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魚菜共生系統是當今較為流行的一種生態運行機制,其將水產養殖和蔬菜生產通過生態設計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微生物降解養魚廢水中的有機物為蔬菜提供營養物質,蔬菜又對養殖用水起到凈化作用。本文就魚菜系統的優點進行了簡述,同時分析了魚菜系統現在我國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同時對我國未來魚菜系統的發展進行了一定的展望。
【關鍵詞】魚菜系統;優點;現存問題;解決方法
引言
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蔬菜生產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系,是未來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更是有效解決農業生態危機的最有效方法[1]。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世界生態發展的潮流,循環經濟更是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循環經濟是一種善待地球的最佳的經濟發展模式。傳統的養魚模式不僅消耗大量自然資源,而且污染環境。20世紀70年代在基本完成池塘養魚機械化后,我國開始進行“組裝式”工業化養魚的探索,歐洲工業化養魚也實現了“一元化”養魚模式。但它們僅做到“養魚污水無害化”,還不屬于循環經濟的范疇。魚體分泌的粘液具有抑制蔬菜蟲害發生的作用;魚的排泄物提供了植物的營養,植物的根系凈化了養魚的水質。系統中的物質就地進行良性循環,能量朝著魚菜雙方有利的方向流動,是典型的生態循環經濟[2]。
1、魚菜系統優點
(1)天然有機:魚菜共生的系統內嚴禁使用任何藥物。如果在魚池部分使用漁藥,會危及蔬菜部分的生長;如果在蔬菜種植部分使用農藥,會立刻導致魚的死亡。魚菜共生系統中也嚴禁添加對魚有毒害的化肥。同時,由于魚糞具備蔬菜所需要的全面營養元素,蔬菜對病蟲害的抗性強,蔬菜根部的根際微生物分泌的植物抗生素對魚的健康也非常有利。因此養魚和種菜部分均無需使用藥品。魚菜共生的蔬菜種植部分天然具備有機蔬菜生產屬性。
(2)高質量出品:魚菜共生系統的魚養殖在清澈見底的水體中,魚苗進場時只要通過良好檢疫,整個生長周期無需使用任何漁藥。魚吃起來沒有任何泥腥味,魚肉鮮美緊致。蔬菜因為吸收營養全面,口感甘甜,有菜味,鮮嫩爽口。
(3)無連作障礙:魚菜共生系統沒有傳統土壤栽培的休耕、輪作,也沒有連作障礙。傳統土壤栽培連作時會進行土壤消毒,必然給下輪栽培帶來藥害。
(4)雜草免疫:作物栽培在種植孔,根系漂浮在水中,天然隔絕雜草生長。因此完全無需噴施除草劑。
2、魚菜系統現存問題
(1)為了保證蔬菜的品質或保證有機,在魚發病后,無法治療。尤其是魚類感染寄生蟲性疾病后,不僅造成魚大量的死亡,而且還導致養殖水極度富營養化。這樣造成的結果是使水中蔬菜長得很好,但是魚的數量越來越少。
(2)由于魚菜系統單純依靠蔬菜的根部吸收養殖水中營養,從而減低養殖水的富營養化,這樣就會出現隨著一些外界因素的變化從而使魚菜系統產生巨大變化。
a.在氣候產生劇烈波動時,如氣壓急劇降低,造成水體溶氧量下降,從而導致魚群缺氧;
b.當溫度急劇波動時,養殖水質也會發生一定變化,從而造成魚群不能承受;
c.當水體藻類波動,水體PH震蕩,或養殖水有益菌生存環境變化等等,造成菌種和菌群失衡,這些因素的變化均會使養殖魚的體質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生病,魚群一旦生病,就素手無策,沒有辦法調整。
(3)魚菜系統中一旦出現養殖魚的死亡,為了維持蔬菜的生長,便無法對已經受到寄生蟲或有害細菌污染的養殖水池及養殖水進行消毒,只能單純的繼續投放新魚,維持系統的運作,但是這樣反而造成新的死亡和疾病的傳染,同時也污染了蔬菜,從而造成單方面追求有機,而忽視這種對種植蔬菜的污染;
3、魚菜系統問題解決方法
(1)魚菜共生傾向于給魚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讓魚少生病或不生病,就目前研究發現:適應魚菜系統的寄生蟲只有小包蟲,這種寄生蟲用藥也殺不死,提高溫度是唯一辦法。但是這種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采購魚苗帶來的,所以可以通過加強采購關,避免小包蟲的發生。
(2)任何系統都有容錯能力,溫室下的魚菜共生比自然界的容錯能力要強的多。當魚生病時,可向水中投入一定的維生素,以增加其抵抗力,也可在水中種植一些藥材,提高魚的抗病能力。
(3)建立生物過濾器,維持健康的細菌群落。這對于維持魚菜系統內水體pH值、水溫、溶解氧的平衡以及抵抗紫外線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4)保持合適的魚菜配比,合適的配比關系到物種間的生態平衡關系,也就是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的最佳比例,所以,只有保持合適的魚菜配,才能使魚、菜、細菌的數量達到一個動態平衡,進而實現系統的平穩運行。
4、結語
魚菜系統作為當今較為流行的一項新型生態運行機制,將水產養殖和蔬菜生產通過生態設計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同時又增加了產業效益,隨著其不斷發展,必將成為現代化農業的有效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田麗粉,李雪光,黃金洪,周勇. 池塘魚菜共生養殖實用技術[J]. 海洋與漁業,2014,(04):68-69
[2]張明華,丁永良,楊菁,王祖鈞,張旭. 魚菜共生技術及系統工程研究[J]. 現代漁業信息,2004,(04):7-12.
感謝:姜淇、蘇越、劉雪凡對本文所做出的貢獻及支持。
基金項目:住建部科技項目2015-k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