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坤+武風波
【摘要】 作為高等教育學校實驗室成了學校提供實踐的重要活動場所,它是用于提高教育質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與培養學生思考的田園,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方面的發展。通過強化實驗室的管理與構建的深入,不僅僅是有助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知識理論的創新與科研的順利展開,本文章重點闡述了實驗室的構建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驗室管理的基本方法。從實驗室的管理與運行方面加強工作,優化實驗室隊伍等改革措施。
【關鍵詞】 實驗室構建 管理 實踐和改革
前言:目前高等院校的規模日益增長,在各地教育管理部門的關懷下,也加大了對學校建設的投入,同時,各個高校都加大了改革創新的措施。通過對各個高校的實驗室構建與管理方法的研究發現,伴隨辦學的規模與招生人數的日益增加,現有的實驗室管理與建設都不能很好地適應發展需要。因此,為強化實驗室的構建與管理提出一些建議供其參考。
一、建設新型實驗室
每所高校都有一個實踐基地,就是實驗室,它是直接關系到高等學校辦學質量與科研工作的完成。同時,它也是影響了實驗室經濟利益,最終影響到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研究能力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我們分析實驗室的構建規劃是不是符合科研發展,是否能滿足實驗工作,都是學校應該需要完善的問題[1]。如何做好這一項工作,使各種財力、物力及人力能夠得到合理的使用,實現投入小,回報大的利益目標。首先必須制定出合理的建設規劃,實驗室是科學知識實踐與先進生產力的提升的基地所在,也是其檢驗教學成果和研究理論的發展需要。目前,我國的高等學校對實驗室的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是對公共基礎課設計的,如外語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等。第二類,是對專業課設計的,是為其專業設置的實驗室,如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光學實驗室等。重點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專業實踐的培訓。一二類的實驗室都是可以對全校開放的,第三類,就是對專業的專業性設置的,都是高校重點投入的對象,如石油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化學分析實驗室等。這類都是對專業性的研究建設的,也可以做科研性的實驗室。
二、強化實驗隊伍
2.1合理配置實驗隊伍
現在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大致可為四類,第一類是實驗室管理人員,第二類是實驗室教學老師,第三類就是做實驗的技術工作人員,第四類是做實驗的工人[2]。至今為止,高等學校的實驗室的管理不到位,使教學人員與科研人員的職能劃分不清,把不喜歡實驗室工作的人投入其中,使實驗從業隊伍一直處于效率不高的情況,不能滿足發展需要,所以我們應該為實驗室都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工作。
2.2明確實驗人員的責任與待遇
目前各高校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劃分責任不明確,所以,要對實驗室技術人員要確定其工作的職責,明確的配備到各個專業實驗室中,其工作的范圍是:執行一些特定的實驗教學任務;協助上課老師做好課前的實驗準備工作,并在教學中做一些教學方面的指導;并配備大型的精密設備開發利用及維護實驗設備等。對于實驗人員應該給與老師的同等待遇,根據其工作的貢獻程度,發放一些物質與榮譽的獎勵。通過合理的政策與待遇,使其放心工作穩定了隊伍建設。
2.3強化實驗人員的培訓工作
針對于工作在實驗室的工作技術人員,學校應該要強化其人才的綜合素質。使其技術人員都能夠達到熟練掌握技術知識的及高水平的科研實驗隊伍。因此,強化技術人員的高素質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基本常識的二次教育。就是指科研知識的技能與常用的知識的掌握。二是專業知識的二次教育。因為高校的實驗室隊伍的專業技術不同,學歷與技術水平不同,所以針對此加強培訓,提高綜合實驗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4采用競爭機制
為了激勵實驗技術人員隊伍應該采取應聘上崗制,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主動性與創造性,促進實驗人員的才干得到充分發揮。
三、建設新型實驗室管理模式
加強學校的實驗室管理模式,改革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機制,做到實驗室的統一管理[3]。根據院系的不同、專業的不同、及課時多少,由學校做到統一的配備、管理、規范,實現其科學綜合管理,做到資源的合理分配與使用。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充分保證實驗室的重點建設,提高實驗室設備的利用率。
四、結論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的實驗室構建與監督就是對學校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體現。它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造能力培養,也是強化我國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提高科研人員的專業技術,加強了我國人才的質量與綜合素質。
參 考 文 獻
[1]邢邦圣.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09(12):56-58.
[2]趙海闊,宋曉莉,朱月珍,馬少虎.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研究[J].甘肅高師學報,2014,02(01):82-83+119.
[3]王建彬,奚海波,吳俊峰,孫京恩.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科技視界,2014,23(10):15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