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近幾年的一號文件對于農村的水利建設情況給予了大力支持,農村的水利管理及飲水安全問題越來越得到人們重視,本文就農村水利管理及飲水安全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了目前水利管理和農村飲水安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農村水利管理和確保農村飲水安全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水利管理;飲水安全;問題;措施
引言
農村的水利管理工作和飲水安全工作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事件,能否對農村的水利工程進行科學管理,確保農村的飲食安全是直接關系著黨和政府“三農”政策是否落到實處的重要環節,是重要的民生事件。因此,新時期必須加強水利管理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
一、農村水利管理現狀
(一)水利設施老化
我國水利設施一般建設年代較早,現在大多數的水利設施基本上處于老化的狀態,在水利設施的使用過程中缺乏養護意識和維護意識,這也加速了水利設施的老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的進步,現有的水利設施已經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要求,水利設施老化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運行經費不足
長久以來我國水利管理部門的運行經費主要來自于收取的水價,但是水價基本上由政府制定并且由政府收取,在水費收取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截留現象,這就使得水利管理部門的運行經費不足,難以對水利設施進行及時維護。目前我國水利工程的建設主要是來自于政府財政資金的支持,一旦財政撥付不足,水利工程建設難以進行,經費不足成為影響水利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三)管理體制落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生產責任承包制度,大部分農戶都存在獨立的個體意識,追求農業生產的較高效益,然而對于集體財產的水利設施缺乏保護意識,這就使得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浪費現象。由于沒有建立完善的水利管理制度使得農戶在用水的過程中缺乏集體意識,沒有對水利工程進行定期的維護和周邊環境保護,這些都對于農村水利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一)飲用水水質超標
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城市的一些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現在已經逐步轉移到農村,污染企業排放大量廢水、廢渣對于農村水資源造成嚴重的污染。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化肥和農藥數量逐年加大,這使得土壤中化肥和農藥的殘留物增加,導致地下水中化學元素超標,影響地下水水質。
(二)飲水工程建設不平衡
由于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各地的財政收入也有所差距,這就使得飲水工程的建設規模不一、質量參差不齊。由于地域因素和施工難度的影響,我國的一些邊緣農村地區的飲水設施相對較少,有的地方甚至沒有飲水設施,飲水工程的建設不平衡嚴重影響著農村人民的飲水質量。
(三)對水質監測部門監管不到位
農村飲用水的質量高低取決于水質監測部門的檢測結果,然而由于長久以來沒有建立統一的水質監測標準,這就為部分水質監測人員弄虛作假提供了空間。在水質監測過程中常常出現部分人員為了自身利益編造檢測數據、篡改檢測數據行為,將未達標水提供給農戶,嚴重影響著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
三、加強農村水利管理工作和飲水安全措施
(一)加強農村水利管理工作措施
1、完善水利設施
完善的水利設施建設是保證農業生產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現有的水利設施老化已經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瓶頸,因此新時期建立完善的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的水利設施十分必要。建立完善的水利設施一方面重視舊水利設施維修改進,使其重新為農業生產服務;另一方面對于老化嚴重的水利設施要進行重新建設,使其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
2、科學核定水價,多元化籌資
確保水利管理工作的充足經費是水利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科學的核定水價。水價是水利管理工作經費的重要來源,只有根據現實情況科學的核定水價,才能保證充足的經費來源,推進水利管理工作的開展;第二,多元化籌資。建立由政府、社會、個人的三方籌資模式,改變原有的單一政府財政撥款模式,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
3、建立科學管理體制
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是保證水利事業順利開展的前提,只有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證我國水利資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實現水資源的科學管理??茖W的管理制度需要做到建設與保護并重,防治與保護結合,在進行水利管理時既要保護原有水利工程的質量,通過定期的維護,確保其能正常的使用,同時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建設新的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應加強水資源污染的防治,對于已經發生污染的水資源應采取措施進行凈化,確保為農業生產提供干凈水資源。
(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措施
1、水資源保護與水質凈化相結合
農村飲水安全治理過程中應該針對重點的飲水區域建立水資源保護區,對于水資源保護區周邊的環境進行治理,保護水資源保護區周邊環境,防制由于環境污染影響水質,確保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對于已經污染的水資源,可以通過凈水設備使其重新達到可以飲用的標準,水質凈化是提高水質和改善污染水資源的重要措施。對于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以人為本科學規劃
在進行飲水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時刻將人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實根據實際的需要來進行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根據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實際需求進行科學規劃,確保水利工程建設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一方面加強對于偏遠農村地區的關注,確保偏遠落后地區能夠建立配套的水利設施;另一方面要根據新的規劃圖,根據遷村并點的情況進行水利設施的布局,將水利工程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3、加強對水質監測部門監管
水質監測部門的檢測結果直接影響著人們的飲用水水質,因此加強對于水質監測部門的監管很有必要。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統一的檢測標準;第二,建立檢測復查制度,定期對于檢測結果派不同人員對于檢測結果進行抽查;第三,向居民提供飲用水之前聘請外部人員進行質量評定,確保提供的飲用水質量。
結語
農村的水利管理工作和飲水安全工作是關系到我國服務三農和扶貧開發的重要民生工程。黨中央時刻牽掛著農村的水利管理和飲水安全問題,多次發表中央講話關注農村飲水問題,因此加強水利工程的管理,確保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李吉斌.農村水利現狀及農村飲水安全探微[J].信息化建設,2016(7):19. [2] 孟憲平. 淺憶農村水利管理及飲水安全問題[J].農業與技術,2016(7):29-31.
作者簡介:吳穎(1973-2),女,黎族,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人,中專,助理工程師,從事鄉鎮水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