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國家逐年加大對縣級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投入,大力實施安全飲水、口糧田建設、水土保持、小型農田水利、防洪保安等項目。縣級發改、財政、扶貧、水利等部門都在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的投入,在投資渠道廣,資金來源較多的新形勢下,松桃縣通過科學規劃,統籌實施,把項目資金進行有效的集中整合,讓項目資金產生的效益最大化,在工作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把主要工作思路及方法總結如下,僅供同類項目建設管理參考。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思路及方法
前言
2006年,銅仁市被水利部和貴州省列入水利扶貧試點地區。部、省聯動近10年來,銅仁市,尤其是松桃縣水利建設獲得了跨越發展。為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針對無大型水源工程覆蓋的農村高山區,半高山區和部分丘陵地帶,松桃縣因地宜,大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每年整合全縣涉水項目資金投入小農水建設多達4000萬元。截止目前,累計新建(改造)山塘水庫110座,渠道防滲1150Km,新建高效集水灌溉工程10處,電力提水泵站150座,解決農田節水灌溉面積10萬余畝。通過10年來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搞好新時期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基本上改變了農業生產條件薄弱,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局面,全縣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1.主要思路及辦法
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應加大公共財政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支持力度,以省和市的安排補助資金為引導,以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為依托,以加快松桃縣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逐步建立起保障農田水利建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始終遵循“政府支持,民主決策、群眾自愿,規劃先行、注重實效,深化改革、創新體制”的原則,逐步建立以省、市資金為引導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加快農田水利管理體制和小型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形成良性運行機制。建立和完善新機制新辦法,加強松桃縣農田水利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重點做好以下五項工作:
1.1 增加政府投入,建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穩定增長機制
國家要穩定增加水利建設投入,重點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各級財政、發展改革、國土資源等部門要切實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支持。已經安排的各項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要加強統籌協調,適當整合,避免重復安排,著力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上下功夫。各級政府要切實承擔起農田水利建設的主要責任,把農田水利建設投入納入投資和財政預算,逐步形成一定規模。
1.2 認真做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前期工作
規劃編制工作采取以縣為單位,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編制規劃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講求實效。規劃按程序經過審批后,即作為安排國家補助資金的依據。
1.3 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組織引導工作
明確縣、鄉鎮政府組織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職責,并把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
1.4 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的原則,推進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明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所有權,落實管護責任主體。而對新形勢和新情況,如何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切實推進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深入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a.公益性工程——建設主體是政府
所謂公益性,就是所提供的服務具有公眾性和非排他性,如江河堤防建設、水庫除險加固、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治理等。這一類的工程,其受益者不僅僅是農民和農業,農村中的各行各業以及所有非從事農業的單位和個人無不受益。因此,公益性基礎設施應當由公共財政來承擔。
b.經營性工程——建設主體是經營者
水是商品,水利工程供水已被明確界定為經營性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水利設施中屬于經營性的工程就應當由經營者負責建設和管理??紤]到農民的承受能力,供水價格當中沒有完全包含渠道維護管理的成本;同時,由于渠道老化毀損,跑水漏水現象嚴重,這一部分損失也不可能計入成本由群眾承擔。因此,現有的水利工程供水水價并不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確定的經營性水價,而是兼顧群眾實際承受能力的政策性水價。今后水價改革應該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作。
c.生產性工程——建設主體是農業生產者
這里所說的生產性工程,主要是指田間工程,如農業、渠道的引水工程、田外排水工程、田間配套工程等,是直接與農業生產緊密聯系的。這一類工程的建設主體應當是直接從事農業的生產者,包括農戶或其他經濟組織。他們用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實際上是農田種植業的必要成本。鑒于農業效益相對不高,政府應對一些重點縣的生產性工程給予補助。
1.5 解決農村水利建設投入機制的問題
(1)國家應當在公益性工程建設中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2)通過立法,保證各級地方政府對農村水利的投入,從根本上解決地方政府把道路、城鎮建設作為政績工程,而把投入多、見效慢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給國家或農民的問題。
(3)調整政策保證農民投入
1.6 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的領導
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影響著農業效益,農村穩定和農民增收,因此政府必須強化農村水利建設的領導:
a.強化組織和引導。要求從事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干部關注關于抗旱,防汛除澇等水利工作,對在農村工作干部實行全面考核,關鍵看對當地農村水利建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導的方式如政府下達指導性計劃,適時提出當地應該開展的項目動議,將政府工作報告交由人民代表討論,納入政府議事日程進行研究等等。作為農村水利建設的主管行業部門,則負有直接責任。
b.堅持統一規劃,分頭推進??茖W的規劃是保證決策正確的前提,各級政府應該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持主管部門完成適合當地條件的建設規劃,視條件具備程度分頭推進,切不可一刀切,追求大而全,全面開花。
2.結語
眾所周知,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利建設,縣級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沒有現代化的農田水利建設,就不可能有現代化的農業,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就缺少支撐,只有解決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才能為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保障,才能使山區農業合理配置水資源,節約用水,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松桃的實踐證明,強化縣級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和管理,是解決貴州省農村山區工程缺水,保障山區農業灌溉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