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婧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影視作品的數量逐漸增多,觀眾普遍會通過影評的途徑來了解和熟悉作品,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影視評論既可以是觀眾書寫評論,也可以是影院為達到宣傳電影這一目的,所做出的影視結構圖等。我們在編寫影視評論的過程中,應以影視文化和影視語言為切入點,從而表達對一部片子的看法,進而使作品獲得良好的收視率。
關鍵詞:影視評論 影視文化 影視語言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3-0155-03
現階段,電影文化已經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情況下,觀眾通過影視評論能夠熟悉作品的寫作背景、主題等,以此選擇是否觀看一部影片。影評就是以專業的角度表達對影視作品的接受和交流,這種接受和交流表現為三種形式,即觀看、欣賞、評論。本文將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影視評論中影視文化與影視語言。
一、影視評論概述
電影評論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活動。觀眾在觀看電影之后,對電影導演、演員、鏡頭語言、拍攝技術、主題、劇情、線索、背景、色彩、光線等方面進行分析。電影評論主要可以劃分為兩個方面,即影片主題意義的評論和視聽語言的解讀,也可以說是影視文化評論和影視語言評論。簡而言之,影視評論就是專業性比較強的議論文[1]。
影視評論與觀后感存在很大的區別,影視評論主要以理性分析為主,審美是影視評論的前提和基礎,文體主要以議論文為主。然而,觀后感的文體形式較多,可以議論、抒情、夾敘夾議,主要是觀看者在看完影視作品之后,得到的感想和啟發,觀后感意在探討影視作品“表達了什么”,而影視評論意在探討影視作品是“如何表達”。
影視評論的寫作要求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即總體把握、細部突破、立意深刻、構思獨特、結構嚴謹、起落有致、聯系實際、體悟真摯。影視評論方向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即評論主題,評論主題應當具有獨到的見解,深入挖掘影視作品的文化背景;評論場景細節,比如瞬間閃現的表情和動作;評論矛盾沖突,通常情況下,表現為國家與國家之間、各個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評論現實意義,比如,影片《飛越瘋人院》,對于廢除不人道的制度具有推動性的作用[2]。
二、影視文化評論
現階段,在電影作品中,文化評論主要是評論者通過全方位的思考,利用文學概念評價影視作品,使影視作品的視野更加廣闊。影視文化評論主要是依據當代的大文化來看待影視藝術的發展。實際上,文化研究以作品的文本為切入點,把握人物之間對話的經濟和社會背景,在傳統影視文化評論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為強化影視文化評論,主要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做好書寫影視文化評論的準備環節。觀眾在觀看影視作品的過程中,應適當的做記錄,記錄作品的主要情節、主題把握、藝術特色等,認真分析影視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選取文化評論的角度,最后進入寫作過程[3]。
例如,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眾在寫影評的過程中,應充分做好準備環節的各項工作。通過對影視作品的熟悉和了解,觀眾能夠對其進行很詳細的評論。即該影片主要講述著名指揮家皮埃爾回憶自己童年求學時的艱辛,深刻的體會到恩師馬修的良苦用心。這部電影和《音樂之聲》一樣,能夠證明音樂是可以凈化心靈、撫慰傷痕,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消除誤解,喚起人們內心的真誠和善良。影片主要表達的文化情感即為:馬修的個人形象得到進一步的升華,他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名的藝術家,或者一位辛勤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他所代表的是一種超越倫理、階級、民族的博愛精神,一種最深沉、最厚重的人文情懷,同時也是西方基督教義的高度凝練和光輝典范[4]。我們可以看出,馬修不單是皮埃爾的恩師,他將作為世間千千萬萬無辜而又不幸兒童的精神庇護所、愛的歸屬,永遠為人們所記住。
2.觀眾所處的位置。在影視作品文化評論的過程中,觀眾所處的位置是關鍵的問題之一,即當今的影視文化在觀眾心中的位置。只有觀眾在心中接受此影視作品,才有利于觀眾寫出更好的影評。在文本、作品、觀眾三種要素之間,觀眾應當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位置,而不是被動接受的狀態。影視文化評論可以以觀眾為主要的切入點——現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和電視節目都把收視率放在首要位置,影視工作人員應全面考慮大眾的文化口味,更系統的對市場進行定位,從而為影視作品的收視率奠定良好的基礎[5]。
