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靈君
摘要:《小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獲得初步的英語運用、英語交際能力。然而較多數情況下,師生對話拘泥于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被動回答,學生較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同時也因為三番五次重復提問,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師也身心俱疲。
關鍵詞:有效對話;師生對話;對話策略
課堂師生對話指的是師生主體雙方在學習共同體中的平等交流、相互構建與分析知識的過程。有效的師生互動不僅能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還能拉近師生距離,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課堂效率。然而,在目前小學英語課堂中,課堂上師生對話存在一些問題:(1)教師習慣于把“對話”當成“問答”,師生對話基本上以“問題--答案”這樣的形式開展。(2)學生和教師的對話多傾向于從教師處獲得“標準答案”,表達自己看法和觀點的較少。(3)教師設問形式、提問方式單一化,師生對話機械重復,無法激發學生和教師進行互動對話的欲望。
現階段小學英語的課型分為很多種:語音課、詞匯課、對話課、閱讀課、寫作課等等,但無論哪一種課型,師生對話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能否開展有效師生對話是教學成敗的關鍵點。如何在有限的一節課里開展有效師生對話,是我們一線教師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一、構建平等、輕松、活躍的課堂是進行有效師生對話的前提
一個平等、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師生對話之源。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在心情愉悅、氛圍輕松的時候,所能接受的信息最多,也最為有效。在這種良好課堂氛圍內,學生在接受知識輸出后能有效進行知識的輸出反饋。輕松平等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敢于說、樂于說。在師生有效互動的同時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以外研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9模塊《Best wishes to you》一課為例。本節課內容為Lingling準備畢業了,同學們在給Lingling寫同學錄,我就直接運用該情景導入”All of you will go to the middle school soon, and you have got the alumni book from your friend. Who want to share the paper? “很多學生積極參與并上臺用投影儀展示同學錄內容。雖然同學錄是以中文呈現的,但是一些簡單的項目如顏色、愛好以及祝福語等的英文表達學生已學過。我隨即運用這些課堂生成資源進行提問,鼓勵學生用英文去表達。學生表達有誤或者用詞不當,我也不急于打斷學生而是讓學生繼續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后再稍加指出。在這樣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談論學生自身感興趣的話題,有效師生對話的開展水到渠成。
二、創設貼近生活的真實情景,讓師生對話成為一種有意義的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和學生之間進行一問一答,然而機械對話會讓學生倍感枯燥。和學生不相關的話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低,因此,課堂上教師應特別關注對話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和感悟對話,隨之習得語言。要讓學生愿意去和教師進行對話,教師創設的對話題材在契合課本教學內容的同時也應源自生活。對話內容越是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越能積極有效和教師進行有效對話。
比如,在教學外研版五年級上冊第8模塊《What time does your school start?》時,新知導入環節中我用一個原創視頻簡單地講述了自己一天的日常活動,視頻中的內容都是貼近生活、學生易于理解的,如 get up at 7 oclock, do exercise at half past 9, go to bed at 10 oclock。在這些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生能很快理解教師每個時間段做的事情,并能由此也聯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生詞和句型學習。
本節課屬借班教學,執教之前我只有20分鐘在該進行授課鋪墊。但由于課堂中的師生對話都是圍繞真實的生活情境開展的,所以快速消除了學生對教師和對課文的陌生感,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三、通過巧妙設問和引導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對話的意愿
若一堂課上教師的提問形式單一化,那么師生間的互動很可能是被動且枯燥的。教師的設問要能激發學生參與師生對話的興趣。首先,教師提問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生為本,讓學生有話可說,愿意開口說。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變換疑問詞、語音語調等方式來實現設問的多樣化。最后,教師提問應注重提問層次、提問輻射面,力求做到以點帶面,兼顧各層次學生。
例如,以《What time does your school start?》的新授課為例,在重點句型操練環節,若教師運用同一句式一直問學生“What time do you get up? What time do you do exercise? What time do you have dinner? ”,學生可能會感到枯燥和厭煩。因此教師的設問要巧妙,例如在問學生幾點回家的時候,我避免類似于“What time do you go home?” 這樣的機械提問。我所用的語言是”OH, Im so happy, its time to go home now! I go home at half past 5,how about you, boys and girls? “。通過提高語調、豐富提問句型,所創設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積極談論的意愿,在有效師生對話中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
總而言之,開展有效師生對話就如在師生間構建起一座暢通無阻的橋梁。同時,它也是高效課堂的強力助推器,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理應成為我們廣大一線教師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李沛良.加強情景教學創建高效課堂[J].內蒙古教育,2011(07).
[2] 胡娜.論師生課堂對話有效性的提升[N].常州工學院學報,20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