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秋錦
【摘要】 校園移動無線網絡的發展有著極大的需求。提高無線網絡的運行效率有助于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文章針對我國目前校園移動無線網絡的發展現狀對優化過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 校園網 移動無線網絡 優化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實現了無線網絡覆蓋。但是網絡質量整體偏低,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其具體的內容包括增加校園無線網絡資源容量,改善無線網運行效率。我國無線網絡的發展迅速,而在于校園網對接上則體現出許多問題,因此改變這一現狀迫在眉睫。
一、校園內無線網絡特性
1、校園覆蓋特性。高校在無線網絡的安裝上有自己的規劃,一般是分為教學區域和住宿區域。教學區域主要是為了課堂學習,宿舍則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娛樂空間。校園網的覆蓋不夠全面是其主要特點,校園網效果偏差,基本上可以滿足教學需求,但是對于學生的娛樂需求,則很難實現。由于校園植被通常較好,這對移動信號產生一定的影響,信號盲區大量存在。室內無線系統缺乏,樓房的建設密度逐漸增大,網絡設備的更新未能跟上,使得校園網絡的效果變差。此外,校園網還具有業務范圍固定等特點,這種特殊的網絡還是為學生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2、校園網絡業務特性。校園內無線網絡的業務服務主體為學生,由于學生具有自身的生活規律和特點,因此校園網也應與之相對應。我們以我校為主,通過大量調查的方式對校園網的特點進行具體的分析如下:首先,校園網具有較大的需求,學生的學習、娛樂需求巨大,安裝無線網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現代大學生也善于使用網絡,經常使用網絡,因此使得其需求量巨大。學生的需求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主要在于白天集中于教學樓,晚上則集中于宿舍,因此如何正確分配無線網絡覆蓋和信號供給成為主要問題。最后,學生的學習任務較為固定,其應用網絡的時間段與校外人員之間存在差別,一般集中于晚上的19點之后,尤其是晚上21點到23點之間,學生為校園網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學生的應用特點也決定了網絡的運行快慢,一般在高峰期,校園網就會出現卡慢現象。同時,由于校園網的發展需求資金維護,存在一定的浪費,為了避免浪費,卡慢現象就客觀存在。
二、校園無線網絡優化方案設計
根據校園場景的布置,校園無線網一般為場景覆蓋密度極深的無線網絡,根據校園網的特點,一般采用的是小區內外一體化的方式。也就是在無線網發展過程中,要根據需求增加無線通信設備,并且要從通信發展的角度以多天線、共區域的發展來呈現。對原有設備的性能進行調整,使其傾斜角度始終,實現更大面積的網絡覆蓋。在校園發展過程中,還可以考慮以網絡為中心進行建筑。實施小區合并,利用多天線來實現該區域的完整覆蓋,確保資源的最優化利用。另外,對于校園網的發展而言,還需要正確選擇信源以及連接方式,總是校園移動無線網絡的優化具有必然性,其具體過程如下。
1、信源選擇。對于校園網的發展而言,首要問題就是解決信源問題。我校的面積較多,采用分布建站的方式,利用BBU+RRU光纖連接的方式來完成體育場等大型場館的網絡覆蓋,正確進行校園網信源的分配,對于大需求兩大信源場所,應增加移動設備,提高信源覆蓋能力。
2、校園區域的劃分。校園網的合理性還取決于校園區域的合理劃分,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將校園網分為教學區、宿舍區和公共區域三個區域。結合各個區域的特點進行網絡覆蓋能夠使網絡覆蓋更加合理。根據學生的活動特點正確的進行主網絡區域的切換,如白天主要區域應為校園,教學區和公共區域,將主要網絡輸送放在校園區域內。晚上六點以后,學生的主要活動地點為宿舍,因此應將主要網絡供給區域劃分為宿舍,保證信號的覆蓋強度。根據不同學校學生的活動特點,還應具體的劃分和選擇。總之,要以最大化利用網絡為目的進行設計與調整,使校園網能夠真正為學生帶來方便。
3、室外天線等設備的安裝方案。室外天線的安裝時保證校園網信號的基礎,在基站和天線的安裝上,應先進行信號的測試,并且根據基站的機械性能,調整期無線參數,選擇正確多天線。保證基站可以進行頻率的切換,尤其是在對新的移動通信設備的處理上,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號覆蓋,減少重復覆蓋,提高效率。在安裝過程中,還應考慮到外界因素,如電磁輻射對校園網的影響。對新安裝的設備進行美化,盡量減少網絡的干擾因素。對高層建筑天線型號的選擇時,采用從上至下的方式來確保天線的方位角處于從上往下打的狀態,而底層建筑則多采用旁瓣覆蓋,來保證信號覆蓋。
總結:校園網絡建設不同于校外網,具體一定的特殊性。在校園網發展過程中,網絡的優化具有必要性。我國目前校園移動無線網絡的發展緩慢,校園網覆蓋面積較大,但是信號質量卻不能保證。文章結合這一特點,提出了新的網絡覆蓋方式,旨在促進我國校園移動網絡的發展,為學生的學習和課后生活提供方便。
參 考 文 獻
[1]錢龍.基于用戶感知的無線網絡優化平臺[J].中國科技信息,2015(4).
[2]馮濤.移動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