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瀅 卜衛東 朱麗
【摘 要】本文闡述高職城鎮總體規劃課程的特征和培養目標,分析當前城鎮總體規劃課程安排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引入項目教學法的重要性,構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高職 城鎮總體規劃 項目教學法 可行性 實施方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C-0081-02
作為高職城鎮規劃專業主要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城鎮總體規劃課程中所包含的理論知識、工作方法及技術要點是城鎮規劃人才培養的重點內容。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從宏觀角度分析城鄉建設發展中的各項要素,從而解決各類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了解和掌握總體規劃中的各類技術規范和標準,學會如何編制城鄉總體規劃方案。
一、高職層次城鎮總體規劃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般4年或5年制本科城市規劃專業的城市總體規劃課程都開設在高年級階段,往往是先開設一些理論課程,再結合理論學習開展課程設計。而在高職教育,學制一般為3年,其中理論學習為2年或者2.5年,另外0.5年或1年為頂崗實習階段。以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之前城鎮總體規劃課程開設在第二或第三個學期,由于其復雜的理論體系,使得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作為城鄉戰略性規劃的重要環節,總體規劃對城鄉宏觀經濟及城鄉發展方向有著重要指導意義。要完全掌握總體規劃的知識,需要多方面的理論知識支持,如城市經濟學、地理學、生態學、市政工程等。想讓高職層次的學生系統地掌握總體規劃的理論知識顯然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從職業角度出發,高職學生在工作中接觸到大城市的總體規劃的機會比較少,更不要說獨立承擔,在高職階段系統地學習城鎮總體規劃理論知識對于工作并沒有太大的實踐指導意義。
二、高職城鎮總體規劃課程引入項目教學法的重要性
項目教學法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一個“真實項目”的工作任務,從而提高學生實際崗位工作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里所指的“項目”可以是一件產品的生產或以服務為主的任務。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主動性,項目任務主要由學生獨立自主完成,包括前期資料收集、現狀調查,方案的設計與優化,項目的整體評價等,都由學生負責,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監督、過程指導及答疑解惑的輔助作用。通過完成一個又一個的項目任務,學生了解和掌握完成項目的各個環節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并得到實踐鍛煉。
城鎮總體規劃的理論知識基本涵蓋了城鎮規劃的大部分內容,部分理論內容通常是分散到其他課程中進行學習,例如控制性詳細規劃、城鎮基礎設施規劃、城鎮居住區規劃、城鎮綠地規劃、城鎮規劃管理與法規等都有專門對應的課程,在總體規劃課程中不必再重復進行講授。城鎮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通常是城鎮體系規劃、城鎮空間功能布局、城市設計、總體規劃方案編制的工作程序和技術方法等。這些內容通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如果按照模塊化一個內容理論知識講授完畢,然后再進行練習,會使學生無法系統地學習到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和工作方法。因此,應在城鎮總體規劃課中引入項目教學法。
三、城鎮總體規劃課程中項目教學法的可行性實施方案
要在城鎮總體規劃課程中引入項目教學法,首先要對課程進行合理的安排,然后通過建立項目設計團隊、安排項目教學內容、制定考核標準、組織專項調研、模擬方案編制程序的方式展開教學,最后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方案匯報和成果展示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一)優化課程體系,調整教學計劃。以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城鎮規劃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并沒有安排城鎮規劃原理的課程,所以規劃原理的相關知識是放在城鎮總體規劃課程中進行講授。課程的主要內容分為城鎮規劃原理和城鎮總體規劃設計(理論+實踐)兩個部分,總課時為64學時,其中理論課時32學時,實踐課時32學時,并要求在第三或第四學期內完成教學任務。理論課時較多,學生無法進行更多更系統的實踐訓練。
調整之后的教學計劃將城鎮規劃原理的課程(32學時)單獨分離出來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個學期,總體規劃設計課程(48學時)安排在第五個學期。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進行復雜的總體規劃設計之前掌握相關理論,由于一些與總體規劃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例如控制性詳細規劃、居住區規劃、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已經在總體規劃課程之前已經學習,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的時候就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可以拿出大部分課時用于項目實踐教學。通過合理的調整,整個人才培養更加合理,重點突出,符合高職層次的人才培養需求。
