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水利設施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設施,因此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將從農村水利設施建設中常見的問題出發,并提出解決措施,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借鑒學習。
【關鍵詞】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農村基礎設施
近年來,在我國各省發改委的支持下,針對我國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意見,從而使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管理機制滯后、總投入不足等情況,在短時間使我國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本文將深入研究我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并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解決對策。
一、我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農業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農村水利建設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例如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管理機制滯后、投入不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也日益突出,使我國的農村水利設施的建設水平,達不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要求,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一)總投入不足
相比本世紀初,雖然我國在農村投資與農村水利設施投資額都有顯著的增加,但投資比例卻在逐年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資源配置不合理,農村設施投入嚴重不足的問題,我國政府對社會固定資產的總投資數額很大,單用于農村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比例,卻少于百分之一,過低的投資額反映了我國政府對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重視的嚴重問題,也導致我國生產性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此外,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導因素應該是地方的區域,區域行政人員應該根據當地的差異,實事求是的調整投資額度,然而許多區域行政人員忽視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沒有按照動態的需求進行供給,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此外,資金投入來源途徑少,也是造成農村水利總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自籌資金和中央水利建設投資的總額占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資金總投資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資金投入來源途徑過于單一的現象,而國內貸款只占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資金構成的百分之十左右,水利建設基金更是低于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資金構成的百分之五,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發展,阻礙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不同于工業項目的投資,其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許多私人投資考慮到農業生產風險,都不愿意對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從而造成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投資嚴重不足的問題。此外,農業金融部門也考慮到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非營利性、資本系數高等屬性,不愿意對其進行投資,從而造成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資金嚴重匱乏的局面。
(二)缺乏有效的監管
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科學規劃,使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增量無法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需求,從而造成區域經濟發展不相適應。此外,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有效的監管,也是造成建設規模小、骨干工程少的重要原因,原因在于基層政府對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基層政府目前仍處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狀態,沒有明確的劃分職責,從而導致建成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質量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此外,許多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維護不足,使其功能衰減,不能滿足日常農業生產的需要。
(三)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缺乏專業人才
據一項調查顯示,在我國的水利部門,有職稱的高級技術人才的比重很低,這導致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隊伍的素質偏低,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工程建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工程建設的項目規劃不周全。此外,農村勞動力的保護意識淡薄,導致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由于管理混亂,文化素質低,在工程施工當中不知愛護水利設施,甚至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解決對策
(一)加大總投資
為了滿足農村地區對水利基礎設施的要求,各級發改委應該進行積極的調整,加大投資的力度,給予政策上的扶持,從而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首先,要依靠區域政府應該積極開展調查,充分發揮財政的間接調控功能,增加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在農村基礎設施總投入的比例。還要為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資金開辟道路,運用市場經濟的機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導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之路,區域政府要根據當地情況,出臺鼓勵社會投資的優惠政策,充分調動各類經濟主體的積極性,使其參與到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來,可以適當的彌補建設成本,從而改善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環境。此外,可以用股份制的形式,引導和鼓勵私人企業投資農村經濟建設,出臺一些新政策,對投資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私人企業進行扶持,從而退款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渠道,按照國家補一點,地方財政拿一點的原則,增加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動力,鼓勵對其投資。
(二)科學規劃,因地制宜
在管理方面,應該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的原則,使有限的建設資金能夠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此外,還要進行農村基礎設施經營管理體制的改革,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管理經營體制,明確工程的所有權、規范管理權,從而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還要結合區域的實際情況,根據工程的類型、特點,積極倡導農戶參與到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中來,從而提高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新、合理性。此外還要加強農村水利工程的監督機制,保證工程在工期內完成,落實責任制,從而提高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水平。
(三)發展人才戰略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主體是人,因此提高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隊伍的實力是提高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科技含量,應該聘請高素質的人才,并做好崗前的培訓工作,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此外,還應該注重新技術的應用,根據發展的需要更新水利技術,從而讓我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進入一個新的高度,為了貫徹人才戰略,還應該實施獎勵措施,促進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了更好的培養人才,應該提供一個完善的保障性制度,高度重視管理人員的培養。除此之外,還應該積極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從而強化農民對水利建設和保護的意識,進而改變農村面貌。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營造一個全社會,參與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濃厚氛圍,應該改進管理方面、人才方面、資金方面的問題,實施強有力的行政措施,從而保證我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長期、有效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劉秀蘭.四川民族地區農村水利建設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0):133-137.
[2]方錦龍.暖通空調C型鋼成品綜合支架安裝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與控制[J].科技經濟導刊,2016,(14):70+60.
[3]鄭春美,唐建新,汪興元.PPP模式在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研究——基于湖北宜都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的案例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2):23-27.
[4]唐之享.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千方百計保護好水資源——湖南小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的調研與思考[J].新遠見,2010,(12):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