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基于當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現狀,從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兩個角度對其完善措施進行了相關探討,結果表明,加強人力資源開發、促進新技術的應用、進行總體規劃、資金投入力度的加大等都是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策略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
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概述
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當前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農田水利灌溉都是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方面,由于水利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對工程建設管理的系統性規范、工程建設前期規劃不夠深入且缺乏部門之間的配合、工程實施配套技術不完善、農田水利建設與科技應用脫節、難以形成有利于農田灌溉的水利體系等問題的普遍存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舉步維艱。
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措施探討
(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措施
1、推廣水利工程建設新技術
農田水利建設所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是農田灌溉問題,農業現代化的歷程較為漫長,水利工程建設應該與時俱進,為農業現代化提供硬件支撐。農田水利系統的高產高效必須依靠新技術,當前得到認可的主要是“濕地”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與其他技術相比,該工程技術具有顯著優勢。
(1)生物生產力與節水效率高
作為水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包括水生和陸生兩種,該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演變均具有較高的生態多樣性和生物生產力,據統計,濕地生態系統蛋白質年均生產量為9g/m2,是陸地生態系統的3.5倍之多。“濕地”節水灌溉工程技術取水量合理,可以保證農作物持續高產,是提高灌溉水資源利用效率的一種經濟體系。
(2)保護地下水
“濕地”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能減輕灌區由于化肥使用過量而導致農藥失效的后果,能全面改善農業水源水質,保持地下水位的動態平衡。
(3)保證農村飲水安全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一直以來深受人們關注,農田水利工程節水技術的運用還可以為農村提供安全標準的生活飲用水源。過去濕地農田灌溉系統主要集中建設在我國南方分布著洼地、塘堰和荒溝的平原和淺丘陵地區,中西部地區雖然是主要的農業生產區,但農田灌溉系統措施嚴重不足,類似的西部河灘洼地是建設“水利濕地”的重要資源。
構建“排灌溝渠——人工濕地”系統,需要拓寬排水溝,并種植降污作用較強的植物,形成溝渠濕地后將其與原溝渠連接起來,農田灌溉的滲漏水便可進入下游的小型人工濕地,經濕地凈化水質后,排入生態小溝直至下游小型水庫,系統的構成與運行詳見圖1。
該系統在運用過程中必須加強與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際情況的緊密結合,按照國外經驗,該工程技術可以提高農田排水中氮磷含量的濕地面積約5~7%,經過小型濕地綜合系統的排灌溝渠凈化后的水質更加潔凈環保,完全達到了灌溉標準,在我國農田水利節水方面發展潛力巨大。
2、注重水利工程建設人員培養
我國當前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人力資源欠缺,施工建設人員能力水平低下,水利建設工作缺乏應有的人員技術保證,為了適應形勢需要和市場需求,有關部門必須有計劃、按步驟選拔人才,通過舉辦各種形式水利項目建設人員培訓班,與相關院校搞好聯合培訓等方式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基礎建設人員的科學文化水平,增強其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拓寬視野,保證其建設工作根據預見性與前瞻性,切實解決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軟肋”問題。
(二)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1、總體規劃、狠抓重點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這是搞好水利工程建設、確保工程質量與應用效率的關鍵環節??傮w規劃主要是確定建設方向和工作重點,必須綜合考慮區域環境、農田水利供需基本情況,分清輕重緩急,優先確定當前急需改進的工程項目,通過急需項目的啟動和實施,“以點帶面”帶動水利工程建設,提高農業生產者生產積極性,為農業及特色產業建設奠定物質基礎。
在進行總體規劃的過程中,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進行事先估計,早部署、早規劃、早安排,在上一預算年度結束前,對下一年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行工作專題研究,如需開展的大型水利建設工作務必事先建立示范基地(如節水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凍土研究示范基地等),預評水利工程效果,并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示范性演示,確保工程的成功。
2、加大投資
水利建設管理部門應合理分配水利建設資金對現有水利工程進行維修、改造,以保證區域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分布的均衡性,適應農村水利發展的需要。在地方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增加的同事,地方政府也應逐步加強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行政領導,調動人們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防止由于資金短缺而延誤水利工程的維修建設。嚴厲杜絕擠占挪用農田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的現象,水利工程建設主管部門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單位和監察團隊,進行資金賬目的定期總結與管理,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結論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性條件,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否實現的關鍵,為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必須對其進行總體規劃,積極拓展資金籌集渠道,切實發揮農田水利工程在抵御水旱災害、發展糧食生產、提升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方面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鵬年,芻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7):237-238.
[2]彭耀珍,探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面臨的管理問題[J],價值工程,2013(3):26-27.
作者簡介:張雪梅,女,江蘇人,大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現從事農田水利灌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