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近幾年基層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現存的問題。然后結合這些實際問題,摸索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策略,希望能為廣大讀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提升策略
面對我國水利事業迅猛發展的局勢,水利工程施工對于國民經濟的積極影響也不斷展現出來。基層單位所建設的水利項目以中小型為主,然而,水利工程施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工程設計、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工藝、施工設備等雖有較大的進步,但是,在質量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善。所以,探索當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現狀分析
(一)質量管理意識不足,制度不夠完善
在當前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環境下,利益與質量的博弈成了工程建設過程的一大阻礙,使得工程施工質量和管理水平難以提升,甚至產生下降的現象,主要是施工企業自身的質量建設管理體系沒有得到進步和完善,施工人員不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施工措施未能嚴格落到實處。由于經濟利益驅動工程多次轉包、分包,層層收取管理費用,擠占建安工程成本費用,偷工減料,粗制濫造,以次充好。
(二)設計深度不足與材料管理不完善
有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前期的勘察設計過程中,由于經費不足或受單位年度預算約束,產生了設計不周全等現象,其中有的數據考察也不夠準確,缺少科學性,而相關人員沒有對設計圖紙引起重視,這也就導致了為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提前埋下質量隱患。另外,材料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但在進行材料管理時,有的管理人員沒有對進場材料實施嚴格檢查和監督,使得一些沒有達到質量標準的材料進場,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工程質量自然也就會受到威脅。
(三)技術投入少,人員素質不足
合理利用新技術,能夠縮減施工期限,減少施工所耗費的成本,但有的中小型施工企業由于受到經費與條件的限制,沒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投入太多技術,也沒有適時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展開施工,使得水利施工質量遲遲得不到提升,仍然停留在以往的層面上。近年來,在施工現場一線操作的人員普遍為農民工,屬于“洗腳上田或以鋤換鍬”這一類的建筑工人,有的甚至連基本的建筑常識都沒有,質量意識淡薄,在施工過程中敷衍了事,忽略了質量第一的施工要求,無法保障工程施工質量
二、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策略
(一)建立安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強化質量管理意識
要提升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首先建立安全的施工現場管理機制,實行從上而下承諾責任制,明確并嚴格落實各施工項目部各司其職,各擔其責的責任制度,形成一環扣一環,層層負責的連鎖體系。其次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工作是保證抓好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及時協調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按照相關規范規程組織施工,是達到工程建設預定質量目標的有力保證。再次是必須要強化質管意識,夯實質量控制的上層建筑,施工企業必須改變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首先,從企業實際出發構筑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企業的發展靠一定的結構支撐,只有在結構合理、功能優化、職責分明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與健全質量責任制。企業在不斷完善經濟責任制的過程中,在經濟責任制考核中應突出質量導向,無質量保證措施不施工,緊要環節、關鍵部位嚴格把關,把可能發生不合格的施工質量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開展定期與不定期對工程質量進行隨機抽查,促使工程保持穩定的質量狀態。
(二)加強施工方案、方法、材料的控管和設計文件質量
施工技術方案交底是工序的技術性指導文件,若技術交底做到制度化,常態化和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組織、管理、工藝、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保證施工質量。對于材料的管理,則應當嚴格控制好進場的物料,對其實施分類儲存與管控,保障材料安全,要盡量減少因材料質量所造成的工程問題。針對當前普遍存在因設計不精、設計深度不足的情況下,甲方和審批部門應充分發揮和利用自己的優勢,認真審核設計圖紙,對于設計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要及時修正解決,力求工程施工期間小出現和不出現變更情況。綜合來說,只有從工程設計、施工方案、方法和施工材料都能確保優質情況下,工程施工質量自然而然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提升。
(三)增加技術投入,提高人員素質
針對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進行質量控制,要不斷增加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投入和提高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要在施工前期、中期及后期階段都施以技術調控,選取適當的設備類型,制定科學的技術方案,并運用施工技術參數完成質量提升任務。要注重培養全體員工對于質量的重視,定期安排其進行學習,加深員工對于質量監督和控制的認識,不斷提升自身施工能力與水平,未經培訓人員不上崗,要做到事后與事前控制相結合,以事先控制為主與施工班緊密結合,從施工工序源頭上掌控好施工質量。
工程參建各方要加大的監督力度,特別是要充分發揮監理單位的職能
工程的設計、施工、建設、監理單位和質量監督部門要加大對施工現場巡查和監督的力度,切實起到保障各個環節施工質量。而監理單位是最清楚和實時監控施工質量的重要單位,是代表業主履行監督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因此,健全監理工作制度,落實監理人員崗位責任制,要充分發揮監理單位的職能作用,現場監理人員應切實履行對隱蔽工程、關鍵部位、重要工序的監督、驗收職責。通過規范的監督保障措施,工程的施工質量是可以穩定并逐步提升的。
三、結束語
要做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就必須從源頭處著手,須從項目設計、施工各個環節、監理等抓起,做好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全程監控,同時增加技術投入,提高人員素質,建立一支穩定長期的、或者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少的一線施工人員隊伍,建立起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強化監理單位的監督職能,促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健康有序提升。
參考文獻:
[1]顏睿.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關鍵因素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01:222-224.
[2]熊亮.淺析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分析和探討[J].科技創業家,2013,24:24.
[3]翟清發.淺談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9:277.
作者簡介:譚永強 ,男,本科,中級職稱,(1976.09)在廣東省中山市中珠排洪渠工程管理中心工作,從事基層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