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設施也要在這種新形勢下推動其生態建設與管理。從而更好的促進水利工程在防洪、發電、排澇、環境治理方面的作用。所以,新時期生態水利工程進行科學化管理對水利工程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分析
一、生態水利工程和對應水利工程建設中的主要區別分析
我們通常所說的水利工程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工程施工措施或者施工行為,然后則是進行水資源再利用和水資源的二次分配。水利工程建設初始階段的核心作用即為有效防洪,防洪內容則以防洪堤內容和水庫建設內容為主,并且要適時向需求方提供較為穩定的水資源,此項內容中主要包括了水庫修建內容和相關打井內容等,旨在有效緩解農作物的澇漬問題,解決澇漬問題要進行排水溝修建和地水泵站修建以及灌溉渠道修建等,之后在此基礎上提供水利能源,水利能源提供基礎為水電站修建,還需要提到的一點是,水利旅游景點修建也是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操作環節,在一定程度上要有力體現出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性以及水利工程建設的資源性等,以水庫修建內容和人工湖泊建設內容為主,水利工程建設社會性特征也會在此得以彰顯。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內容與前者存在較大差別,生態樹立工程建設的主要目標即為將生態作為水利建設目標和服務目標。經過數次分析和可以看出,一些專家和學者普遍認為生態水利工程的新型含義主要是指,傳統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應將生態環境修復內容進行合理融入,此處包含了治河內容和對應防洪工程施工內容等,水利工程建設和生態修復建設二者并行。單就已經建設完備的水利工程而言,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需對污染問題存在較為嚴重的合理進行較為科學合理的適時生態環境修復和水利工程建設。
二、生態樹立工程設計過程中所遇若干問題要點分析
應該了解到,在一些流域境內,因為人類生活在其中,所以在進行資源分配和使用時,應盡可能往有利于人類發展和人類環境發展的方向進行配置與設計,上述內容即為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核心內容及出發點。生態組織規律內容應被涵蓋在內,生態水利工程設計需要重點考慮這項內容,在此前提下將水利開發內容和水利工程設計內容以及水利工程施工內容進行全面綜合考慮,在尊重生態規律的基礎上再實施以上對策,與此同時,生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中也要遵循此項法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態負面影響以及有效規避生態消極影響。
1、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方法和水利工程評價標準沒有遵循區域治理原則
當前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區域環境內的生態環境特點。生態水利工程基礎性服務目標具有一定工程施工特點性和工程施工地域性,因為生態系統地理差異性的影響,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需要注意的是,生態水利工程功能評價指標和生態水利工程評價方法各有不同,單就具體施工案例而言,其卻嚴重缺少可操作標注你和可操作評價方法,產生此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即為相關科研工作開展較少和科研成果經驗積累不足。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和水利工程施工中,工程力學穩定性因素和工程力學安全性因素等均被包含在內,所以國家對工程系統結構等制定了強制標準,雖然如此,還是嚴重缺少足夠技術規范來對具體性生態服務目標等進行及時調整與更正。
2、生態水利工程科技操作人員和水利工程設計人員合作機制尚未建立
需知,負責水利工程設計的工作人員中,嚴重缺乏依照生態水域發展規律進行工程理念設計的工作意識,在工作團隊中,還未形成生態服務行規設計理念。進行水利工程施工設計可信性研究過程中,相對而言,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內容基本介入時機也尚不成熟,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可行性方案確定之后才實施的環境影響分析和環境影響評價,現下我國環境評價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對應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市場治理不規范等現象仍舊存在,工程建設環境評價單位大都會替業主考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態影響后果,此時生態效益被擱置,負面效果和負面影響等尤為嚴重。水利工程施工人員和設計人員中,二者缺少與生態環境人員的交流與合作,生態水利工程開發與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手段往往落后與他國。
3、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嚴重缺少水文測驗資料
現下我國水文測驗工作操作過程中仍舊存在諸多弊端與不足,水文測驗機構和部門在工作時難以適應到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資料需求當中來,生態水文機構和生態水文部門未能進行科學水利工程設計布局,國內媒體報道內容相對較少,僅濃江利于水文站一項建設內容研究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假設未能從觀測資料中去對生態正面影響機理與對應負面生態影響機理去進行生態規律找尋和生態水工呈設計理論建立的話,那么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方法和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技術參數等也無從談起。
三、適時與環境設計內容等進行有機整合以促進生態水利工程建設
在進行生態樹立工程設計的整個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周圍環境內容,以此為依據進行與環境設計內容的有機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水量內容和水質內容的同步配置。旨在有效減少旱田排水夾帶泥沙現象和減少污染物進入河流下游濕地現象等,較為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在湖泊過渡帶和濕地過渡帶等進行生態處理溝渠設計和氧化塘設計,排水溝渠設計工作尤為重要,植物生長季節排水工作則是重中之重,我們應該在此時間段內進行蓄水,之后在此基礎上對相關有機污染物進行適時降解與利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工程中,缺水地區水稻種植方案應落到實處,應在核心開采地進行水稻種植,對工程設計范圍內容的水量進行合理利用,將水質凈化放在一切工作首位。此種設計方法包含了水污染自然穩定因素,所以我們應該正視此類問題,對生態水利工程與水污染控制工程進行有機融合入,上述內容也是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人們逐漸對生態水利工程的發展重視起來。眾所周知,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是整體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操作環節,但是水利工程建設和相關生態水利工程建設二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應在正視此類問題的前提下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因素,在與其有機融合的基礎上進行較為正規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
參考文獻:
[1]顧度曉.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初步探討[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3(2).
[2]霍風雙,王鴻飛.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應對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