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寶穎+閆彩霞
【摘要】 隨著三網融合、寬帶中國的逐步推進和寬帶技術、流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寬帶用戶對互動性、多媒體化業務的需求日益提高,IPTV、高清視頻、4K 電視、視頻監控和網絡游戲等高帶寬業務也進一步普及應用,網絡流量呈爆炸式增長,FTTH(光纖到戶)成為寬帶接入網建設最佳選擇。本文主要介紹了FTTH的相關技術概念和特點,并通過分析場景、網絡結構、部署等問題,闡述了 FTTH在現網中的應用。
【關鍵詞】 FTTH 寬帶中國 PON 光接入網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帶來極大的方便。光纖到戶(FTTH)主要是采用無源光網絡(PON)技術,用分光器將光信號進行分路,使一根光纖能夠為多個用戶服務,并在同一終端ONU上提供多種業務接入。
一、相關技術
1、FTTH的概念。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戶,即光網絡終端ONT安裝在公眾用戶或企業用戶處。在光纖接入家族中,還有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纖到大樓,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纖到路邊,FTTO(Fiber To The Ofice)光纖到辦公室等等。FTTH是基于PON(無源光網絡)技術的一種布線方式,一般采用EPON或GPON。FTTH的魅力在于它的高帶寬是解決互聯網主干網到用戶桌面“最后一公里”瓶頸現象的最佳方案。
2、FTTH在我國的發展和現況。我國2004年到2007年是FTTH技術試商用階段,從2008年開始,各大運營商開始了大規模FTTx網絡部署,FTTB/C作為了FTTx建設的首選模式。但由于FTTB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FTTB只是過渡階段的建設模式,光纖到戶才是最終發展的方向。2009年6月,上海正式啟動上海“城市光網”行動計劃,宣布在兩年內要投入60個億用于上海“城市光網”建設,三年達到“百兆到戶、千兆進樓、T級出1:3”的網絡覆蓋能力 這已成為中國在光接入方面的典型試點項目,從2010年底開始在我國大范圍普及。
3、FTTH技術的特點。1) FTTH 屬無源的光網絡,從局端OLT 機房---ODF----光交箱----光分路器----用戶家,中間器件基本是無源的。2)通信容量大,傳輸距離遠,非常適合目前高帶寬業務的需求;3)采用點對多點的單纖系統,節約大量光纖資源;4)ONU 可通過網管遠程管理,故障處理快,維護高效,放寬了對環境條件和供電等要求;5)維護簡單、可靠性高、成本低等。
二、FTTH的應用
1、應用場景。1)高層住宅樓、小高層住宅樓、低層住宅樓,對于此類建設場景,工程建設時需要同時布放皮線光纜入戶,目前國家工信部已經要求從2013 年4 月1 日起由房地產開發商負責建設從樓房豎井到用戶室內的皮線光纜。2)別墅區、公寓樓、商務樓、工業區等,需要根據具體的業務需求進行皮線光纜入戶。3)城中村、農村,因用戶較分散,業務需求不夠明確,一般在用戶提出業務申請放號時才進行皮線光纜入戶布放。
2、網絡結構。FTTH采用點到多點(P2MP)結構的單纖雙向光接入網,拓撲結構為樹型或星型,由網絡側的OLT、光分配網ODN和用戶側的ONU(ONT)組成。其中OLT(光纜終端設備)是重要的局端設備,連接一個或多個ODN 向上提供廣域網接口,一般連接到匯接交換機或直連BRAS。我國常用的OLT廠家有華為、中興、烽火、貝爾。ODN負責連通OLT與所屬的ONT。ODN為OLT與ONU之間提供光傳輸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號功率的分配。ODN由用戶光纜、無源光分路器、光交接設備、光分纖設備和光纜接頭及用戶終端盒組成。ONU在用戶終端,避免放置在潮濕、高溫、強磁場干擾源的地方。主要分為HGU和SFU兩大類,ONU設備上提供GE、FE、POTS、IPTV等豐富接口滿足不同的業務接入需求。
3、網絡部署。FTTH在網絡部署上分路器采用分布式分光的方案,網絡規劃時無需考慮將來改造和升級,主干和配線部分可一次覆蓋到位。光分路器可以盡可能的靠近ONU的節點上。分布式分光的優勢在于戶線光纜和配線光纜均為小芯數光纜,可以用最小成本,最快速度實現最大范圍的FTTH光纖用戶的覆蓋。適合大規模FTTH網絡建設。FTTH總的分光比一般控制在1:64 以內,根據業務需求可采用以下兩種分光結構:1.為節省光纖資源一般采用二級分光結構;2.另外對政企客戶或聚類用戶等,為了便于維護,減少ODN故障點,降低光通路的衰耗,可建議采用一級分光結構。
三、FTTH的優勢
1.帶寬更高,是接入網發展的終極目標。 2.工程實施快,無需協調接電等。 3.網絡維護簡單,有源節點大幅減少, 維護界面清晰,便于管理。 4.耗電少,有利于節能減排。
結束語:FTTH在先進的技術支持和政策的牽引下,成為寬帶接入網的主流。目前,這種技術確實很好地解決了大眾的大帶寬上網和多種業務同時接入的問題,并能很好的促進三網融合的發展演進,成為公認的最理想的光接入方式。
參 考 文 獻
[1]滕輝.淺談光纖通信技術的現狀及發展[J].科技信息,2010,12.
[2]陳曉禎. 光纖到戶技術的組建與應用技術[J].中國有線電視,2010(02)
[3]劉照鵬. 新型光纖到戶技術建設與維護[J].網絡通訊與安全,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