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摘 要】本文對英語翻譯教學中文化背景的價值進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開闊學生成長視野,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文化背景 英語翻譯教學 影響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C-0149-02
新時期社會對高素質、高水平英語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英語能力,傳統(tǒng)英語翻譯教學方法,過于重視對學生語法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注重在實際教學中考慮文化背景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使得翻譯教學呈現單一枯乏性。所以,要提高英語翻譯教學效率,需要對文化背景引起重視。為此,本文試對英語翻譯教學中文化背景的價值進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開闊學生成長視野,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英語翻譯教學中文化背景的價值分析
(一)文化背景能突破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落差。教師在英語翻譯教學課堂上,為學生講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言文化知識方面有更大的提升,并且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對不同文化背景知識進行了解學習的情況下,自主進行英語學習。另外還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對不同文化背景的探索學習,有助于學生對不同文化背景下,英語文本所表達的真實含義。比如,很多學生會將“Tom gave me a photo with his John Hancock behind as a token of our friendship”這一句子直接翻譯成“湯姆送我一張照片作為禮物,其背面寫有約翰·漢考克”,學生如果能充分對英國“獨立宣言”的文化背景進行了解,其就會知道John Hancock其實是一位領袖人物,后來的人們將John Hancock作為親筆簽名的代稱。
(二)文化背景能幫助學生準確了解英語本質。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的符號,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載體。對一門語言進行學習,一方面能提高人對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對語言的本質進行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在當今這樣一個全球化時代,中西方文化在不斷的融合,要提高學生應用英語進行實際有效的交際和溝通能力,應該讓學生對不同文化背景含義進行過全面的掌握,對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行比較,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英語翻譯教學課堂的高效性。比如在《紅樓夢》中有出現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并不難理解,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英國以為學者將其翻譯成“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要知道“bread”可不是我們所說的“米”。當我們在面對與我們自己國家文化、語言等均不相同的文化以及不同思維方式的時候,對其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進行了解,對英語翻譯能力的掌握就更有價值了。
二、英語翻譯教學中文化背景的應用對策
(一)優(yōu)化高校英語翻譯教學課程認知水平。在文化背景之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要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能力,首先應該優(yōu)化高校英語翻譯教學課程設置,增加英語翻譯教學課時,保證學生得到充足的英語翻譯教學。另外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制定聽說讀寫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制定有效的翻譯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對英語基礎知識進行掌握的基礎之上,對英語翻譯方法、翻譯技巧進行掌握,保證學生英語翻譯水平得到提高。比如,很多同學看到“Old dogs cannot learn new tricks”這樣的一類句子使時,他們會認為這是一句罵人的句子,其實不然,在英美文化中“dog”可以代指人,且有親切的意思。教師就應該從這些翻譯技巧方面對學生進行文化背景的指導學習。
(二)加強高素質水平英語翻譯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英語教師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文化背景下,很多英語教師出現英語翻譯教學水平偏低的現象,所以需要加強對英語教師綜合素質以及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可以積極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提高英語翻譯教師的知識能力培訓,是教師的英語理論知識得以提高,豐富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識,掌握英語翻譯的方法和技巧。同時,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水平英語人才的英語教育工作者,教師應該加強自我的知識積累,不斷進行英語知識和文化背景的探索以及創(chuàng)新,使自身的教學理念得到及時的更新優(yōu)化,保證英語翻譯教學的高效性。
(三)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有關文化背景知識的內容。雖然在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還沒有專門設置講授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的課程,可是在進行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又經常涉及到相關的不同文化背景知識,所以,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最大化向學生講授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對英語課堂中涉及到的相關文化背景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對西方國家相關的諺語進行掌握,比如像英美國家很多信奉基督教,在《圣經》中有很多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go to hell”,這些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文化背景。另外,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挖掘與英語翻譯教學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通過長期的積累豐富自身的文化背景嘗試,并且能將這些文化背景知識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得到應用,以此提高自身的英語翻譯能力。比如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有一篇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這篇文章中有一句“ones pound of flesh”,很多學生都能理解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是“一磅肉”,但是在很多之后出現的英文作品中,這句話的經常被用來形容不合乎情理的債務要求。
(四)豐富學生文化背景知識。文化背景并不是單一的科目,而是對經濟、政治、歷史、藝術、文學以及宗教等各方面內容的體現。在學生進行英語翻譯學習的過程中,不管是中國文化背景知識,還是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或者其他各種文化背景知識對其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歐美文化背景下的俗語或者成語等都對學生的英語翻譯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對不同文化背景類型的文章進行翻譯的時候,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大有益處,當然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學生不斷的積累。比如,比如,在翻譯“I can wear three different hats this week”這一句子的時候,很多學生不知道“wear three different”是什么意思,而如果學生了解美國文化中的“hat”表示在某個時期從事相應工作之后,學生就能理解自己翻譯出來的戴三頂帽子,其真實的意思是從事三項工作。同時,需要教師在英語翻譯教學課堂中重視對學生文化背景知識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通過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作品進行欣賞,或者翻譯學習,以此豐富自身的文化常識。對不同文化歷史發(fā)展過程的了解,也能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比如,“東施效顰”這一成語,要是按照字面意思進行翻譯就是“Dong Shi imitates Xi Shi”,西方人士當然是不知道這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當其了解這一典故之后,就能進行正確翻譯:“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o distorted a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becomes even worse”。教師在想學生講解翻譯方法的時候,應鼓勵學生進行翻譯方式的創(chuàng)新。為了能使英語翻譯更具有活力和生動性,可以采用富有文學性的翻譯方式進行文本翻譯,從而提高學生將文化背景知識應用在實際的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效率。
總而言之,要提高學生英語翻譯能力,培養(yǎng)其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是非常關鍵的措施。教師需要對文化背景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明白其對英語語法以及詞匯等的教學有著重要的價值,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背景進行學習了解,在長期的積累中不斷的突破自我,才能更好的掌握英語翻譯方法和技巧。
【參考文獻】
[1]趙麗.簡析蒙古族學生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4(6)
[2]隋艷娜,姚明慧.淺析地方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才智,2015(36)
[3]閆曉燕.基于語用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探討[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
[4]郭峰.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文化信息問題研究[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6)
[5]顧鳴鏑.論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的二個跨文化要素[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6(1)
[6]胡彥霞.文化圖式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大家,2015(13)
[7]Gu Yiping.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J].Journal of Zhe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2016(2)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