例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日本動畫導演、編劇宮崎駿,他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優秀成功的影視作品,比如《龍貓》。觀眾在寫影視文化評論中,應具備積極主動的態度,去深入挖掘宮崎駿個人生活背景、生活經歷,為寫出優秀的文章評論奠定良好的基礎,確保觀眾喜歡的影視作品獲得較好的收視率。比如,觀眾在看完《龍貓》后,可以做出這樣的影視文化評論——看完《龍貓》過后,嘴邊仍舊保留著微笑,鄉村樹林、潺潺的流水、細雨交織粘濕的田壟、漆黑幽靜的月夜、活潑可愛的各種精靈,是那么的熟悉,仿佛就在耳邊,仿佛是童年的清脆嘹亮。從觀眾對《龍貓》的影視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此電影滲透出的文化底蘊,即作者會給觀眾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影片中的天空,會給觀眾一種遠離城市的喧囂吵鬧,去感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表現出作者對于自然和生活的無比熱愛和向往,富有一定的文化深意。
三、影視語言評論
現階段,影視語言評論主要體現在視聽語言上。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為什么能夠受到大部分觀眾的注意,主要取決于視聽語言。視聽語言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景別、運動鏡頭、拍攝角度、視角、電影聲音、聲畫關系、色彩和光線、影視構圖等。因此,為做好影視語言評論,影院工作人員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做好景別。景別是指被拍攝的主體在畫面中呈現出的大小和范圍。影響景別的因素有兩個,即機位與被拍攝主體之間的距離,攝影機鏡頭焦距的大小。特寫主要是拍攝人像的面部、被拍攝的人物和景色的一個部分,大特寫即為人物或物件的局部、細節部分,以突出、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動作細節和過程,交代重要和關鍵的動作[6]。景別還分為近景、中景和遠景,比如中景,主要是攝取人物膝蓋以上部分的電影畫面,拍攝的主體是畫面的中心。環境是背景,即在特定空間環境中,被拍攝主體的狀態,比較重視情節和動作,表現出人物的身體動作和情感交流的畫面。比如電影《小時代》(詳見圖1)其視聽語言即為中景拍攝。將四個姐妹上半身比較活躍的部分突出的表現出來,同時也為觀眾提供一定的活動范圍,即房間的一部分,中景不僅可以表現出一個人,也可以表現出很多人,從人物中看出他們之間的關系,能夠起到襯托人物、創設氛圍的作用。
2.做好電影聲畫。一個好的影視作品,主要是通過電影和配音結合在一起的。因此,為做好影視語言評論,應做好電影聲畫環節。電影聲畫分為聲音和畫面,聲音可以分為人聲、背景音樂、音響,人聲是交代說明劇情、使劇情進一步發展,使人物性格更進一步的發展;背景音樂主要是襯托氛圍,使主題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音響的目的是增加作品的真實感、襯托環境氛圍。畫面主要包括人物、景物、道具,人物是視覺的中心和意志理念的重要載體,景物具有抒情言志、推動影視情節的發展,使主題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道具主要是刻畫人物性格,使故事情節聯系在一起。
3.做好影視構圖。影視構圖主要是指畫面的結構形式,影視構圖的主要作用是襯托影片主題和影片內容,具有敘事、造型和象征的功能。影視構圖的表現對象為主體、陪體。影視構圖的基本形式有黃金分割構圖(詳見圖2)、水平線構圖(詳見圖3)、垂直線構圖(詳見圖4)等[7]。通過為觀眾呈現直觀的影視結構圖,觀眾對影視作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因此,為做好影視語言評論,應做好影視構圖環節。通過為觀眾提供影視圖片,使觀眾了解和熟悉影片內容,進一步明確影片主題。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影視評論的概述,影視文化評論和影視語言評論,我們可以看出,影視評論對一部影視作品的重要性。然而在以往的影評中,在影視文化評論和影視語言評論方面,影評人員沒有熟悉和了解影視作品,未能對影視作品進行全方位的評論。因此,針對上述問題,要求影評人員做好書寫影視評論的準備環節,做好記錄,在影視文化評論過程中,關注影視作品的時代背景、導演個人經歷、生活背景,以襯托作品的主題,挖掘作品的文化內涵;在影視語言評論中,做好景別、電影聲畫和影視構圖,把握好近景、中景、遠景,做好聲音和畫面的襯托,選擇合適的影視構圖結構,確保影視語言評論受到觀眾的喜歡,進而獲得較好的收視率,為影院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馬春華,梁麗麗.關于中國影視文化的發展現狀、前景分析和思考[J].影視文化,2012,(08):134-136.
[2]梁楠,梁佳.現代語境下的影視動畫視聽語言[J].中國影視文化,2012,(12):118-119.
[3]靳翠英,劉同華.論鏡頭畫面設計在影視語言中的重要性[J].戲劇叢刊,2014,(07):170-172.
[4]郎東梅,許紅晴.基于影視語言的流行句式分析[J].電影文學,2014,(10):318-319.
[5]齊蓮花,金燕.關于影視評論中影視文化與影視語言的分析探討[J].新聞愛好者,2013,(02):157-159.
[6]李曉梅,趙燕.簡析影視評論中影視文化與影視語言存在的問題與完善對策[J].電影文學,2014,(10):118-119.
[7]鄒宜峰.淺談影視評論中影視文化與影視語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聞愛好者,2014,(0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