時起爆;
由此延伸下去形成類似臺階狀的堤身,即為臺階法施工,由于相鄰兩段前后距離僅為4m,接縫處的石舌面積較小,對相鄰段的影響也較少,故該施工工藝能很好的解決相鄰兩段施工接縫的質量問題。
5、結束語
護岸工程以其結構在填海造地工程的重要性,得到了格外的關注,如何保證其結構的質量成為了填海工程施工的重點,對于護岸工程相關問題的發現,解決措施的研究,施工工藝的優化是確保護岸工程得以圓滿完成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余海忠,胡榮華.爆破擠淤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現狀[J].施工技術,2009,(S2):1-5
[2]張為民.爆破擠淤堤技術在深厚淤泥中的研究與應用[J].港口科技,2014(12):16-20.
[3]童琪華.海岸堤防工程深厚淤泥層爆破擠淤法處治[J].上海國土資源,2012(4):48-51
[4] 江禮茂. 爆炸擠淤筑堤的填料問題[J].水運工程,1998(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