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華
摘要:格拉納多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班牙民族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素有"西班牙的肖邦"的美譽。他的音樂別具一格,雖不像同時期的阿爾貝尼茲那樣有濃郁的西班牙民族風格,卻在較為沉寂、憂郁感傷的色彩中又透露著喜悅,并將其轉變為更深層次的情感,在無形之中傳達出高度的浪漫主義音樂的意向;他的音樂兼容并蓄,不僅繼承了浪漫派音樂前輩作曲家的浪漫情懷,同時還將西班牙所特有的豐富的音樂元素創造性地融入其中,并且對印象派的音樂創作有所探索,諸多的因素促使他的音樂形成了多重性的音樂風格。本文以格拉納多斯《浪漫情景》之五《熱情的快板》為例,通過分析演奏中的音樂處理與情感表現,帶領大家了解其作品的風格特征與音樂內涵。
關鍵詞:格拉納多斯 音樂處理 風格特征 情感表現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3-0016-03
一、創作背景與影響因素
(一)浪漫主義的影響
19世紀,歐洲音樂進入浪漫主義,這種突破循規蹈矩的古典形式,強調感性重于理性,追求用個性化的方式不拘一格地表達個人思想情感和藝術感受的思潮,對格拉納多斯的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他的音樂作品中流露出強烈的浪漫主義情懷,他也因此被稱為“最后的浪漫主義”。
(二)民族主義的影響
19世紀中葉,歐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促使了民族樂派的產生。為了實現爭取自由、民族獨立的愿望,民族樂派的作曲家深入挖掘和鉆研本民族民間音樂寶藏,廣泛地搜集和整理民族的音樂遺產,從中吸取豐富的養料,在創作實踐中努力探索本民族的音樂語言和表現形式,使自己的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氣派,體現民族的感情和氣質。在這種全歐洲民族音樂運動高漲的氛圍影響下,格拉納多斯堅定了對本民族的熱愛,利用西班牙豐富的民間音樂資源創作出了屬于自己的西班牙音樂。在他鋼琴音樂的創作中,體現了他對西班牙民族價值觀的肯定,對西班牙的眷戀之情。
(三)法國印象主義的影響
印象主義產生于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在19世紀末,西班牙的音樂文化明顯地活躍起來,使得早前就有接觸的法國音樂界和西班牙民族樂派有了更為密切的聯系。格拉納多斯早年到巴黎留學,向法國的音樂家深入學習,通過與德彪西、拉威爾的接觸,使他從印象派的音樂創作中受到一些啟迪,對印象派音樂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并對其進行了探索性的創作,在自己的音樂中融入和聲的色彩和飄渺的意境,使作品更富有幻想性。
二、創作風格
與同時期的阿爾貝尼茲相比,格拉納多斯的音樂風格更顯得平和,沒有極端的向內或向外的性格表現,屬于中性的音樂,更多的追求一種發自內心的浪漫主義的藝術氣質。在他的作品中既洋溢著浪漫主義的詩情畫意,又彰顯著強烈的西班牙民族特色,法國印象主義的特征在他的音樂中也有所體現,多種音樂風格的交融,形成了他別具一格的音樂個性。也許正是因為他堅持著自己的個性,才使他的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才能使他在西班牙音樂的發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音樂美學體現
19世紀,情感論美學成為歐洲最主要的音樂美學思潮。正是這種以情為主、以樂傳情的音樂美學觀,深深地感染著格拉納多斯,賦予了其音樂鮮明的“浪漫”氣質。俗話說,音樂是建筑在美的基礎上面的一種藝術。在格拉納多斯的鋼琴作品中,歌唱性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織體、變換的節奏以及絢麗的音色被協調地組織在一起,他用鋼琴這種極具表現力的樂器,表達著對各種現象、人物的主觀感受,以及戲劇性的情感變化。同時,他用鋼琴音樂來表現、傳遞、流露、強化著民族性情感,用這種民族性表達了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國家、憧憬美好未來的理想化追求,以傳達美的享受。
四、作品分析——以《熱情的快板》為例
(一)作品概述
《熱情的快板》是格拉納多斯《浪漫情景》中的第五首,《浪漫情景》是格拉納多斯中期的代表作,它由6首鋼琴小品組成,其余5首分別為《瑪祖卡》《搖籃曲》《心醉神迷的慢板》《小快板》和《詩情般興奮而平穩的小行板》。
(二)作品風格
這部由6部分組成的作品,正如其標題一樣,體現出對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借鑒,顯露出格拉納多斯與李斯特、舒曼、肖邦等浪漫主義音樂家在審美情趣上的聯系。曾有人評價說,“格拉納多斯的音樂類似于西班牙詩歌,它每一次的反復都增加了富有特色的裝飾,而且一次比一次要華麗。”這部作品不僅洋溢著舒曼鋼琴音樂的那種浪漫主義激情,也展現著李斯特的華麗風格與炫技性,更不乏肖邦式的裝飾性樂句和那種鋼琴詩人的高貴氣質。
