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是滇中調水工程近、中期實施的一項重要工程,是解決滇池水污染的現實選擇,是加快現代新昆明建設與實施滇池綜合治理的關鍵性工程。本文對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施工期環境保護監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從水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大氣環境保護、聲環境保護、固體廢棄物處理、人群健康、環境監測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在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建設期間,環境監理在整個工程建設中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降低了因修建水利工程給環境和人群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施工期;環境保護監理;工作
1、工程概況
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是一項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縣、會澤縣以及昆明市的尋甸縣、嵩明縣和昆明市盤龍區境內。工程由德澤水庫水源樞紐工程、德澤干河提水泵站工程、泵站至昆明(盤龍江)的輸水線路工程組成。工程多年平均設計引水量為5.72億m3,進入滇池的環境補水量為5.66億m3,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的蓄水對治理滇池、改善滇池生態環境,滿足昆明市和曲靖市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2、水環境保護監理
2.1 生產廢水處理措施
2.1.1 砂石料加工廢水
a、樞紐工程區
德澤水庫設砂石料加工系統2座。工程砂石料系統沖洗廢水,采用沉淀池沉淀后排入道路邊溝。沉淀池定期清淤,淤泥拉至后山梁子渣場填埋。環保監理主要采取下發整改通知形式,限期整改。業主、環保監理定期或不定期對施工現場巡視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對沉淀池進行清淤。工程結束后,砂石料廠停止生產,拆除設備,進行場地清理。
b、泵站工程區
干河泵站設砂石料加工系統1座。干河泵站建設所需砂石料利用工程開挖石方加工,未設置專用料場。砂石料加工系統及混凝土拌和系統生產廢水采用二級沉淀池沉淀處理,沉淀池定期清淤,淤泥拉至棄渣場填埋。環保監理主要采取下發整改通知形式,限期整改。業主、環保監理定期或不定期對施工現場巡視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對沉淀池進行清淤。工程結束后,砂石料廠停止生產,拆除設備,進行場地清理。
c、輸水線路工程區
砂石料加工系統是最大的水污染源。輸水線路區共布置5座砂石加工系統。業主、環保監理定期或不定期對施工現場巡視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對沉淀池進行清淤。工程結束后,砂石料廠停止生產,拆除設備,進行場地清理。
2.1.2 混凝土拌和系統
a、樞紐工程區
德澤水庫混凝土生產系統8座。沖洗廢水按高峰期每臺攪拌機每班沖洗1次。沖洗廢水產生量少,且間歇排放。沖洗廢水主要用于場地內灑水降塵。拌和站廢水產生量較小,排放具有間斷性和分散性的特點。混凝土攪拌站的排水系統修建二級沉淀池對混凝土攪拌站的廢水進行沉淀處理,并定期進行清淤。業主、環保監理定期或不定期對施工現場巡視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對沉淀池清淤。
b、泵站工程區
干河泵站布置有3座混凝土拌和系統,沖洗廢水按高峰期每臺攪拌機每班沖洗1次。混凝土拌和系統廢水通過收集池,經收集后排入砂石料系統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干河。另外兩座混凝土拌和系統的廢水經沉淀池處理后用于場內灑水。
c、輸水線路工程區
輸水線路段分散設置32座混凝土拌和站,沖洗廢水按高峰期每臺攪拌機每班沖洗一次。混凝土拌和系統沖洗廢水未設置專門廢水處理設施,與隧洞排水共用沉淀池,處理后排入附近箐溝或者回用。
2.1.3 隧洞排水
輸水線路沿線隧洞排水設置了沉淀池。業主、環保監理定期或不定期對施工現場巡視檢查,環境保護監理采取下發整改通知方式,限期整改,并監督檢查施工單位的整改情況。
2.2生活污水處理措施
2.2.1 樞紐工程區
德澤水庫施工人員較為集中,布設2個生活營地。樞紐區生活區承包商營地高峰期約700人,平均約300人。施工期生活污水產生量為28.8m3/d。施工生活營地內,都設置有公廁、化糞池、隔油池,出水回用于林草灌溉或營地內的景觀綠化用水。工程結束后,拆除生活營地,并進行場地清理。
2.2.2 泵站工程區
干河泵站區施工期有5個生活區,高峰期有施工人員930人,施工期生活污水產水量為33.5m3/d。施工營地均設置公廁和化糞池,收集處理施工區的糞便污水。化糞池出水、生活洗滌污水和食堂出水,排入干河。工程結束后,拆除生活營地,并進行場地清理。
2.2.3 輸水線路工程區
輸水線路共布置施工生產生活區55個,施工高峰人數5441人,現階段施工人數3734人,施工期生活污水產水量為358.5m3/d。各營地之間布置分散,施工人員采用簡易施工棚,活動板房或者租用農家房屋作為施工生活營地。生活營地均設置有旱廁,定期清掏用作農家肥。生活洗滌水排入周邊箐溝或者道路邊溝。工程結束后,拆除生活營地,并進行場地清理。
3、生態保護監理
3.1 陸生生態
施工期間,環境監理主要對樞紐區、干河泵站區及輸水線路工程采取的生態影響避免,生態影響減緩,生態影響補償和生態恢復措施(結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進行監督檢查,使工程對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
