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清
摘要:城市營銷理論是一個城市提高知名度,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石。菏澤市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雖意識到城市營銷的重要性,但在具體實施方面還有不足,存在營銷方式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菏澤市城市營銷要從菏澤市自身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出發,更新營銷理念,確立準確的市場定位,制定清晰的發展目標,打造獨一無二的城市品牌,實施以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為核心的營銷策略,制定一套適合菏澤市的營銷策劃方案,把菏澤市打造成真正的“中國牡丹之鄉”。
關鍵詞:城市營銷;菏澤市;城市競爭力;4P;STP
1.菏澤市城市營銷策略設計
1.1菏澤市市場定位
有市場就有競爭,存在差異才能脫穎而出,城市差異化的形成依賴于準確的城市定位。菏澤市應通過城市營銷,在城市內部形成產業集群,以市區牡丹區為中心帶動周邊縣鎮的發展。通過對菏澤市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經濟發展等方面分析,菏澤市被定義為以“花城水邑”為依托的現代化平原森林城市,山東省東西協調發展的西部經濟重要增長極。
1.2菏澤市發展目標
根據菏澤市規劃局的公告,本文認為菏澤市應努力打造“以能源化工和農產品加工業為支撐,農業基礎穩固、工業結構合理、商貿旅游繁榮、生活環境宜人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大基地(即山東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國重要的優質綠色農產品加工基地、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的商貿流通基地)”。
1.3菏澤市城市品牌
大眾對一個陌生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來自于城市品牌,品牌的形成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但都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本質。牡丹花已經成為菏澤市的城市名片,牡丹花會的舉辦提高了菏澤的知名度,使菏澤成為享譽全國的“中國牡丹城”,帶動了菏澤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菏澤市可以將“中國牡丹城”品牌可視化,城市建設中更多地融入牡丹元素,樹立城市品牌。
2.菏澤市城市營銷基本策略
2.1產品策略
2.1.1重視城市的合理規劃
菏澤的定位之一是以“花城水邑”為依托的中國平原森林城市,但目前菏澤市整體規劃不太合理,離“花城水邑”還有差距,商業區與居住區混雜,未形成明顯的商貿中心。因此菏澤市在城市規劃方面應該做好整體設計,以牡丹文化、水滸文化等為基礎,用牡丹形象美化城市,給城市注入文化“靈魂”。
2.1.2注重城市的公共安全
菏澤市處于四省八市交界處,人口流動性很大,給政府日常管理帶來很大難題。政府應建立安全有效的應急管理體制,加強社會治安管理力度,嚴處社會違法犯罪行為,為城市居住市民和外來游客提供一個安全有保障的城市環境。
2.2價格策略
2.2.1采取宏觀調控手段
菏澤市管理者可以采取各種宏觀調控手段,加強對房價、物價、地價的宏觀調控,通過建立統一蔬菜運輸系統,讓市民可以買到平價菜;開發土地前要重視實地考察,把控好土地招標及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對有意進入菏澤市的企業采取適當價格優惠,將已有的政策落實到實處,降低稅負,減輕企業的重擔。
2.2.2改善投資市場環境
投資市場的良性發展要求進一步的優化整體市場環境、落實配套政策和完善政府的引導職能。菏澤市管理者需要加大對城市投資軟環境的改善力度,以優化法制環境和服務環境為重點,簡化政府辦事程序,轉變服務態度,加強產業配套服務建設。這樣不僅可以改善城市形象,也可以形成產業集群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
2.3渠道策略
2.3.1政府帶頭 直接營銷渠道
直接營銷為城市營銷者和城市消費者建立了一條暢通的橋梁。政府是城市營銷的主體,可以制定整個城市的營銷策略,是強有力的規劃者與執行者,可以站在一個公正客觀的位置上向消費者推薦本城市,具有直接、清晰、可信度高的優點。菏澤市政府身為最佳宣傳員,最大程度的向國內國外旅游者、投資者推薦菏澤市,介紹菏澤市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特產名吃,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菏澤市的出眾魅力。
2.3.2大眾參與 公眾營銷渠道
公眾渠道的普遍性有目共睹。菏澤市管理者可以在每一個市民心中都樹立一面“人人都是宣傳員,我為菏澤做貢獻”的旗幟,使市民感到驕傲與自豪,更加樂于向他人推薦菏澤市,每個菏澤市民都是菏澤市的形象大使,這才是真正的全民營銷。基于公眾營銷廣泛的傳遍力,城市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就應加強重視,在全民范圍內宣傳城市營銷的重要性,使城市營銷觀念深入人心。
2.4促銷策略
2.4.1抓住城市特色 開展節事營銷
節事活動對城市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不可低估,對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方面非常重要。菏澤市是中國著名的牡丹之都、蘆筍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民間藝術之鄉,菏澤市應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圍繞市場需求和群眾生活需求,舉辦大型會展,將菏澤市文化底蘊與現代營銷相結合,做好節事營銷。
2.4.2做好公關宣傳 推進服務營銷
城市管理者可以借助形形色色的傳媒手段把一個城市推廣出去,塑造一個陽光積極的城市形象,借此獲得大眾的信任與支持,使其接受城市產品及服務。菏澤市管理者可以有計劃地召開推介會、研討會、紀念會等,善于捕捉、密切關注對城市形象有益的事件活動,通過各種傳媒手段傳達出去,提高城市美譽度,擴大城市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孫成仁.城市營銷時代的來臨[J].規劃師論壇,2001(05)
[2]張曉暉.城市營銷的運作流程與實證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