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信息革命浪潮的沖擊日益激烈,加之水資源日漸枯竭,在這樣的形式下,我們就必須緊緊的圍繞水文水資源的問題進行綜合研究。因此,對于水文資料的準確、快速獲取以及空間信息的分析、圖形圖像的處理等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GIS技術的空間特性,對于海量數據的管理與處理能力以及水的時空分布特性等,使得GIS技術必然能夠在水文水資源領域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在G1S應用在水文水資源領域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這樣一來也就為防洪減災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在實際的應用中,我們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不斷的提高其應用的質量和水平,為我國水資源的保護提供良好的條件,減少水資源浪費的現象
【關鍵詞】GIS;水文水資源;應用
引言
GI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是當前水文和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礎性技術,由于GIS技術立足于計算機技術,這使得水文水資源工作可以利用數字、通信領域的新發展得到迅速的發展,實現水文水資源科學的管理、水文資源政策合理的制定、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可見GIS技術對于水文水資源工作的重要價值。應該從GIS技術的水文水資源基礎認知入手,分析水文水資源工作應用GIS技術存在的問題,找到問題存在的深層次原因,以水文水資源工作和GIS技術的特點出發,探尋水文水資源領域GIS技術應用的要點,把握GIS技術應用于水文水資源領域的方向,更好地實現GIS技術對于水文水資源工作的價值,促進水文和水利領域的各項工作走向深入。
1、地理信息系統的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是運用于對地理信息進行采、管理、存儲、運算和分析的一種計算機技術。尤其是對地球表面地理信息的空間數據進行處理,具有很大的優勢
。地理信息空間系統主要由空間數據的處理和空間分析組成。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的來源主要是通過實測數據、統計數據和衛星遙感數據等的轉換,將其轉換為具有空間特征地理空間信息。地理信息系統有3個主要功能分別是:在對數據信息進行采集、管理分析和輸出的過程中,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空間性,可以建立很強的空間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及時地更新;地理信息系統在區域空間分析方面,通過將采集的數據信息與地學模型結合在一起,對該區域進行動態預測;通過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衛星遙感技術對數據進行優化管理,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能過提供一定的決策依據。
2GIS在水文水資源領域中的應用
2.1 在水污染控制規劃方面的應用
水污染是水文水資源領域關注的重點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將GIS技術應用到水污染控制規劃方面顯得非常有必要。利用GIS技術采集水污染分布等數據參數,并可視化地加以呈現,設計出合理的水污染控制方案,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排污網絡功能,降低水污染給環境造成的影響。具體操作時首先需明確水污染控制規劃對象,利用GIS技術采集相關數據信息,建立專門的數據庫,并建立面向用戶的數據管理系統,依據采集的數據對水污染控制模型加以完善,最終實現區域環境內水污染的管理控制。
2.2 在水文資源空間管理與決策方面的應用
現代科技推動GIS技術不斷發展變化,近些年,決策支持系統優勢不斷得到體現,這主要是由GIS及常規決策技術提煉而成,以此為基礎開發應用的,這種技術的應用,更加符合我國水資源特征,尚需不斷結合我國自然災害特點,推廣應用該項技術,加大投入力度,實現新型決策研究目標。可以說,水文決策是建立在精準數據基礎上的研究,只有數據保證全面、科學,才能確保研究成果的可靠。那么,在對水文資源空間管理與決策時,最主要的技術因素則是GIS技術,空間數據庫是GIS技術構成的系統中心,通過科學的創建,形成水文水資源數據庫,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依據空間、時間分布做預測,只有不斷加強決策系統建設,才能從本質上推動水資源管理能力。
2.3 在水管網信息管理系統應用
此項技術也在水管網信息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通過二次開發、獨立開發、集成二次開發三種體現模式,進行GIS技術推廣開發。不通過GIS技術就可以實現開發的是獨立開發,可以說是三種模式中開發難度最小的;最需要GIS技術支撐的是集成二次開發,通過GIS技術處理實現對空間數據的分析,對信息進行多次編輯、采集、提取,不斷形成優化方案,在設計上提升了科學的計算能力;單純的二次開發主要借用的技術就是GIS應用,開發難度較集成二次開發略低,通過合理的設計,為各級管網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2.4 GIS技術在水文情報預報中的應用
GIS技術在水文情報預報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查詢。水文情報的系統主要借助數字電子地圖作為依據,可以方便GIS技術應用對于各類水情信息進行查詢以及檢索。
