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我國在水資源的使用方面也逐漸的提高了使用的效率。水是生命之源,加強對其的管理是保證人們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順利進行的有效的方式。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加強對水資源的利用刻不容緩。我國的水資源整體性比較豐富,但是由于中國人口眾多,最后人均水資源并不高,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水污染比較嚴重,真正可以被人們使用的水資源量并不多。本文就提高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率,堅持可持續發展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水資源;水污染;鋪張浪費
1、中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存在的問題
1.1 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小。中國人口數量很大,即便我國具有眾多的水資源,但是人均擁有量也并不高,就目前中國水資源的現狀來看,水資源嚴重的供不應求,其中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農業缺水300億立方米,農村還有6500萬人,6000萬牲畜飲水困難困。
1.2 水資源污染嚴重。我國當前工業發展的階段還沒能實現其污水的處理的制度的完善。當前很多工業在污水處理方面沒有按照其國家要求的標準,污水經過簡單的處理但是其還具有很大的污染性,或者是未經過處理就被排放到公共的河、海、湖中,使得水資源被污染的很嚴重。有的地區就處在污染——缺水的循環模式中,除此之外,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各種化肥、農藥的使用也嚴重的污染了地下水。
1.3 時空分布上的不均勻性。水資源的分布的不均勻是因為地理條件、氣候等綜合因素決定的。不同地區的維度、地形的不同造成了其降雨量的不同,從而其水資源也就有一定的差異。我國地域廣闊,從南到北地域差異很大,降水量嚴重的不平衡。并且沿海地區的降雨量相對較多。季節性變化明顯。我國在夏季大部分的地區下雨量比較集中。隨著秋季的到來,雨量逐漸的減少。
1.4 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費現象嚴重。我國的農業水資源的使用量占據了全國范圍內用水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就目前農業用水來看,其在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上并不高,水資源的浪費達到了60%。農業用水主要是農作物的灌溉。但是灌溉的過程中,水資源會在土壤中流失,這主要是因為灌溉的方式的影響。灌溉的方式的影響其水資源的利用情況。傳統灌溉采取的是土渠運輸水,但是水大部分都滲入到地下;漫灌是其澆灌小麥額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水資源的浪費現象更加嚴重,會被蒸發或者是滲入到地下。因此,國家農業水資源的灌溉方式需要改進。
1.5 工業用水的水平明顯低于發達國家。我國在工業方面的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僅僅在50%-60%,但是發達國家已經達到了70%-90%。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工業生產的企業其水資源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浪費,造成了其不同的環節被損失,有的企業損失的水量可以達到50%,這就嚴重的影響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1.6 生活用水鋪張浪費的現象十分嚴重。人們的生活用水很不節儉,這也好似造成了其水資源浪費嚴重的重要原因。當前人們生活中的水龍頭關不緊,抽水馬桶的水流量大等方面都是嚴重浪費水資源的行為。這些現象并不少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城市生活用水的水資源浪費數量每年高達10億立方米。
2、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政策建議
2.1 改變傳統的環境倫理道德觀念。樹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一個人性化的觀念,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保證其可以實現資源的長久利用,保護環境,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第一步。這就需要社會上的每個人員都認識到可恥續發展在當前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改變其原有的浪費的現象,提升其資源保護的觀念和意識。關心環境,重視資源的節約。
在保護環境的過程中,人們必須要堅持經濟、環境同時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實現其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同時進行,加強科學發展觀的建設。堅持走環境友好型的道路,樹立水資源可持續循環利用的發展意識,建立水資源保護的制度。
2.2 實施科學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我國在水資源的管理方面的部門或者機構有很多個,這些機構或者是部門之間相互聯系。在實際的水資源的管理的過程中,其因為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的復雜性,導致其不能協調的開展保護工作,在其污染的防治和水資源的保護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造成了其管理的不及時,導致水資源的污染或者是浪費。因此,相關的部門或者是機構應該學習其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規范國家在水資源的保護管理部門,實現其統一的管理。建立流域水資源和區域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并且給予相當的權力,以此來協調各部門和地方的利益。與此同時,鼓勵社會人員對各個部門的工作進行相應的監督,加強對污水的治理,提高水資源的質量。
2.3 運用市場手段,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價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這個方法在之前的水管理過程中并沒有真正被應用到管理的方法中,其主要是因為對水資源的價值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但是隨著當前水資源的緊缺,社會主義市場價格的變動,應該合理的調整水價,提高我國水資源的使用情況,逐漸提高用水價格。提高我國的水資源的利用率,就需要提高水價,實現科學的用水。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的水資源的處理技術或者是新的保護方式會逐漸的被應用在農業、工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亞麗,易崢,代偉國.制定山地城市相關地面透水規劃標準的啟示和建議[A].規劃創新:2010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2010.
[2]陳俊合,黃春苑.城市水資源承載力的分析與探討[A].認識地理過程 關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3.
[3]朱琰.城市化與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國科協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
[4]郭化忱,穆浴光,宋麗.建設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