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園是元明以來的戲曲和小說中頻繁出現的場所。本文從花園意象的象征隱喻功能、反諷警示功能、空間敘事功能及文化意蘊作為研究角度,分析《紅樓夢》中的花園意象在敘事模式中的革新、寓意揭示上的深化和意象交織上的創造等功能,并肯定其在文化意義上的超越。
關鍵詞:《紅樓夢》 花園意象 功能
一、引言
意象,是承載著創作主體情感活動的客觀物象,作為藝術形象而存在,是中國美學的核心范疇。康德講:“精神在審美的意義里,就是心意賦予那對象以生命的原理?!眥1}文學作品中的意象是一種特別的審美復合體,這樣的美學范疇對作品有著重要的整體性意義。
作為一個整體意象,經常出現在園中的有花草、山石、水流、短墻園門、亭臺樓閣等,這些都是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象所擁有的各種象征意義,都離不開這些植根于各自的文化土壤中蘊涵著深厚文化能量的具體意象。作為審美范疇的花園意象,在傳統文化的根基上不斷演變充實并且不斷更新,這種傳承豐富了花園意象的文化內涵,進而使作品增添了更多感覺和韻味。
《紅樓夢》這部經典著作在展開描述現實層面的生活畫卷時,以花園為事件發生的主要場所,并且其中的花園意象有著更為深刻的內涵:其建成代表家庭成員的組建和定格,人物在其中的宴會游賞代表著家庭的昌盛繁榮,其落敗則意味著物是人非、人去樓空的家庭敗落。在作品中,花園不僅是日常活動的載體,更是一種有生命和靈性的存在,關聯著一個家庭的氣運和眾多成員的命運。這是《紅樓夢》所具有的一種帶有隱喻性質的構架結構。
二、《紅樓夢》中花園意象的空間敘事功能
在《紅樓夢》中,作者對花園意象有著完整的塑造和描寫。在大的層面上,文中主要有會芳園、大觀園、大荒山、太虛幻境等幾個花園場景,以“意”連接諸“象”。在大觀園內部又有一個完整的花園群落,省親別墅作為主要建筑且立于正位,統照全園;園里有大主山連亙曲折,沁芳溪穿園流過,有眾石散見諸方,又有花草松竹應時而生,形成了神貫體聯的幽靜與恢弘。通過花園之“象”的完整建構,為紅樓之夢中至真人物、至善情節、至高境界提供了至佳環境?!都t樓夢》中在園內工程初告竣題對時,間接描寫了大觀園各處景觀。后寶黛等人入住,賞玩宴游于其內,日常起居在其中,青春男女與花月木石、山水風雨交相輝映。而黛玉死后,大觀園花木枯萎,墻色斑駁,滿目凄涼。
《紅樓夢》中的花園意象是完整的,隨著人物游蹤所至,敘事中的空間有一定的連續性和流動性。如第七回中周瑞家的給各位小姐派送宮花,她進出的腳步勾勒出園中各處的布局;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抄檢隊伍在園中的各處樓臺里行走,從怡紅院到瀟湘館、秋爽齋,再到蓼風軒、綴錦樓,每個場地的轉換都是在講述同一個事件的進展,也使得每處人物的性格特點顯而易見。
講到融情入景,通過人物感受及個性、心緒的渲染,使人物形象與環境互相映襯渾然一體,進而構成詩畫一般的濃郁的詩境,《紅樓夢》在這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堪稱典范,“黛玉葬花”“寶釵撲蝶”尤為出色。作者借用對大觀園中各處優美景致的描寫,創設出了許多優美的紅樓意境。如第三十回“齡官畫薔”一段描寫,把初夏剛臨時的陰晴變化、驕陽、風聲、綠樹、云影、雨聲、花蔭全融合在大觀園的美景之中,使景色與人情互借互生,渾然一體,堪稱化境。
三、花園意象的反諷警示功能
第十七回中提到大觀園是以會芳園和舊花園的廢墟為基礎所建立,又從榮府舊園移來竹、樹、山石等,作者創設大觀園的真實目的卻是為展示美好青春、共演紅樓悲劇設置空間。大觀園不僅是寶黛愛情產生的場所,同時也是真摯感情和美妙世界的象征。然而,隨著它的破敗,寶黛愛情也虛化成鏡花水月,大觀園最終歸于虛無縹緲的太虛幻境。
《紅樓夢》以花園組織結構全書的框架,把人物集中在花園里加以刻畫展示,使花園具有明顯的寓意。大觀園的基礎是秦可卿的會芳園和賈赦的一座舊花園的廢墟,由此看,會芳園和大觀園是花園的過去和現在的承繼與結合。這兩座園子的共性就是驕奢淫逸和自我放縱。會芳園是賈寶玉被誘惑的開始,也是賈瑞對鳳姐產生欲望的地方,其中的天香樓還是秦可卿和賈珍亂倫及后來因此事自縊身亡之處。所以,從一開始這座花園就因肉思淫欲而污濁不堪,充斥著亂倫和死亡的氣息。作者通過對大觀園的描繪所暗示的這點極其簡明扼要。
大觀園中的生活顯示了榮寧兩府烈火烹油般的末世繁華,展現了賈家奢靡浪費的生活場景。為了金錢和權力,賈府內部展開了或公開或隱蔽或正面或迂回的斗爭。這個鐘鳴鼎食之家,嫡庶明爭,妯娌暗斗,父子成仇,婆媳不和,兄弟反目,夫婦相悖,種種原因致使賈家一步步走向敗落。曹雪芹正是運用了這種在封閉的花園中描寫一個家庭盛衰的以小見大的創作方式,從而發人深省,令人震撼。
