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硯澤
【摘要】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要保證絕對準確才能保障病人獲得理想的療效,同時保障其用藥安全。本文重點敘述自動化配置設備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實際運用及發展前景,為其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關鍵詞】 自動化配置設備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 實際運用 發展前景
臨床研究發現[1],人體在長期接觸上述各種藥物之后很容易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對機體健康及日常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設備和管理模式也得到不斷的更新,自動化配置設備逐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也給極大地節省了勞動力,并且為醫院靜脈用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保障。
一、自動化配置設備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應用意義分析
多種靜脈給藥的化療藥物和細胞毒藥物具有致突變、致畸等作用,可知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中存在較高的風險,監管使用護目鏡、隔離衣、口罩、防護手套等專用保護性器具,也還是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自動化配置設備的產生和更新為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員節省了勞動力,同時也是保障其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礎。因此探討自動化配置設備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實際運用及發展前景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自動化設備的實踐運用
1、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存在的問題。根據相關研究顯示[2],對全腸道外營養、靜脈用藥集中配置場所的危害性應當建立完善的手冊才能為工作人員的風險規避提供實際可行的操作,除了加強職業防護外還應當盡量減少工作人員的負擔,減輕其責任感,才能保障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人員的安全性。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員中還存在配伍禁忌及不合理配置的情況,甚至由于不合理配置導致的藥品污染情況時有發生,而上述情況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藥物浪費,使得本就緊缺的醫療資源并未發生充分的作用。這也是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中存在的明顯的問題。由于人為差錯或者失誤造成醫療資源浪費的情況難以避免,但是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手工配置過程中還很可能會出現劑量錯誤、標簽貼錯、針頭污染、針頭刺傷、手污染藥品等情況,同時還會間接導致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出現如下問題:維護成本高、現場人員需求量大、場地及建設投資大等。另一方面,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還存在其它問題,如藥液飛濺、氣霧泄露、粉末飛散等。
2、自動化配置設備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實踐運用中的優缺點。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自動化配置設備實踐運用過程中,可以將其優點歸結如下:減少靜脈藥物配置成本,包括場地成本、人員投資成本等;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增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性;減少靜脈藥物配置差錯率等。目前已經有多種自動化配置設備市場需求均比較高,已經成為保障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基礎設備設施。盡管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自動化配置設備實踐運用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優點,但也存在明顯的缺點,即該設備引進成本較高,根據不同醫療單位的需求不同,自動化配置設備系統的價格也存在明顯不同,價格區間大致為20萬-100萬美金,如果是大型醫療機構使用,還需要同引進多臺自動化配置設備一同工作才能滿足臨床用藥的需求。自動化配置設備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實踐運用過程中對于藥品的調配速度十分有限,且不能在同一臺設備上同時調配2種或多種藥品,抓取、稱量、抽取和注入操作均不夠靈活,一般情況下配置單支藥品便需要8-10min左右,可知自動化配置設備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實踐運用中也存在明顯的缺點[3]。
三、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自動化設備的發展前景
隨著國內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不斷發展壯大,對于自動化配置設備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自動化配置設備的供應量也將會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增多。目前此類設備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實踐運用中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已經得到多數醫務工作者的一致肯定。由此可知,自動化配置設備將會取代一部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應用。但是考慮到該設備目前仍存在許多缺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此類設備將會得到不斷的更新,提高成本和投資回報,為醫療單位創造更高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也發揮更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結束語:由上述分析可知,在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日常工作中自動化配置設備的引入和應用作用巨大,不僅是保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設施,同時也可以極大地節省了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員工的勞動力,同時提高了藥物配置的合理性、準確性和安全性。相信隨著此項設備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更新,將會在更多醫療單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得到更為廣泛、全面的推廣應用,也將會逐漸克服缺點,向更為先進、更為實用的方向發展。
參 考 文 獻
[1]易恒冰. 凈化設備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用法及維護[J]. 醫療裝備, 2015, 28(9):99-100.
[2]吳巧妃, 龔秋云, 王慧. 淺談靜脈藥物配置中心[J]. 醫藥前沿, 2015, 5(28):338-340.
[3]鄒海靜.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潔凈管理[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8(15):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