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只有保證了水利工程的質量,才能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持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有兩個分類:工程實體質量和工作質量。只有增加對工程實體質量和工作質量以及各責任的監督管理,才能使水利工程更好的造成工程的質量和目標。本文對我國水利工程進行了調查研究,并結合實際的水利質量管理狀況,對目前水利工程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優化措施。
【關鍵詞】水利工程項目;水利工程監督體系概況;優化建議
引言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正常生產生活,還有國民經濟的發展。因為大部分水利工程的施工都分布在江河里,如果出現了大的質量問題,就會對沿線地區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后果不可估量。因此,對水利工程項目進行監督管理,保證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施工和質量,對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一、我國水利工程監督管理制度依據和概括
1、從1986年開始,我國就開始對水利工程項目進行監督管理,但是由于處于管理起步的初級階段,所以這個時期的水利工程直接被中央水利部門監管。1989年我國頒布了《水利基本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暫行規定》。形成了一個初步的管理框架:水利部→質量監督總站→省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地區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部分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其中,質量監督總站管理監督的是水利工程設計和流域機構質量監督分站。而水利部按層級對下面的質量監督站進行管理。
2、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在國家水利部門對建設施工項目進行監督時,可以利用政府對水利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政府對一般的項目監督具有普遍性,而監督水利工程項目則具有特殊性。政府在對水利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管理時,是具有強制性的,政府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水利項目進行全面檢查時,有權批評、糾正水利工程項目中存在的違反相關條例行為,任何單位和部門及工程都不能阻攔這種執法行為。但值得注意的時,政府雖然水利建設建設擁有監督權,也只是作為行政監督的責任主體,不應承擔由于監督單位和人員失誤的失誤帶來的責任。
二、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質量管理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形式流與表面,沒有落到實處。從上文介紹中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機構分為3個層級——水利部、質量監督總站和省市、地市及部分縣市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但是在實際管理中,大多數管理部門人員一身身兼多職,例如:一個人可以同時身兼水利部門質量監督站站長和管司司長兩職,副站長和副司長也由一個人兼職。這樣的話,在實際檢查監督時,由于沒有專門的監督人員,就無法對水利工程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
2、監督時管理范圍混亂。雖然制定了《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對各層級部門的監督責任進行了劃分。但在實際監督管理過程中,因為流域的跨區域跨地域性,如果按照規定監督,就會產生許多管理矛盾,從而誘發諸多問題。
3、很多地區質量監管部門和工程撥款部門都是一體的,這種情況下的質量監督人員一般都是兼職的,缺乏對質量監督認識的專業性和重要性認識,由于這種機構里的員工把自己的專業職能和監督職能分辨不清,導致對水利工程監督不能深入執行。這種機構的存在大部分是因為資金不足,導致工作處處收到限制,不能夠體現出水利部門監督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強制性。
4、水利監督部門的權威沒有被重視。目前,很多地方還對監督部門存在輕視心理,沒有認識到水利監督專門的強制性,對于水利監督部門和水利監測部門的概念混為一談,分不清楚監督部門和監測部門的職能。認為質量監測人員就是水利質量監督人員,有些地區沒有分清楚這兩者的概念,又為了節省行政開支,甚至還出臺了一些減少對于水利工程質量監督費的相關規定。
三、優化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實施的建議
1、首先應該重視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性,水利工程是一項公益性工程,他能夠興利除害,從投資方都是國家政府也可以看出這一點來。從水利工程如果出現問題的危害性來看:他會給人民群眾極大的生命財產損失,1998年的大洪水就是水利工程問題危害的最好例子。因此,為了確保人民財產安全和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我們要重視水利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把他從政府的行政職能里面分離出來,可以借鑒德國的方法,委托第三方專業的監督管理部門和人員。但要讓質量監督的工作人員明白:這是一項關乎國民安全的公益性事業,在監督過程中要公正、客觀。
2、完善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并根據實際制定配套的實施方法。并且加大對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落實責任人。為了讓水利項目的相關責任主體積極的造成質量把關,就應該制定相關的教程機制,也要制定保障執法行為的相關制度。我們處于一個法制社會,如果質量監督機構失去了法律的支撐,那么他的監督力度就會顯得力不可支,如果對于違規單位或行為沒有即時做出有力的懲罰,那么就不能起到震懾作用。那么對水利工程的監督也只能是淪為一紙空文,制定了明確的管理制度,在執法時客觀、公正,就會震懾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的不法人員,也會促進相關責任主體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時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3、加大對水利工程質量監管部門的資金投入。由于各地區的財政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質量監督部門的所需經費不能及時到賬,以至于后續監督工作不能按時造成。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德國模式,從水利工程建設投資中扣除一部分來作為水利監督部門的經費,以保證水利工程監督管理能夠順利進行。
四、結束語
水利工程質量與社會穩定、國家人民財產安全息息相關。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的工作順利進行,是保證水利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是,我國目前的水利質量監督管理體系還不完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部門的權威性和強制性還沒很好體現出來,因此水利質量監督管理作用也不得不到充分發揮。本文對于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水利部,1997
[2]杜俊超、候建國,《中小贏水利工程質量控制與等級檢驗評定概論》,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3]潘延平主編,《建筑安裝工程質量監督檢測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4]王卓甫、章志強編著,《建設項目管理》,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