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澮河起源于河南商丘,流經安徽多個地區,河道中上游地區河道狹窄,比降陡,而下游地區河道較寬,比降低,該河道因中上游水勢兇猛,下游退水慢,易形成持續高水位,從而引發洪澇災害。本文通過對包澮河流域進行簡單的概括,分析其水文概況,以直接法和間接法進行洪水設計計算,為包澮河河道治理提供簡單的數據支持。
【關鍵詞】包澮河;水文;洪水計算;安徽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洪澇引起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嚴重,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現狀包澮河河道排水標準低,僅為3年一遇的82%,使得河道的防洪排澇能力極低,一遇到較大洪水,將危及河道附近的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了減少洪水對人們造成的傷害和損失,合理的河道治理顯得尤為重要。
1、流域概況
包澮河流域由兩條河流組成,分別是包河和澮河。包河的源頭在河南省商丘市的張祠堂,然后流經河南商丘、虞城,途徑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隨后經過河南省永城市,再經過喇叭口后進入安徽省渦陽縣境,最后在濉溪縣臨渙匯入澮河,在安徽省區域長約45km千米,流域面積390km2,其中喇叭口以下河道長31.7km,地面高程31.5~28m,平均地面比降1/9000,汛期常受下游澮河水位頂托。澮河的源頭在河南省夏邑縣的蔡油坊,向東南方向流動,途中流經夏邑、永城新橋,從張瓦房進入安徽省濉溪縣境內,與包河在濉溪縣臨渙匯集后,再流經埇橋區祁縣、固鎮縣城,最后從固鎮縣九灣匯入懷洪新河香澗湖,澮河在安徽省境內的長度大概為157km,河流流域面積約為2930km2,河流形狀狹長,地面高程30~14.5m,地面平均比降約1/10000。包澮河在河道的中上游地區河道狹窄,比降陡,而下游地區河道較寬,比降低。
2、氣象水文概況
包澮河流域一帶的氣候特征是氣候比較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但年度內氣候變化較大,日照時間較多、晝夜溫差較大、無霜期較長,季風氣候較為明顯。主要表現為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嚴寒干燥、秋季干旱少雨、冷暖和旱澇之間的轉換常常比較突出。
該區域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由南向北氣溫逐漸降低,年度內變化較小。一年內最高月平均氣溫大概在27.8℃左右,往往出現在7月份,出現極端天氣的時候最高氣溫將超過40℃;然而,最低月平均氣溫較低,大概在0.7~-1.3℃之間,通常是在1月份出現,出現極端天氣的時候最低氣溫是-23.3℃。無霜期一般會持續210天左右,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終霜期一般出現在4月上旬。由于季風的影響,該地區風向不定,變化較大。冬季偏北風較多,夏季偏南風較為明顯,春秋季一般是東風或東北風。這個地區的年平均風速在2.3~3.6m/s,平均風力級別3級左右,風力最大能達到8級以上。
在不分洪的情況下,包澮河流域的洪水都是因為暴雨的原因而產生,產生暴雨的天氣在6、7月份,主要是切變和低渦,降雨一般可以持續一到兩個月,降雨范圍較廣,有時甚至能夠覆蓋整個流域。8、9月份經常會受臺風的影響而出現臺風或者暴雨,其特點是降雨范圍比較小、時間短,但雨的強度大。
3、包澮河設計洪水計算
包澮河河流形狀狹長,但是河流寬度上寬下窄,地面坡降自上而下逐漸變緩,上游大概1/8000,到固鎮則為1/36000。包澮河流域設置了臨渙和固鎮兩個水文站,包澮河流水可以采用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辦法來設計洪水。
3.1 直接法計算。臨渙、固鎮站設計流量采用實測流量資料進行分析計算,采用1954~2007年洪水系列,在洪水實測數據資料計算過程中,其中中小水年份直接選用臨渙集和固鎮站歷年實測最大洪峰流量,其中5個大水年(1954、1963、1965、1998、2003年)由于洪水漫溢、面上排水標準低、流域蓄水的影響,在進行計算時,實測數據不太準確,所以采用降雨量通過產匯流計算,即首先計算臨渙集和固鎮以上面雨量,用降雨徑流關系進行產匯流計算設計流量。臨渙集和固鎮以上面雨量的計算方式,采用平均法逐日計算對水文年鑒刊載雨量站的數據進行計算。在選擇降雨徑流關系時,臨渙以上選用《安徽省淮北地區除澇水文計算辦法》中的淮北平原次降雨徑流關系曲線圖中的3號線,臨渙~固鎮區間選用1號線。
3.2 間接法分析。由于直接法計算的設計洪水不能反映治理后的河道排水情況,因此利用設計暴雨推求設計洪水的間接辦法被廣泛的采用,是目前淮北骨干河道、邊界工程除澇水文計算的有效方法之一,間接法計算公式和相關參數如下:Q=KRF0.75 (1)
式中,Q—日平均設計流量(m3/s);K—綜合系數,淮北地區統一采用0.026;R—3d設計暴雨產生的徑流深。由設計頻率年流域內平均3d面暴雨量(P)及前期影響雨量(Pa),查淮北地區次降雨徑流關系曲線求得;F—流域面積(km2)。
由公式(1)計算的流量作修峰處理,然而實際情況下,除了3~5年一遇的洪水不修峰,其余的洪水修峰系數隨著時間增加而減小,10年一遇為0.9,20年一遇為0.85,50年一遇則為0.80。根據各節點流域面積查“淮北平原地區設計暴雨量表”及“淮北平原次降雨徑流關系曲線”求得各節點不同頻率3d暴雨的徑流深,再按上述公式得出各河段不同頻率的設計流量。臨渙集以上流域為b區,流域面積2560km2,臨煥以下為a區,流域面積為2290km2,因此本工程河道各節點設計流量均按a區、b區所占面積加權來計算。
4、計算成果分析
根據以上直接法和間接法設計洪水分析,臨渙集、固鎮站洪峰流量系列成果,直接法計算結果,另外兩種方法計算的洪水有一定差距,列表對比見表1所示。
表1計算分析成果說明:①直接法較間接法計算的流量小;②中小洪水年份兩者相差較多,大洪水年兩者相差相對較小;③臨渙以上的b區較臨渙以下的a區相差的多;④80年代以前相差較小,80年代以后相對較大。
5、結語
根據包澮河流域的實際情況分析,造成直接法流量變小的原因主要是: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形成分散耕作,面上農田水利失修;由于淮北地區缺水,溝渠上到處無序攔截蓄水,導致溝渠排水不暢;包澮河河道排水標準低,干流河道排水不暢。隨著今后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意識的提高,國家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農田、溝渠以及干流本事排水將會恢復通暢,因此,未來在遇到相同雨情情況下,河道流量將增加,因此,包澮河設計洪水應采用間接法成果,有效避免治理后下墊面變化對設計流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