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部門的部署要求,我國許多地區都在進行灌區水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本文介紹了國內外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分析了我國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議
近年來,依照水利廳、水利部的工作部署以及要求,借助于國家節水改造大工程和國家灌區繼續建設設備的機會,全國各個灌區都在積極地進行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并已經取得一定的效果,開始發揮作用。然而我國的整體信息化水平還較低,且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通過分析國外以及國內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發現我國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國內外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灌區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為灌溉水利服務的,集水雨情信息、水利工程信息、運行控制、水資源配置與調度、行政事務管理于一體的、完整的、復雜的管理信息系統,旨在實現灌區信息的采集、處理、加工、存儲、傳輸、反饋的一體化和自動化,其本質是灌區管理的信息化。
(一)國外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發達國家科技發展較早較快速,因此其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較國內速度快得多,其灌區水管理日益朝著高效化、信息化發展,其目前較為先進的水管理流程為信息的采集,分析與加工,指導與實踐,信息的反饋,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實現灌溉系統的優化調度和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國外的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情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重視灌區的基礎數據的采集、整理以及存儲;自動化程度較高且水利用率較高;開發了一批用于灌區灌溉管理的通用軟件,且開發了一些灌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
(二)國內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我國灌區水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始于80年代,在一些科研和水利單位進行了試點研究,取得了一些可用于實踐應用的成果。近年來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摸索實踐,我國的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進入到多層次、全方位推進階段。
二、我國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信息化推進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是水量的問題,水量測控在整個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渠道的小口子多,流量小,不易統計匯總,雖然表面上看來對于水量不是很大的渠道來說配備專門的現代監測設備意義不大,但實際上水量測控會影響到灌區自動匯總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必須予以重視。另外就是灌區的信息化的系統整體性較差,應用水平還有待提高,只有整個灌區實現科學調度,優化配置,灌區的水資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就是軟硬件問題,各個灌區之間的軟件標準不統一,缺乏通用軟件,因此必須加大開發專業軟件的力度,同時軟硬件的建設要同步。最后就是人員技術方面的缺失,要想實現灌區水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就必須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與其中,目前我國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灌區原有的信息化建設的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達標,造成建成的系統使用不充分,管理維護困難,這樣非但不利于灌區水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還會加重灌區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三、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在了解了國內外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之后,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現了我國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想推進我國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必須針對已經發現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本文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一)完善灌區水管理信息建設的相關基礎工作
首先要對灌區水管理的應用水平和信息化的系統整體性加以完善,可以通過加大相關系統的投入,進行主體系統的開發,并實現統一調度與管理。在開展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灌區水管理信息的規范化與標準化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若這項工作做好之后,可以避免重復投入資金,避免資金浪費現象。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資金撥款來支持相關人員的研究,這些研究工作主要是相關領導、專家以及專門的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管理人員在綜合考量已有的水利建設規范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其他行業的可參考標準化文件,建立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專門標準。
(二)重視系統的開發設計,加強系統的運行維護
系統的開發設計,是在相關人員的安排下進行招標,選擇有經驗有實力的單位進行開發設計。在開發設計的過程中,要參照相關規范要求,做好先前安排工作,充分考慮系統的安全穩定與兼容性,滿足實用性要求,做好實施環節的管理,保證各階段的正常進行。系統開發設計建設完成之后,并不意味著所有工作都完成了,還要加強系統的運行維護保證系統能夠良好高效地進行,充分發揮系統作用。
(三)完善水信息基礎數據信息系統的建設
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基礎數據信息系統就是要實現“數據采集自動化、資源管理規范化、信息發布網絡化、決策支持科學化”的目標。要做好灌區水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就是要實現數據采集的自動化,通過數據的采集設備,對灌區的災害情況、降水情況、資源調度情況、工程概況等對災情、水情、雨情、資源調度等相關數據資料進行收集,將這些數據進行整理。收錄到電子數據庫中。而所謂資源管理的規范化就是對已經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方便以后數據的提取應用。信息發布的網絡化是指把一些可以共享的數據進行分享,供由需要的單位個人在相關網站進行查詢。決策支持的科學化,是建立完善的灌區水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較高的要求,通過建立信息系統,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為以后科學決策提供準確數據。
(四)培養專業人才,加強人才利用
人才是實現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中一個極為關鍵的因素,試想如果有了先進的設備卻沒有專業的人才,那這些設備就如同虛設,根本就不能發揮它該有的作用,甚至是不能發揮作用。因此相關單位應著力于引進高水平、高素質專業人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繼續對公司內部相關人才的再教育再培養。還可以通過定期開展相關方面專業知識的培訓,挖掘具有潛力的員工進行培養。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灌區水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我們要充分利用時代的優勢,發現并及時修正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促進灌區水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楊平富,丁俊.漳河灌區信息化建設管理現狀與對策[J].人民長江,2012(08).
[2]李樹國.灌區信息化建設管理現狀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