2)開發水文模型。因為GIS可以給相關部門提供詳細的地理信息空間分布圖的資料,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把流域劃分為很多不規則單元,依據相關的分辨率要求,并基于此來考慮降雨的因素,可以給水文模型的開發提供參考資料。
3)DEM。DEM是一種數字高程的模型,可以在計算機中實現對于流域會流的計算,同時還能夠將其與水力學模型結合應用,應用這種模型可以對災情進行快速、客觀的評估和分析。
4)DEM與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開發。GIS
可以提供詳細的地理空間信息資料,于是可以將流域劃分為若干個單元,而對于建立分布式的水文模型要充分考慮到降雨等因素的空間分布,應用GIS的DEM可以自動生成流域水洗,從而給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開發提供基礎。
2.5 突發性水污染事故應急響應如果將網絡分析功能、水質模擬技術與GIS技術下的空間數據集成進行充分的結合,那么即能夠對那些突發性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污染狀況進行模擬,從而讓我們能夠及時的確定出受影響的對象及范圍,以便我們采取適當的措施來對其進行控制。比如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中,人們通過GIS技術的應用來建立起了松花江預警系統與污染檢測系統,以此來對污染水帶的流動與變化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監測,對沿城市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對污染變化的趨勢進行分析,并且最終以電子地圖的形式來將污染的情況方便、直觀的展現出來,同時也能夠具有科學性、準確性的預測、預警。
3、地理信息系統在水文水資源領域的發展趨勢
由于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和空間數據管理功能,而正好水文水資源領域在管理這一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之前的水資源管理都是建立在野外的實測,通過收集實測數據,再通過室內模擬來對水資源進行管理。而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使得水文水資源管理變得越來越便捷,就目前來說,地理信息系統在水文水資源領域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1)完善GIS應用標準。實際工作中GIS的研究多是根據部門實際情況獨立研究,加上GIS技術標準尚未統一,導致數據模式、開發平臺多種多樣,給大范圍水文信息的交流帶來阻礙。因此,我國應在借鑒西方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統一的GIS規范標準,為GIS的開發與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加強水文水資源專業模型與GIS的結合。當前存在的一些GIS專業模型盡管多數具備信息管理及存儲功能,但在決策支持、地理空間的表達上略顯不足。因此,今后應注重GIS系統空間數據管理功能的充分利用,加強水文水資源模型與GIS間的融合,使系統的優勢與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4、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統在水文水資源領域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為了更好地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水文水資源管理者就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強大優勢,通過提高對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發,將其運用到水文水資源管理方面,不斷促進水文水資源應用科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柳崇健,劉英.我國水文氣象學與水資源學的若干新進展[A].中國氣象學會.大氣科學發展戰略———中國氣象學會第25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氣象學會.2002:6.
[2]孫寶森,于仲偉,張斌.談GIS在水文情報預報中的應用[A].山東水利學會第九屆優秀學術論文集[C].2004:3.
[3]趙恩來,孫霞.水文新技術在河南省水文測報工作中的應用與發展[A].河南省水利學會青年科技工作委員會.科技創新與現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河南省水利學會青年科技工作委員會.2007:3.
[4]袁峰,李湘凌,周濤發,等.GIS與礦區生態環境研究[A].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2004“生態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2004:88-89.
[5]王光明,梁秀娟,肖長來,于景錄.GIS技術在水文水資源領域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吉林水利,2015(06).
[6]劉佳,于福亮,李傳哲,尹吉國.GIS在水文水資源領域中的應用進展[J].水電能源科學,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