3.2 水生生態
a、捕撈過壩
建設單位制定捕撈過壩方案,并在工程蓄水后,按照環境影響報告及批復要求,實施了捕撈過壩。
b、增殖放流站建設
采取魚類保護補救措施,蓄水前在業主營地內建成魚類增殖放流站,并形成運行管理和技術能力,進行野生親本捕撈、運輸、馴養。開展對魚類保護和珍稀魚類的繁殖生物技術和水庫生態調度研究,并對增殖放流結果進行跟蹤監測。
c、攔魚網
制定攔魚網方案,并按該方案采取攔魚網措施。
d、下泄生態流量
制定水庫蓄水和運行調度環保方案,通過必要的工程措施和水庫合理調度保證水庫在枯水期下泄不小于5.4m3/s的流量,在汛期下泄不小于16.2m3/s的流量,確保下游河道的生態用水。建立壩前水溫和壩下生態流量在線自動監測系統。牛欄江遭遇枯水年時,應減少調水量,增加下泄水量,滿足下游生態用水需求。
4、大氣環境保護監理
施工期的大氣污染源主要為爆破、開挖、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交通運輸等施工活動產生的粉塵以及燃油機械設施排放的廢氣等。業主、環保監理定期或不定期對施工現場巡視檢查,環境保護監理采取下發整改通知方式,限期整改,并監督檢查施工單位的整改情況。
a、施工粉塵控制
優先選擇粉塵產生量較少的爆破工藝;鑿裂、鉆孔開挖均采用濕式作業,降低粉塵的產生量;隧洞、施工支洞等采用通風設備,減少粉塵對人體的危害;定期對產生揚塵濃度高的施工作業面灑水降塵。
砂石料加工采用濕法破碎、濕法篩分的低塵工藝,配備袋式除塵器,采用閉路循環輸送方式,減少了揚塵的產生量。采取灑水降塵的方法,降低粉塵污染影響程度。混凝土拌和系統采用封閉式拌和樓,規范水泥在裝卸、拆包過程中的操作方式,盡量減少揚塵。
b、交通揚塵控制
施工區交通運輸產生的揚塵主要來自施工場內物料、棄渣運輸。德澤樞紐工程、干河泵站、輸水線路的每個施工區均配備灑水車,每天定時對道路進行灑水保濕。另外成立公路養護專業隊伍,對路面狀況、清潔狀況等進行管理和維護。物料、棄渣運輸均采用密閉運輸的方式,防止運輸過程中發生灑落,引起揚塵。
c、燃油廢氣控制
定期維修、保養機械設備,排污量大的車輛及燃油設備配置尾氣凈化裝置。執行汽車報廢標準,推行強制更新報廢制度,對于發動機耗油多、效率低、尾氣排放嚴重超標的老、舊車輛,及時更新。
5、聲環境保護監理
施工區噪聲污染源點多且分散,聲環境保護措施主要從噪聲源控制、傳播途徑控制、敏感點防護3個方面進行:
a、噪聲源控制
選用低噪聲的設備、工藝和車型,降低噪聲源強;進行設備和車輛的維護和保養,保持機械潤滑,限制車輛超載,減少運行噪聲;執行《在用汽車報廢標準》;合理安排施工時間。
b、傳播途徑控制
高噪聲設備的布置盡量遠離敏感點;結合水土保持植被恢復措施,種植喬木等高大植物,降低噪聲傳播。
c、敏感點防護
增強對受影響居民點附近公路路面維護;運輸車輛時速小于20km/h;進場公路在夜間22:00~次日7:00禁止通過大型運輸車輛;對接近強噪聲源的施工人員采取相應的噪聲防護措施。督促施工人員佩戴防噪聲耳塞、耳罩或防噪聲頭盔。
6、固體廢棄物處理監理
本工程共布置了62個施工生產生活區。各生活營地內均設有垃圾桶、垃圾收集池,集中收集垃圾,垃圾的最終處置方式為在垃圾收集池內焚燒。各施工標段生活營地均修建了垃圾收集池處置生活垃圾,并指定專人將垃圾清運至棄渣場填埋處理。
棄渣按照先擋后棄的原則運至指定的渣場進行堆放。對于工程廢物中有用的可回收物,由指定的物資回收部門定期回收利用。剩余一些無回收價值的固體廢物,統一運送至棄渣場。
7、人群健康保護
在各個施工生活區每年定期采取消毒、殺蟲、滅鼠等衛生措施。施工期定期檢查各生活區及辦公區、廠區業主營地飲用水源、垃圾堆放點、公共廁所等地的環境衛生管理。從事餐飲工作的人員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并定期進行體檢。各施工單位成立專門的清潔隊伍,負責施工區、辦公區、生活社區的衛生清掃工作。定期完成《工地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自糾工作總結》、《食堂衛生安全管理檢查表》。在施工人員進駐工地前,各施工單位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健康調查和疫情建檔。施工期內根據疫情普查情況定期進行疫情抽樣檢疫,制定《傳染病防治管理方案》和《職業病防治管理方案》。
8、環境監測
按照環評及批復的要求,建設單位委托云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和云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開展工程施工期環境監測工作。監理部依據監測結果采取下發環境保護監理整改通知形式,要求相關施工單位限期整改;同時監理部不定期對各施工標段進行巡視檢查,對出現的水環境、大氣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問題,及時要求各施工標段進行整改,并對整改的情況跟蹤檢查。
9、結語
水利工程建設會對區域生態與環境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加強水利工程環境治理可以減輕工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環境保護監理工作是確保工程建設中環境保護與治理順利實施的必要保障。在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建設期間,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 ,完成環境影響報告書、環保設計及其批復文件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要求。環境監理在整個工程建設中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降低了因修建水利工程給環境和人群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