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勇
摘要:電能作為一項清潔、環保、安全、高效率的能源,對社會發展有著巨大作用。在“發展綠色能源,倡導低碳生活”的政策環境下,“以電代煤”已經成為供電企業的重要責任之一。本文重點以電能替代工作面臨的問題作為出發點,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電能替代 環保政策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426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4-0194-01
當前我國局部地區酸雨、霧霾不斷,不僅影響社會發展,同時對人們身體造成了巨大危害。針對此類問題,我縣針對降低污染排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并將電能替代工作作為我縣電力工作節能減排的主要著力點之一。我縣供電企業積極宣傳“以電代油”“以電代煤”的環保理念,引導企業提高電力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生產企業,保障我縣電能源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效率。
一、我縣電能替代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一)燃煤燃油企業較多
環保政策要求取締傳統燃煤、燃油企業,倡導使用清潔能源,電能是最清潔的能源。我縣開展電能替代工作勢必會加大電能的使用比重,給我縣電力企業帶來巨大的供求壓力。在電能替代工作展開過程中,很多企業積極響應電能替代政策號召,部分火電機組已經開始計劃脫硫、脫硝的改造工作,但由于我縣燃煤、燃油企業眾多,雖然我縣電廠電力充足,能夠滿足我縣絕大部分企業日常生產,但我縣傳統工廠眾多,完成電能替代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當地企業不積極
在供電公司市場班的工作人員的大力推廣、宣傳中,企業人員認識到了電能替代工作的重要性和積極作用,使企業結合本身實際情況積極利用電能,淘汰了過去使用燃煤的舊設備,舊工藝。但部分企業對電能替代工作不夠積極,認為電能替代工作會拖延短期經濟效益,對電能替代工作一拖再拖。因此,給開展電能替代工作帶來了難度。
(三)政府部門支持力度較低
盡管國家提出了“發展綠色能源,倡導低碳生活”理念,但在實際應用中,政府支持力度是影響電能替代工作開展效率的主要因素。但以現階段政府支持力度與電能源市場價格來分析,電能替代與相關設備中只有熱泵、電水泵、電力汽車等領域經濟性較強之外,其他的電能經濟性相對較弱,例如電力供熱、電力鍋爐等,依然是以傳統能源作為運行主要動力。
二、解決我縣電能替代工作問題的主要策略
(一)電力企業與政府對接,加強推廣、宣傳工作
玉田供電公司積極與政府部門展開對接工作,宣傳我國電網電能替代相關的政策與技術。玉田公司相應政府的號召,著重展開燃煤鍋爐改造,全面引進電采暖、電窯爐技術,在引進初期其用戶就以達到49戶。同時,玉田公司積極與環保局、發改局配合,選擇經濟實力強、有代表性的電力客戶,并定期展開能效工作會。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利用工作,我縣已經落成5座汽車快充電站、新增197戶分布式電源戶(光伏發電),其總容量為1497.4千瓦。唐山海泰太陽能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光伏發電站送電運行(30兆瓦)。據統計,玉田公司在2016年實現替代電量為2.73千瓦時,換算為標煤量為10.85萬噸,相比15年減少二氧化碳為27.22萬噸,減少粉塵排量總量為7.42萬噸。
(二)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
我縣政府有關部門與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做好電能替代工作的基礎上,還要積極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通過不斷加強電力需求管理,我縣玉田電力企業搶抓市場機遇,加強與我國知名企業的聯合工作,開展重點企業電能檢測點安裝工作,并取得了應有成效。同時,為了充分落實節能工作,我縣玉田供電企業廣籌社會資金,著力應用在縣城輸配電網升級改造工作,降低電能在輸送中的損耗,提高電能使用效率,并取得了巨大成效。
(三)改善供電質量
電能替代工作的展開對我縣電力企業提出了巨大挑戰,一是要保障整體供電量;二是要保障供電質量,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電能替代工作的積極作用。我縣玉田供電公司積極響應上級公司部署決策,通過對電力設備、傳輸設備、配送設備升級改革,為我縣廣大電力企業、日常用戶提供高效、優質、清潔的電力能源。踐行“你用電、我用心”的服務理念。并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精神,不斷推動我縣綠色能源體系建設,提高電能在我縣生產中的使用效率,降低傳統能源的使用量,調節生態環境壓力,實現我縣經濟、社會生產、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生態鏈,保障我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社會經濟發展極為迅速,提高了我縣居民生活質量。但在長期發展中,受傳統工業生產影響,導致本地區霧霾問題不斷,嚴重影響社會生產與人民生活?;诖耍铱h積極落實國家“發展綠色能源,倡導低碳生活”政策理念,積極展開節能減排工作。電力能源作為一種二次能源,具備清潔、高效、優質等特點,實施“以電代油”“以電代煤”是我縣展開的一次能源技術革新。近些年來,我縣大力開展電能替代工作,不僅降低了傳統能源的使用率、提高了電能使用效率,也緩解了我縣霧霾問題,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緩解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云.電能替代:走清潔、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J].國家電網,2013(10).
[2]范德成,王韶華,張偉.低碳經濟目標下我國電力需求預測研究[J].電網技術,2012(7).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