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麗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開始關注如何提升課堂的效率的問題,本文闡述了由課堂細節(jié)入手,如課堂問答,課堂生成和課堂小結三個方面中提升課堂實效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課改;數(shù)學課堂效率
隨著原本“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漸顯現(xiàn),我國的教育也正進行著新一輪的改革。在2011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指出數(shù)學教學不僅包括數(shù)學的結果,也包括數(shù)學結果形成的過程和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其過程應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可見教育已經(jīng)逐步由原本的以知識為中心轉(zhuǎn)向以學生為本。新的教學理念的提出,對數(shù)學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所學內(nèi)容看似減少,實則增加了許多隱形的內(nèi)容,同時學生在校學生的課時量減少,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因此如何利用好課堂是四十分鐘,提高課堂是實效性,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思和探究的問題。對此我認為關注課堂細節(jié)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有效方法,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的的看法:
一、關注課堂問答
陶行知先生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課堂問答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也是師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好的問題能成為學生打開思路大門的鑰匙,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有效、高效。因此,課堂問答是高效課堂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那么如何能夠讓提問更加有效?
二、目的明確
在發(fā)問之前,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問題的對象、目的,對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設計。例如,對于三角函數(shù)應用問題《船有觸礁的危險嗎?》一課時,對于船能否會觸礁這一問題,可以將問題進行分解變?yōu)椋孩僭诖饲榫暗臈l件中,你認為應以什么作為依據(jù)判斷船會不會觸礁?②在船行駛過程中,船和礁石之間的距離如何變化?③他們之間的距離何時最短?④選擇哪一處距離進行判斷最恰當?像這樣以問題串的形式給出,由淺入深,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提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問題當中獲得啟發(fā),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學會等待
提出問題之后,教師應給與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不少的課堂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問題拋出來,學生一時反應不過來,老師便自己解決,就怕學生解決不了或“浪費”過多的時間,這樣的提問無疑變成了徒有其表的空架子,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學會等待,給予學生獨立的空間,重視學生的思維形成過程而不要急于邁向結果。
四、關注課堂生成
學生的思維的自由靈活的,因此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師的預設步步實現(xiàn),實際教學中總是會出現(xiàn)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形,這就是課堂教學的生成問題。在許多實際課堂中,不少教師往往忽略這一部分問題,認為不是計劃內(nèi)的內(nèi)容,但課堂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及時反饋,也是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因此,關注課堂生成能有效提高課堂有效性。
那么面對課堂生成教師應該如何應對?我認為一方面應充分發(fā)揮好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挖掘出教學生成中的可利用的有效教育資源,如:好的思路,有效的方法總結,一些典型的錯誤示范、在解決問題時遇到的困惑等,利用好這些教學資源開展教學,將課堂教學內(nèi)容由教師要教的變成學生需要的,在交流和互動中擦出思維的火花;另一方面教師的課堂的引導者,對于課堂生成需要有一定的辨別,防止被一些錯誤的資源或毫無意義的問題分散教學注意力,擾亂教學視線,這樣既能及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也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個體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大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五、關注課堂小結
我們?nèi)粘5恼n堂教學中,課堂小結常常淪為可有可無的環(huán)節(jié),但及時的反思使人進步,對于課堂和學生也亦然。課堂小結是在完成教學環(huán)節(jié)后對教學內(nèi)容、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得經(jīng)驗成果的一個總結過程。對于學生而言,適當?shù)恼n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內(nèi)容,體會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雖是短短的幾分鐘的語言表達,卻是一節(jié)課的沉淀和升華。
因此教師們不該忽略課堂小結所產(chǎn)生的作用,反之應該予以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及時的、有效的開展課堂小結。在此過程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小結進行及時的點評,對于學生好的小結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對于不足的部分進行引導和補充,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小結的方法,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所學知識有所體會,以知識為載體,在反思中體會其中的思想和方法,讓課堂由學知識升華到學思想、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細節(jié)決定成敗”,教師們只有從細微處入手,關注課堂細節(jié),并將課堂中的各個細節(jié)加以研究,將教學落實到實處,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正真參與到教學中來,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任粉云.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 2010(28).
[2] 潘小明.生成性數(shù)學課堂教學初探[J]. 當代教育教學論壇.2007(09).
[3] 譚麗.智慧“理答”,構建高效初中數(shù)學課堂[J].求知導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