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姍
【摘要】 介紹國際電工委員會海上導航與無線電通信設備及系統技術委員會(IEC/TC80),通過對IEC/TC80標準體系的分析研究,揭示該技領域的技術熱點與發展動向。
【關鍵詞】 IEC/TC80 標準體系 導航 通信技術
一、IEC/TC80背景情況
國際電工委員會(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簡稱IEC, 成立于1906 年, 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負責有關電氣工程和電子工程領域中的國際標準化工作。
IEC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均由下設的各技術委員會(TC)和分技術委員會(SC) 負責進行。到目前為止, IEC 共有100個TC, 77個SC, 工作領域涵蓋了電氣、電子工程領域的各個方面,其標準涉及了世界市場中50%以上的產品。
其中第80技術委員會(TC80)——海上導航與無線電通信設備及系統技術委員會,其工作范圍是為海上導航與無線電通信設備及系統對電工、電子、電聲、光電及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制定國際標準。
二、IEC/TC80組織機構
IEC/TC80共有16個正式成員國、18個觀察員國家,秘書處設在英國。我國是其正式成員國,西安導航技術研究所是其國內對口單位。
三、IEC/TC80標準體系
截止2017年初,IEC/TC80的標準體系中共包含42項正式發布的標準,分為7個標準系列以及12個單項標準。以下重點標準與標準系列,集中反映了該技術委員會目前關注的熱點與技術發展動向。
3.1 IEC 61097系列
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GMDSS(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目前已公布12項。GMDSS是在現代無線電通信技術的基礎上,適應海上搜救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搜救通信系統。可提供緊急和安全通信并播發航行警告和氣象警告、氣象預報及其它緊急安全信息等海上安全信息。
3.2 IEC 61108系列
接收設備性能要求與測試方法系列標準,共發布4項。目前國際上在相關應用領域主要采納IEC 61108系列標準,它涉及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在海上導航和無線電通信設備中的應用,包含多種船載接收機設備性能標準、試驗方法和要求的試驗結果,包括GPS、GLONASS、Galileo、DGPS/ DGLONASS4個部分。
3.3 IEC 61162系列
數字接口系列標準(Digital interfaces),目前已公布5項,分別適用于通過適當接口而連接起來的不同復雜程度和不同傳輸速率的無線電通信導航系統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
3.4 IEC 62320系列
關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基站部分的最低操作與性能要求、測試方法與要求的測試方法,目前共兩部分。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是IEC的工作重點,它是一個在海上移動通信頻帶VHF上工作的廣播轉發器系統,由岸基系統和船臺設備兩部分組成。因此第一部分是針對岸上設備提出的,第二部分則用于助航設備,相關規定均與國際電信聯盟(ITU)保持一致。
同時,AIS系統還包括利用和使用AIS信息的各種應用系統,是集現代通信、網絡和信息技術于一體的多門類高科技新型航海助航系統/設備。
3.5 IEC 61174
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操作與性能要求,測試方法與要求的測試結果。
電子海圖類設備是一種能夠同時顯示海圖信息和導航信息的助航設備,能連續地給出船位的信息和實時航跡線,提供與航海、導航有關的各種信息和安全航海資料,從而有效地規避各種險情,提高航行安全水平,是當前國際國內航海、導航界研究的熱點,該標準對ECDIS設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規范和引導作用。
3.6 IEC 61924-2
模塊化的綜合航行系統——Modular structure for INS(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s)——操作與性能要求,測試方法與要求的測試結果。
船舶導航系統和設備的復雜程度與集成度都越來越高,因此IMO提出了綜合航行系統(INS)的概念,TC80隨之制定相應的標準,主要從導航信息的綜合、綜合航行系統的任務要求、告警管理以及文檔要求四個方面對綜合航行系統的設計、制造、測試等過程提出了要求。
四、結語
IEC/TC80的標準體系是隨著技術發展和國際標準化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是依據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而制定,包含國際上許多成熟的先進技術,反映了具有市場潛力的主流技術,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動向和數據,并與新技術的發展保持同步。
充分認識和理解國際標準信息資源的概念及其利用價值,并開展相應的開發研究工作,對及時了解和把握標準涉及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調整產品研發方向、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