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生命之源萬物之母是人類生產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的珍貴資源,但是在地球上她的自然存在狀態不均勻,所以只有改變她的自然習性才能進行合理分配滿足人類人類的需求。這個改變過程就是水利工程。伴隨著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號召,我國的水利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長江黃河孕育了我國沿江文化的蓬勃,隨著工業發展兩岸水域的水質開始下降,那么在新時期新發展的當下我們該如何做好黃河長江水質凈化的工作,如何提高兩岸基層水利工程建設質量。這就成了工程人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基層水利;黃河凈化水供水;問題;措施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加農業比重占仍然很大,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水利工程,在基層生產力及生產水平提高上發揮著極大地作用。基層水利是指在不發達地區開展基礎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和水有關的一切建設,它包括著陸上陸下的問題,例如修橋修水庫凈化水質等等。本文主要為了解釋說明基礎水利建設的現狀,闡述以后黃河長江水利工程的工作方向以及相應國家的號召:綠色環保治理長江黃河水源凈化工程。
1、目前基層水利現狀不樂觀,存在著諸多問題
1.1 基層水利管理落后。生產責任制經濟的發展滋生基層人員集體意識偏低,導致在用水方面只愿意用水卻不愿管水,基層水利工程管理不認真,有的地區存在用水十分混亂,“跑、冒、滲、漏”較為嚴重的壞現象,進而日積月累使得水利工程老化十分嚴重。又因水資源的分配不均勻導致各地區的生產用水及地區用水差異,導致了有的地區隨意放水,修建水庫,這樣的落后制度使得基層用水環節更加復雜及脆弱。
1.2 基層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基層產業結構在過去幾十年里從最開始的追求糧食產量發展為為周邊城市服務的結構,提供蔬菜水果花卉,和一些其他新興基層需求。但是基層目前所配套的水利工程還僅僅存在為滿足糧食作物的生長需要,現在所求的的基礎水利建設更高更多。所以在這個改進過程有著諸多困難這就需要基層水利工作人員從整體規劃規整出發一點點解決問題。由于黃河的各種特性及地理環境符合我們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于是我們開始把眼光轉向黃河凈化水供水的領域。
2、關于黃河長江凈化水供水工程的建設要求
工作人員應該緊緊圍繞它的核心開展,黃河長江是我國境內兩大河流,在交通航運、在農業用水,等方面存在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近些年來黃河長江流域的治理,國家一直很重視,例如引黃入津項目,正是由于這些成功的例子,現如今我們長江黃河的凈化水供水建設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新建了凈化廠,但是由于基層用水的不斷增加所以導致凈化處理供水建設任務十分巨大,所以就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立完善科學的技術規劃;第二,學習先進的國外經驗,探尋新技術帶動凈化供水產業建設發展;第三,供水環節的大力扶持,幫助一些企業適應新的供應水。
3、黃河長江凈化供水工程的建設問題
目前我的黃河凈水供水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黃水凈化供水存在以下現象:第一,一些企業認為引用黃河水價格太高,使生產成本加大,降低了企業的效益空間。企業自己打井開泵進行用水,抽用1噸水只需要交0.8元的資源費,如果用引黃工程水不僅需要交2.8元的水費,還要交0.8元的排污費,兩項加起來3.6元,這就高出原來水費的四倍還要多。第二,一些企業認為黃河水水質不能滿足企業的生產需要。目前,配有自備井的企業的水處理設備當初設計均按地下水水質選型,而黃河水較地下水含氯高,會產生酸性物質對設備產生腐蝕。如果接用黃河水需對原有設備進行改造,投資較大。第三,一些企業對供水連續性要求高這些問題就跟我們建設黃河水凈化供水帶來許多的阻礙。那么關于黃河凈化供水的改進及措施我有以下的建議:對黃河凈化水的一些單位及個人采取適當的資金的保護性措施,用水達到多少量降低排污費或者進行一些金額的減免,提升黃河水質凈化的質量,滿足更對多企業可以放心的使用黃河凈化水,最后就是保證黃河凈化水的供應不間斷,解決用水單位的后顧之憂。
4、黃河水質凈化供水的改進措施
黃河水凈化供水工程流程為:首先取黃河水到凈化廠的泵房,然后再通過一體化河水凈水站進行凈化操作,在排放到工業消防水池,在輸送到凈化廠的水泵再運輸到供水點。在供水的各個環節中我們需要把握好凈化及供水技術,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凈化水質規范進行操作,這其中也要注意凈水站及水泵的零件定期檢修,以免零件磨損產生供水環節得浪費。我們不僅僅要做好凈化及供水還需要做好關于排水環節的措施。
循環水排污水處理排放流程為:首先要把循環水排放到污水凈化處理廠,然后排污水提升凈化泵,在運送到一體化污水凈化站,凈化完畢后再通過雨水管網進行排污。這個排水的環節和凈化水質的環節形成了一個循壞鏈。污水排放環節需要格外注意水質排放的標準,必須按照國家的規范進行,對于不合格的水質嚴禁私自排水。
5、結語
基層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利工程的調控、水利工程的管理,都應該做到從民出發,立民為本,緊緊抓住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只有更好的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才能做到為人民辦好事,長江黃河水質的凈化工程是利國利民的偉大工程,它的建設成果帶直接動著我國北方地區數以萬計的人民生活用水安全,所以關于水質凈化的建設一定要時刻關注、片刻不可松懈,凈化水質工程的建設我們應該做到一步一個腳印而不是片面的追求速度,按照黨按照國家的號召,從可持續發展道路出發,堅持綠色環保凈化水質因地治宜的凈化水源、保護水源、利用水源,要做到一邊保護一邊治理,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則。
參考文獻:
[1]婁廣艷,周孝德,韓娜娜.調水工程的發展及趨勢[J].水利發展研究,2004,(09).
[2]董哲仁.生態水工學的理論框架[J].水利學報,2003,(01).
[3]黃明聰.福建旱情及抗旱措施分析[J].中國水利,2002,(11).
[4]侯起秀.21世紀治黃面臨的十大挑戰[J].水利發展研究,2002,(11).
[5]張林祥.依法治水 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水利發展研究,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