四、《紅樓夢》中花園意象的象征隱喻功能
《紅樓夢》中的花園,反映了人類對大地的敬畏與對女性的尊重和崇拜。依照弗萊提出的“原型”理論,花園隱喻了女子的身體,同時又代表著大地和自然。開篇以女媧造人的神話引出,本質上將女媧作為審美原型,到絳珠仙子、警幻仙子,又貫穿到林黛玉、薛寶釵及大觀園中眾女兒之上,形成一個“大母神崇拜”的完整譜系。園中絕大部分都是女性,賈寶玉對她們的好感象征著他對自然、大地的敬畏和膜拜。女性崇拜也是一種自然崇拜,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故而成為花園意象象征隱喻功能的題中應有之義。
《紅樓夢》中的花園可以看作是一個象征符號體系,因為花園意象是作為整體出現的,其中不乏花、鳥、水、柳等具體意象。這些意象不僅在環境中作為具體意象發揮作用,而且也出現在園中兒女們的詩詞中作為描寫對象來寄托創作者的情思及性格命運。文中作者曾多次用花來比喻眾女子,這個美麗的意象承載著作者的情感,同樣也被賦予了悲劇性的內涵,是女子性格命運與塵世人生無常的意象。第五回中構建了一個以“花”為中心的人物群體形象,也定下了蒼茫而凄涼的基調。而水意象同樣連接著人物的命運,絳珠草是在神瑛侍者甘露澆灌下成長的精魂,故而林黛玉便只能有還盡血淚而亡的結局?!奥浠ā迸c“流水”這對人文意象向人們揭示了園中眾女兒不可避免的悲劇性命運,這樣的組合借助其中承載的情愛與淚水、靈魂與死亡的意義,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審美觀照。
五、《紅樓夢》中花園意象在文化意蘊上的超越
《紅樓夢》中的花園浸潤著豐富的儒家思想觀念,其中的花園體現著儒家這一封建正統思想的綱常要求和禮制規定。修建大觀園的初因是迎接元妃省親,為宣揚皇恩,故大觀園有如皇家花園,主要建筑省親別墅富麗莊嚴。另外,園林建造必須遵循禮制,反映了儒家的倫理本位和序別之分,體現著對儒家基本法度的遵循,對行為內斂原則的遵守。元春省親之時,不僅花園被賜“大觀園”,帝妃地位赫然居上,而且在其指導下創作的詩句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儒風儒魂,充分展現了花園的儒教意義。加之《紅樓夢》中的花園常常被用來感悟人生世事,儒家的思想價值印跡很深。
另外,《紅樓夢》中的花園還有老莊哲學的展現。開篇就以女媧補天的神話連接《山海經》,對于大荒山的描述更是顯示出中國文化的原生態。《紅樓夢》里大觀園模山范水的布局,是以老莊的“道法自然”思想為重要理論基礎,講究詩情畫意的構思,遵循天人合一。園中人物重性情而輕功名,體現著老莊“返回”的主題思想,不僅是返回自然,更是返回質樸的本心。
《紅樓夢》里花園的設定還蘊含著佛家意蘊。佛教中將苦諦視為四諦說中最關鍵的一諦,認為它是佛教人生觀的理論基點,宣揚人生唯苦的人生觀。不管是實際存在的大觀園還是夢幻中的太虛幻境,都不是無憂無愁的地方。作者在表現四大皆空的同時,卻把在大觀園中發生的寶黛愛情寫得那么纏綿悱惻,令人動容,其中的佛教文化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作品的悲劇色彩。
顯而易見,《紅樓夢》中的花園意象完美地完成了在文化意蘊上的超越,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植根于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又有所突破,呈現出獨特的“意”與“象”。
六、結語
花園是人間的仙境,是自然派往人間的代表,是隱逸的情懷,是人性的復歸?;▓@意象的內涵就像花園本身,豐富而有吸引力。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把握了花園背后所蘊涵的特殊審美價值,也從中窺探到了意象使用對于小說的重要意義,它與小說中的其他要素結合,共同構筑了敘事文本,成為小說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之一。花園意象也因其獨特的情致與魅力得以反復挖掘,從而成為小說中具體可觀的敘事手段。
{1} 康德:《判斷力批判(上)》,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第159-160頁。
參考文獻:
[1] 李■.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5:33.
[2] 俞曉紅.《紅樓夢》花園意象解讀[J].紅樓夢學刊,1997(S1).
[3] 馮文樓.從桃花源、后花園到大觀園—— 一個文學類型的文化透視[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