(三)音樂處理與情感表現
1.呈式部
(1)第一部分
①旋律
上方線條為主旋律,下方和弦為和聲伴奏,左手與右手旋律一前一后出現,相互呼應,要注意氣息的連貫,指尖要立住。下方和弦音要弱,突出旋律線條,這是比較考驗手指的控制力的。
②力度
開始處要強,然后旋律上行時由弱到強,下行時由強到弱。弱的地方要注意對弱音的控制。踏板的使用要均勻,要使旋律色彩性突出,而不是含糊不清。
③節奏
左右手旋律呼應時速度要一致,易出現右手慢左手快的現象。
(2)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為主題的展開與變化再現,情緒上逐漸激動。開始時,每兩小節為一個樂句,可將其看作共4個部分,由弱到強,逐層遞進。上方音仍為旋律音,左手與右手交替呼應,踏板一小節一換,氣息要連貫,表現出思慕與渴望。
隨著情緒激動,進入主題變化再現。主旋律由單音轉為八度,左右手交替出現,旋律隱藏在伴奏織體里,要注意強弱的控制。八度演奏時胳膊要放松,將大臂力量推向指尖。踏板2小節一換。
激動的情緒過后,主題再次變化出現。這部分更為熱情,右手八度旋律線條展現寬廣,要彈的歌唱,把右手架起,手指盡量貼著鍵盤,同時指關節要立住,把整個手臂的力量放在指尖上,用整個手臂的力量進行彈奏。左手三連音伴奏,要注意三連音的演奏要平均,不能忽快忽慢,可使用節拍器來練習。
2.展開部
這部分速度較慢,上方線條仍為主旋律,下方聲部伴奏,左右手呼應似二重唱。要注意雙音的演奏,兩個手指要同時觸鍵,力量集中在指尖。
3.再現部
這一部分進入全曲高潮,同時也是一大難點。要注意演奏大的旋律線條,氣息要連貫,左右手相互呼應。大幅度音域的跨越展現熱情,演奏風格華麗。
高潮過后,力度由fff到pp,轉入慢板,表現無奈之情。注意左右手要下齊。而后色彩明亮,表現希望之情。
4.尾聲
尾聲部分力度為3個p,可踩弱音踏板加強弱的效果。用手指摸著觸鍵,手腕帶動線條,要演奏得十分連貫圓滑,在鍵盤上營造出一種飄渺、夢幻的效果。左右手仿佛融為一體,成一條線。
結尾處調性轉為降B調,用了多處延長記號,用音的旋律來寬廣宣敘。每一個音都要沉到底,每一個音符里都要包含音樂內容。最后一句旋律再現,要突出最上方聲部,同時雙音要下齊,有逐漸消失的感覺。最后兩個和弦由小調轉為大調,色彩逐漸轉為明亮。
(四)自己演奏體驗
通過演奏格拉納多斯的《熱情的快板》,筆者能感受到格拉納多斯的作品風格與肖邦的極為相似。作品帶有憂郁色彩,但也不乏浪漫與激情。他注重的是演奏者對于音樂的詮釋,試圖挖掘其內心深處的情感。剛開始彈奏時,筆者對這首作品理解膚淺,不知道作者不經意間隱含著主旋律的動機,把伴奏織體彈成和主旋律一樣的力度,沒有抓住層次,老師就告訴筆者要想大旋律線條,左右手要有呼應,好像兩人對話一樣,同時速度要一致;在抒情部分,筆者演奏的過于自由浪漫,導致左手三連音不平均,忽快忽慢,于是老師就讓筆者用節拍器單手練習,注意節奏的嚴謹性;演奏八度時,筆者胳膊過于緊張,老師告訴筆者聲音要沉到底,把全手臂的重量放到指尖上,指尖立住,上身要放松,同時要注意音樂的連貫,把隱藏的旋律想像成一條線,由弱到強,逐漸將情緒推向高潮;對于結尾處的散板,筆者一開始只是彈表面的音符,沒有任何音樂處理,但老師告訴筆者要把延長音時值充分延長,每一個音符都要有內容,體現夢幻意境與無奈之情。經過老師的悉心教導,現在筆者對這首曲子能夠較完整的把握,認識也逐漸深刻,演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格拉納多斯的音樂就如一縷清風,筆者深深為其貴族的氣質、迷人的魅力所陶醉。
五、結語
在鋼琴演奏中,筆者深刻地體會到每演奏一首新的作品,演奏前都要對作品的創作背景、演奏風格及作品內涵進行深入地了解、仔細地品味、認真地思考,同時反復地聆聽名家演奏,這樣有助于我們對于作品整體風格的把握。在已經能熟練演奏時,我們便不僅要把作曲家本人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還要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作品當中,賦予作品全新的內涵,這樣的音樂才是屬于你自己的。演奏格拉納多斯的作品更是如此。他的音樂是內在的、深層次的,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
參考文獻:
[1]王藝丹.西班牙的“肖邦”——格拉納多斯[J].戲文,2007,(01).
[2]呂瑤.西班牙鋼琴音樂的民族特性[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年.
[3]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4]陳新宇.音樂性格的內外傾向性探析[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03).
[5]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