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資源是三農的命脈。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地區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鄉村聚居點生活污水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漸突出。受城鄉二元結構影響,農村水生態環境安全與生態保護問題已經成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薄弱環節和制約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著重就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與管理措施展開探究,并總結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主要技術要點與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管理措施
農村污水是指農村地區居民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產污水,其中生產污水包括分散畜禽養殖業等排放的高濃度污水。長期以來,由于治理資金短缺和農村水環境意識淡薄,96%的村莊都沒有排水和污水處理系統,大量未經有效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體,給當地的飲用水安全造成威脅。2015年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生活污水排放標準》(DB13/2171-2015),第二年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河北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管理辦法》,對進一步加強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管理,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村生活污水特點
1 農村污水特性
一是農村居住相對分散,生活污水水質和水量波動性大,排水官網不健全,再加之生活垃圾堆放的滲透液增加污染程度;二是村鎮經濟力量薄弱,無健全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統,污染處理率低;三是隨著農民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污水的產生量也日益增高;四是農村生活污水含人畜糞尿,因氮、磷含量高,BOD5/COD比值一般為0.39-0.92,可生化性好。
2 排放方式
農村污水根據污染源排放途徑和特點,因地制宜采取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其中符合經濟接納范圍內的村鎮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網進行集中處理,市政污水管網接納范圍之外的村鎮污水進行分散型和集中型集合的方式進行。
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1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1)三格化糞池
三格化糞池處理方法較為傳統,處理工藝也相對簡單,在小型村落中使用較為普遍,該處理工藝可除去污水中一半以上的有毒有害物質,但相對與更高等級的污水處理標準,三格化糞池則在技術處理層面突顯的較為落后。
(2)土地處理系統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具有投資省、節能、運行成本、處理效果良好及處理標準相對較高的特點,同時該系統對環境依賴性較低,可在多種不同環境的村落中進行使用。該系統不僅能夠取得滿意的污水處理效果,而且可以充分回收再利用水和營養物資源,因其特有的工藝流程及技術特性,決定了它適合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區。但因其存在著穩定性差、土地面積需求量大,同時缺乏統一的設計標準等問題,給其正常使用與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3)一體化設備
一體化設備多存在于經濟環境較好的新興村落,該設備適用性強,運行穩定性也相對較高,同時與城市污水處理標準相同,能夠達到無污染的污水處理目標。設備應用范圍大,但占用面積小,能夠同時對多戶的污水做第一時間的快速處理,處理效率極高。該設備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產生費用較多,日常維護與維修難度大,需要技術水平較高的專業人員進行管理。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存在的問題
在對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調查中不難發現,單戶化糞池滲漏問題較為多見,是農村污水處理工程面臨的主要問題,產生該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長期污染管理,導致污水腐蝕物長期積壓,另一個方面是污水處理系統年代過于久遠,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其進行處理,使滲漏問題進一步加劇。在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方面,投入資金過大或工程設計缺陷也長期影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使用,進而不斷惡性循環,使農場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問題長期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及管理措施探討
1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
農村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主要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能夠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的村鎮應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網,市政管網接納范圍以外的,定義為分散型農村污水,污水處理工藝根據居住特點可以選擇一家一戶式、分片集中式、多家式等。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理
(1)制定地方規章制度,加大監督巡查
地方政府應制定農村污水設施運行管理制度,明確部門責任,落實運行經費,以保障污水設施正常運轉,加大對處理設施運行的監督檢查,確保已建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2)農村生活污水技術設計思路
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不能完全適應農村污水,特別是分散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需求,農業生活污水工藝要求工藝簡單、處理效果有保證、運行維護方便、具有最佳的綜合效益,尤其是北方缺水地區,應積極采用水循環經濟系統模式,水資源在系統中多次再利用和再循環,對于污水和雨水,水循環經濟模式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的資源,并將污水和雨水收集后經處理作為水源或通過多種途徑重新利用。
(3)農村生活污水具有生化性好的特點
可以考慮采用生物單元處理技術與人工濕地技術或土地過濾等生態處理系統相結合的方法,但施工是處理工藝成功與否的關鍵,必須選擇有資質的施工單位,污水管道的鋪設,盡量與居民的分布相適應,在滿足處理需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管道鋪設距離,減少管道跨河,行業監管部門、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要盡到監管責任。
四、結語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空間大。“十三五”規劃強調,隨著城鄉統籌步伐加快和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取得了一定進展,我國各地陸續建設了一批鄉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大幅度提高了農村污水治理水平。雖然我國一部分農村地區均已普及污水處理設備,但隨著時間的流失,設備老化及設備失效等問題不斷加劇,導致農村污水處理難度加大,所以做好農村污水處理工作,便需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區域特點進行可行性分析,發展中應著重尋求具有高效節能的污水處理新工藝、低成本處理新技術、一體化新裝備以及運營模式,讓農村污水處理達到更高的處理標準。
參考文獻:
[1]孔赟,朱光燦,張亞平,吳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綜合效能評估[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3)
[2]張列宇,王曉偉,席北斗等.分散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究[M].中國環境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