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層水利工程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工程項目質量監管對規范基層水利工程建設市場秩序、提高基層水利工程施工質量以及推動基層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等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基于當前我國基層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基層水利工程監管部門要采取有效的舉措強化對基層水利項目質量的監管,以此為社會提供安全可靠的基層水利設施。該文首先系統地闡述基層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然后分析當前基層水利工程項目監督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完善基層水利工程監督管理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發展
為了保證基層水利工程能夠高質量地完成從而滿足各方面對項目的要求,工程質量是工程的生命體現,是工程建設施行的最終目標,也是工程中使用高科技、嚴管理的最終效果體現。對工程進行監督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其能夠滿足對工程質量的要求,從而使工程在可靠性、使用壽命等方面達到標準。
1、基層水利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的概述
基層水利項目質量監督管理是一種政府行為,是基層水利管理部門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質量監督機構對基層水利工程的質量實施監督的行為。由于基層水利工程投資數額巨大、工期較長、工程效益對經濟會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需要國家基層水利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項目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及時消除項目施工中所存在的問題,以此實現基層水利工程項目的效益。
2、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2.1 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盡管實施質量監督以來,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至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還沒有形成專業監督模式。為了確保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開展時有法可依,我國近些年來出臺了很多相關政府法規以及規范性文件,很多地方政府也緊隨其后制定出了一些地方性法規,但是這些法律規范往往是針對大型基層水利工程而制定的,對中小型基層水利工程并不具有適用性。而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主要是針對中小型基層水利工程開展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卻沒有相關的規章制度指導基層質量監督工作。有的地區根本就沒有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或者制定了工作制度但不具有可操作性,基于種種原因,導致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處于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
2.2 質量監督方式方法落后
一是存在嚴重的憑“資料”進行監督的問題。當前質量監督工作的現狀是工程項目多,監督人員少,由于工作量過大,導致工程質量監督流于形式。不少質量監督人員在實際開展工作時,往往根據施工方和監理方所提供的材料就作出質量評定結論,導致質量監督的結果往往要受資料的影響,權威性盡失。二是監督檢查項目缺乏全面性。在開展質量監督工作過程中,質量監督人員并不會去檢查基層水利工程參建各方的內業資料是否完備、人員是否全部到位等,而把工作的重心全部放在工程實體質量上。三是監督憑經驗判斷。部分質量監督人員往往通過“手摸、眼看、錘敲”等落實傳統的方式,并根據自身經驗做出判斷,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同時也沒有可靠數據予以支持,難以使人信服。
2.3 監督執法隊伍素質低
質量監督執法人員綜合素質較低。做好行政執法的關鍵是調查取證工作,證據確鑿,依法依規做出處罰就順理成章。這就要求質量監督人員不僅能熟悉和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準確認定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嚴格依規執法,保證監督執法的順利進行。目前質量監督人員能有效發現質量問題,但運用法律法規的水平還不高,依法行政的綜合素質還較低,與行政執法要求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
3、完善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改革與發展
3.1 加大推動第三方的檢測力度
第三方檢測是指在對基層水利工程進行監督管理過程中,第三方不與工程中所涉及的建設、監理、施工等單位存在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單位。第三方出具的檢測報告應該符合基層水利部門或省級基層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對第三方資質的要求。在我國目前的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公信力都有待提高。為了提高檢測結果的可信性,在對工程進行監督審查的時候可以采用交叉檢測的辦法,施工質量和驗收質量施工質量不能由同一個部門擔任,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大力推動第三方檢測模式的施行,確保基層水利工程保質保量的完工。
3.2 深化基層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基于當前基層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管流于形式的問題,我國要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四級領導機制,各級黨政負責人親自抓,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措施到人,確保了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做、工程有人管。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對基層水利工程質量進行監管,因此而落實責任。另外,也要進一步完善基層水利工程監管機構,工程質量監管機構是受政府委托的質量監管部門,因此其行為代表國家,所以需要通過法律明確基層水利監管機構的獨立地位,并且提高其經費,給予質量監管工作強有力的保障。
3.3 滿足質量協調體系
要求施工方是工程建設的實施方,如何保證施工質量是關鍵所在。業主需要對工程建設引起重視,建立項目系統,按照監督管理和協調模式要求進行落實。對施工系統來說,設計、實驗和驗收工作直接關系到質量管理,要從組織結構、工序管理以及質量目標的角度入手,做好檢查工作,突出質量控制最大化作用。最后要對隱蔽工程進行檢查,建立階段性驗收系統,積極參與到基層水利工程項目驗收工作中,進而滿足質量協調體系的執行要求。
3.4 提高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隊伍建設水平
在配備質量監督人員時,不僅僅要考慮專業搭配的合理性,還要保證年齡結構科學合理,既要使用質量監督工作經驗豐富的老質量監督人員,又要注重新進人員的培養。通過傳幫帶,從而新進人員盡快熟悉新崗位、熟悉工作業務,并加強與老質量監督人員的團結與協作,促進質量監督水平提升。
綜上所述,基層水利工程項目是一件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須加強對基層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的管理力度,確保其工程質量符合標準。但是現階段我國對基層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督管理方面尚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不斷的加強改進。
參考文獻:
[1] 孫達,程高暉. 論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的加強[J]. 工程技術研究,2016,08:188+224.
[2] 徐球,李大峰. 淺談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工作創新[J]. 水利建設與管理,2015,02:75-77.
[3] 趙章品. 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之體會[J]. 科技資訊,2007,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