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長期的經濟發展建設過程當中,存在著一種重要的矛盾,即“發展經濟必須要修建水利水電工程,要保護生態環境就必須減少水利水電工程的數量”。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興修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人文,資源等多方面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來進一步的提出我國興修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時應當考慮的一些問題,從而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做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
在水利水電工程進行建設決策時,應當將對環境中各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選擇適當的開發目標和方式,讓人們能長期共享水電開發的帶來的效益。正確處理好大型水利水電工程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就應當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綜合分析修建水利水電工程會導致什么樣的生態環境問題并且用發展的觀點去認識問題,從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確保我國水電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1、興修大型水利工程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
1.1 氣候和溫度產生一定的變化。通常情況下,區域性的氣候狀況往往受到的是大氣環流控制。而修建大中型水庫或水利樞紐等水利工程后,可能將原有的陸地變成了蓄水區域,從而導致局部的空間區域內的氣候產生相應的變化,具體表現可能會對降雨量、風速、氣溫等氣象因素帶來一定變化。
首先對降雨量來說,會導致該地區內的降雨量有所增加。因為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形成了大面積的蓄水區,在陽光的輻射作用下產生大量蒸發,導致該區域內雨量較過去會有所提高,并且降雨的地區分布會由于水庫帶來的低溫效應而導致重分布。相關的研究表明,水庫區及鄰近區域的降雨量由于庫區的蒸發量升高和空氣變濕會有一定的減少,在庫區以外的數十公里到百公里以外的地區則會產生較多的雨量,并且地勢高的迎風面降雨量會顯著增高,而背風一側則剛好相反。對于南方的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水庫還會產生降雨時間分布的改變,由于夏季水溫較低,大氣對流弱,從而雨量會減少;而冬季水面溫度較氣溫來說較高,大氣的對流作用增強,降雨量會有所增加。
對氣溫來講,水庫修建完成后,由于庫區的下墊面有土地變為水面,從而從各個角度所產生的能量交換方式較過去發生了顯著變化,從而導致氣溫發生一定的改變,具體表現為庫區內的年平均氣溫會有一定的升高。
1.2 給水文水質帶來的影響。水庫的修建會給下游的河道造成流量上的影響,由于水庫非汛期的蓄水,會,使下游河道的水位,并引起周圍地下水位的下降,徑流帶入海口處,也因河水流量的減少引起河口淤積,或者海水倒灌,對沿岸的土地造成鹽堿化等不良影響。同時由于河流的流量降低,導致河流的自凈能力受到影響,造成水質的惡化。除此之外,由于在水庫中會使原本河流中流動的水停滯,從而使水庫的水質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將流動的水中的懸浮物質予以沉降,并有利于鈣鎂等離子的沉淀,降低水體的硬度;而不利的影響是會造成水體的復氧能力削弱,藻類由于水流平穩更易大量繁殖,尤其是在水庫邊緣以及溝汊區域,更容易發生水華等水體富氧化污染的情況,甚至導致庫區內的溫室效應。
1.3 對土壤和地質帶來的影響。大型水庫在修建蓄水后,可能會誘發地震、塌方、滑坡等不良的地質現象,也可能會帶來土地的鹽堿化、沼澤化等不良的土地現象。對于興修大型水利工程對地質所帶來的影響主要是由于大型水庫的蓄水會使局部的地殼應力增加。而水如果滲入斷層中,會增加巖層中的孔隙水壓力,并且會使斷層間的相互滑移現象更容易產生,帶來地震現象。而由于水庫的蓄水會帶來周圍區域的地下水位上升,一些軟土地區可能會產生沼澤化,而在蒸發作用下可能會令水中的鹽分集中在地表,造成區域內的土地鹽堿化。
2、興修大型水利工程對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
2.1 對移民的影響。以我國三峽庫區的移民為例,三峽水庫的修建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積大約為632平方公里,所移民的數量超過110萬以上。相應的政策調整主要體現在將庫區內的部分農村移民轉移至庫區以外的經濟發達地區。而對于原有的庫區內工礦企業實時破產或者關閉處理,據統計顯示,原有的1600個工礦企業中有超過1000家實施了破產或關閉。移民安置在不同時代所體現出的主題有所不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將對移民安置的主要政策由進行經濟安置轉變為社會安置和生態安置,即將所有水電項目按照要求編制環境影響報告,并通過相應的環境容量來指導移民安置現象,使移民過程中所產生的生產、社會和文化以及自然生態環境等問題都予以保障,從而尋求一種新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移民安置情況。
2.2 對生物物種以及古文物的影響。修建大型水庫可能會對原有的土地上的植被、森林和鳥類等生物造成破壞性的打擊,造成原始生態系統的改變,進而威脅到生物物種的多樣性,甚至加劇了物種的滅絕。
而對于水域中生物,主要是魚類所帶來的影響主要是我國的河流中存在著的一些洄游魚類的生存狀況,針對這種情況,世界各國所普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修建魚梯、魚道等,我國采取的主要措施還有對珍稀的洄游類物種進行人工繁殖培育的做法,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可行的。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文物和遺跡有很多,水庫的修建可能會對未發掘的文物和景觀帶來影響,造成我國文物遺跡的損失。
3、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態與環境問題也隨著而突出,尤其是人們所關注的水利水電工程興修后所帶來的生態問題,更所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水利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自然面貌,甚至可能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為此我們應當在興修水利水電工程時加強對于生態環境問題的思考,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盡可能的發揮水利工程應有的功能的同時減少對于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宋國光.大型水利工程對生態影響的芻議[J].國土經濟,1994,(1).
[2]劉昌明.調水工程的生態、環境問題與對策[J].人民長江,1996,27(12).
[3]潘家錚.中國水利建設的成就問題和展望[J].中國工程科學,2002,(2).
[4]劉莊.水利設施對淮河水域生態環境的影響[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