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杰
【摘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國家的科技力量也不斷增強,計算機、通信技術等高科技產業也不斷的更新換代。與此同時,“電子測量”這一名詞就出現在我們大眾的視野。并且也作為一門課程進入到各大高校,之后就不斷的被運用到各大領域中。電子測量技術憑借自身的優勢,在科學技術領域具有重要地位。下面我們就電子測量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 電子測量 應用與發展 虛擬時代
一、電子測量
如果我們想要對研究對象進行定量評價,就必須通過測量來實現,而在所有的電子技術中,能對研究對象作出中肯的分析和評價的只有測量。那么電子測量到底是什么呢?電子測量是以電子技術為基礎手段的一種測量技術,也是測量學和電子學相互作用下的產物。它主要運用電子科學的原理、方法和設備等對各種電量、電信號的性能進行測量,而且也可以通過各種傳感裝置對非電量進行測量。
二、電子測量的特點和作用
電子測量被廣泛的應用,其自身肯定具備了其他技術所沒有的特點。首先就是電子測量的測量量程廣。量程,就是儀器測量范圍上限值與下限值之差,而我們所要測量的大小差距較大,這就對測量的要求更高,量程廣就是電子測量技術的顯著特點。其次是電子測量的測量速度快。因為電子測量是通過電子的運動和電磁波的傳播來進行工作的,所以測量速度是其他技術所不能比擬的。當然不止這兩個,例如測量準確度高、頻率范圍比較寬等也同樣是電子測量的特點。
電子測量不僅在科技領域有很大的作用,在我們日常的實際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意義。電子測量的出現使人們認識了電磁波,對波的了解更加深入;顯微鏡的不斷換代,使人們發現了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門捷列夫用這句名言肯定了電子測量的作用,可見電子測量在科學發展中至關重要。
三、應用與發展
電子測量可以通過傳感器將非電量變為電量進行測量,這也就是廣義上的電子測量。而狹義的電子測量則包括更多的方面,如能量的測量、電路參數、信號特性、設備性能的測量等。電子測量的出現也使一大批電子測量儀器出現。這些儀器經歷了從模擬儀器、數字儀器、智能儀器,最后到虛擬儀器的發展過程,到達了二十一世紀電子測量發展的前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也就對電子測量提出更高的發現要求,所以應該致力于電子測量技術的深入研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電子測量的發展方向有以下幾點:
1.加大與計算機、通信技術的融合。計算機、通信是這幾年來發展速度飛快的信息技術,電子測量依然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使電子測量技術與計算機、通信的應用更好的結合起來,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看到電子測量技術在計算機、通信行業中的應用有更好的發展。
2.制造技術趨于現代化。針對電子測量所研究制造出的測量儀器也不斷的發展,但應該加快其發展。在國外,EDA、SMT等制造技術,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制造質量。而我國也應大量采用CAD、等技術,實現技術的“模塊化”,使測量儀器的研究周期不斷縮短,這樣就是電子測量儀器更新換代加快,有效的提高我國在電子測量領域的發現水平。
3.電子測量儀器的通用化。傳統的測量儀器過多的依賴于硬件性能,這就使電子測量儀器在科技領域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硬件性能的操作、控制等在一定條件下會使電子測量儀器不能正常的使用,從而對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我們可以根據電子測量的需要,把控制性能與其緊密結合,改變軟件的設計從而達到改變測量儀器的功能,使得一臺測量儀器可以同時實現多種功能,增加測量儀器的用途。
4.測量平臺的擴大化。國家在前期的發展中著重制造業的發展,通過制造業的壯大來提升我國的實力。但隨著電子測量的出現,我過也開始發展能為電子測量提供平臺的服務行業。但是目前來說服務業的發展數量并不能很好的滿足電子測量的發展,所以我國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大力發展服務業,鼓勵那些經濟實力雄厚的電子儀器高新技術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給予他們更多的政策支持,促進電子測量技術的發展。
四、虛擬時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第一臺虛擬儀器在美國誕生。隨后就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一系列的效應,各國紛紛開始朝著虛擬化方向發展。虛擬儀器產品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在不斷增加,我國也正積極的投入到虛擬儀器的研究中。想要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局面,促進電子測量儀器虛擬化的快速發展,從而帶動國內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自身實力。
結語: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我國科技發展水平走了質的提高,電子測量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成效也特別顯著。但是,未來電子測量技術的發展依然是科技發展的重要部分,而我們更是要實現“兼容性,模塊化,軟件化”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才能使電子測量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總之,電子測量技術是多領域共同發展的結晶,電子測量技術的發展也必然推動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防實力。
參 考 文 獻
[1]石冬青,李俊明. 淺談電子測量技術的發展及應用[J]. 通訊世界,2016,(12):259-260.
[2]張立霞,王高山. 淺談項目式教學在高職電子測量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22):96-98.
[3]趙連中. 淺談電子全站儀的應用及在高職高專測量教學中的權重[J].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