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面對著化石燃料的消耗與應用,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所以國家和政府開始謀求新型資源的開發,水資源作為一種無污染又可再生的資源開始被投入使用,但是水力資源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周圍的環境也產生了許多的影響。在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分析水利工程的環境影響效應是現在必須要進行的研究,確保水利工程在為人類造福時不影響正常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生態環境;水利工程;環境影響
引言
水利工程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水資源是一種無污染又可再生的資源,對這種資源的開發成本更低,代價更小,有利于對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所以政府對此也是高度重視,提供了大量的人員與資金,其中與水利工程相關的生態環境評價是對其環境影響的重要方面,環境評價可以明確指出其出現的問題并且依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日后可能出現的問題起到預防作用,對水利工程的發展起到協調與監督的作用,保證水利工程的發展。
一、生態環境基礎上水利工程環境影響效應的內涵與現狀
(一)生態環境基礎上水利工程環境影響效應內涵
首先,生態環境基礎上水利工程的環境影響效應指的是因為水利工程大量的興起和建設對整個的生態環境以及其內部的一些分支系統產生的影響,導致整個生態系統都受到干擾,生態系統也因為這些干擾而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反應。
水利工程的建設節約了許多現有資源,建成了許多的工程和設施,帶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水利工程在作用于大多數地區時也會對該水源的發源地產生許多的不良影響,例如改變了當地的水文結構、破壞了當地的河岸生態系統、造成局部地區水源斷流和河岸沉積,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許多的不良影響,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建設是,要考慮的不僅是它能夠節約多少的能源,帶來多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還應該考慮到對開發地的不良影響,做到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
(二)生態環境基礎上水利工程環境影響效應現狀
許多發達國家在面對生態環境與水利工程關系的研究時會側重于水利工程的開發建設對當地的水文形式以及周邊環境的影響,繼而根據現有的資料和得出的數據作出與之相關的解決措施,發達國家的發展時間較長,對于處理經濟效益與環境之間的問題有著更為豐富的經驗與方法。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起步較晚,所以與之相比較則稍顯乏力,在經驗和技術等方面也存在著不足,國內也曾經對這一方面進行過研究,并且提出了一定的理論成果,研究的方法也還是變得多樣化,但是很多方法并沒有付諸實施,所以,對理論進行實踐是進行生態環境效應研究的重要舉措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國家和政府必須對此投入更多的精力,依靠現有的條件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并且將其應用到實踐中。
二、建設與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相關的評價體系
(一)這種評價體系是什么
水利工程在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已經變成了一個龐大又復雜的體系,它包含了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評價水利工程對人民生活、自然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需要從多方面來進行分析,全面、客觀的評價每一項水利工程,同時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標準,
有關水利工程的生態環境效應評價與以往的水電工程和建筑工程有著非常多的不同,它面對的是已經建立成型的水利工程對周邊環境、居民的生存條件、自然的發展規律等方面的影響,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是構成這一評價體系的三大要素,又有不同的要求圍繞著三大要素。
在世界范圍,有關水利工程的生態環境評價體系的指標體系有著明顯的差異,它主要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主體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評價法等幾種方法,按照常理來講,指標體系是一種類似樹狀的結構,分別為目標層、準則層以及標準層,評價的標準也要以科學合理作為準則來進行選擇,可以從水文形式、當地物種的生存、當地居民的生存環境等方面進行直接的評價,把這些客觀因素作為對水利工程的評價標準。在面對評價方法的選擇時,評價標準要與評價方法緊密相連,尊重自然環境與水利工程發展的同時,采取系統、綜合的評價方法,從多個方面對水利工程進行評價,把水利工程涉及到的每一個因素都聯系起來,進行全面而客觀的評價。
(二)有關評價體系設計的原則
有關水利工程的生態環境評價體系的制定最基礎也是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有關工程規劃方面的影響,水利工程的規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嚴格執行經濟性與安全性的結合,發電、防洪、供水是水利工程設計的初衷,其目的是為人類生存提供必需條件,工程在進行設計時要在自然環境的可承受范圍之內來進行,保證工程在施工時與結束后投入使用的安全性,協調自然環境和水利工程之間的關系,而且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水利工程除了要發展經濟外,還要注意整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最小的風險來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在發展時要注意將經濟性與安全性結合起來,二者之間不能出現偏頗,只有安全得到了保障,經濟才能有又繼續發展的環境;其次,水利工程在發展的過程中要保證自然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自我組織能力,要在滿足生態系統的基礎上來進行有關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不能因為片面的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了自然規律;再次,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來進行與水利工程相關的規劃設計,無論人類如何發展,水利工程作為利用水資源的浩大工程會一直為人類進行服務并且在長期發揮著作用,在進行有關水利工程的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我們這一代人的使用,還要考慮我們的子孫后代,堅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設計水利工程,讓水利工程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為人類進行服務。
三、水利工程的環境影響效應研究
在世界范圍內,水利工程都發揮著重大的作用,與水利工程有關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我國有關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的較晚。面對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逐漸認識到對水利工程進行評價對我們周圍的生態環境和水利工程本身都有著重大的作用,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有關水利工程的評價體系建設的比較晚,其評價模式還停留在相對原始的階段,所以我國水利工程的環境影響效應研究都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在今后的發展中,首先要制定一套可行的評價體系,評價指標的選擇要從最現實、最直接的方面來確定,將自然環境、水文條件、周圍生物的生存環境等因素與水利工程進行結合并且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以這些因素作為基礎,得到更多深層次的因素,讓整個評價體系變得更加完整,為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水利工程的發展提供具有科學性的保障,推動生態環境與水利工程的協調發展。
結語
水可再生且無污染的自然資源,但是對一處的水源進行有關水利工程的開發時要考慮到這處水源的周邊環境,避免破壞了當地的環境以及對水利工程的開發產生影響。對水利工程進行評價,以此作為標準來對水利工程遇到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實際可行的,不僅可以降低風險,還可以保護生態環境,進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尚淑麗,顧正華,曹曉萌.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研究綜述[J].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14,(1):33-34
[2]王國江.開展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研究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J].吉林農業,2016,(16): 95-97
[3]魯春霞.劉銘,曹學章,唐笑飛.中國水利工程的生態效應與生態調度研究[J].資源科學,2011,(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