(二)建立項目設計團隊。在進行項目設計之前,首先成立項目團隊,每個團隊由5-6位學生組成,可以由教師按學號和性別進行劃分,也可以由學生自由組合。2014級城鎮規劃專業一共31人,可以根據所布置的任務和課時安排組成6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推選出一個小組負責人,負責該小組的人員調配、任務安排和設計進程組織工作,并在最后評價環節對組員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
(三)安排項目教學內容。教師根據城鎮總體規劃課程教學設計大綱要求,采用“真題真做”的教學方法,模擬一個規劃設計項目,并撰寫設計任務書,劃定規劃設計區域,制定規劃設計要求。教師可以根據總體規劃的工作流程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專題討論,也可以由項目團隊根據設計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自由組織專項討論。
(四)制定考核標準。考核內容包括團隊內部考核和教師考評。團隊內部考核的內容包括任務完成質量、工作狀態、創新能力、紀律性、團隊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由團隊負責人根據項目設計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團隊成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表現向老師進行反饋意見。教師考評主要針對團隊的調研質量、團隊組織紀律、團隊進度匯報、專項討論時的知識掌握、團隊成果質量(包括圖紙和文字部分)進行考核評分。每個考評項目均分為A(優秀)、B(一般)、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最終考評成績由教師綜合團隊內部考核和教師考評結果得出。
(五)組織專項調研。城鎮總體規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分析過程,教師可以針對項目設計中的突出問題組織專項調研。專項調研分為三個階段:教師理論講解—學生調研分析和討論—調研成果匯報,時間為一周。調研前教師將與調研項目相關的理論知識向學生進行講解并安排調研任務;學生通過理論理解進行實地勘察和資料收集,整理相關資料之后由團隊負責人組織進行專題研討會,并將討論成果進行整理;由教師安排時間進行專題匯報并上交調研分析的成果。
(六)模擬方案編制程序。通過模擬城鎮總體規劃方案編制的流程,學生掌握編制城鎮總體規劃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由于總體規劃方案的系統性和復雜性,無法由個人獨立完成,團隊負責人可以根據團隊成員的素質特征,分別將不同的編制任務安排給具備相應特長的成員。比如將文字說明安排給具備寫作特長和文字編輯的成員,將方案設計安排給設計思維較為活躍及設計軟件掌握比較強的成員,而將文本編輯交給具備較強美術功底及熟練掌握效果表現軟件的成員,通過發揮特長增強最終成果的表現效果。在方案編制過程中,負責不同任務的成員要相互協調,強化溝通,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進行任務調整,從而使學生得到最全面的訓練。
(七)組織方案匯報和成果展示。方案匯報是規劃方案設計完成后的一個重要過程,通過方案匯報可以訓練學生與設計委托方溝通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匯報方案之前充分去分析和了解城鄉總體規劃方案中的各項內容,并相互討論學習取長補短。項目小組成員采取模擬實景的方式,將總體規劃設計成果以多媒體的方式展示給全體同學和老師,老師通過問題設置,要求小組成員針對方案進行詳細匯報并回答問題。通過方案匯報,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從而全面了解城鎮總體規劃的相關理論知識,強化團隊的組織溝通協調能力。對于一些優秀的教學成果,學校可以出資組織全校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可以讓低年級的學生對專業學習有更大的興趣。
(八)總結評比。最終的評分由三個部分組成:任課老師評價、專家老師評價、團隊交叉評價。任課老師通過考核標準對各個團隊的表現、成果質量、匯報質量給出評分,占總評分的60%;邀請同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其他老師或行業專家對成果進行綜合評價,占總評分的30%;各個項目團隊根據實際情況對本團隊和其他團隊進行綜合評價,占20%。
四、結論
高職教育強調的是職業能力而非學術能力,因此高職城鎮總體規劃課程的教學應該以工作過程、技術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的學習為主,減少對理論的分析研究。項目教學的引入可以讓學生在進入就業崗位之前就已經非常清晰地了解整個工作過程和需要掌握的技能,可以更快地適應工作,從而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驗證,高職城鎮規劃專業總體規劃課程引入項目教學,老師從講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和監督者,學生感覺是在工作中學習,符合高職教育的根本理念。同時,學生明白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從而改變傳統被動式吸收知識的學習方式。通過實踐設計項目的實施,學生在接近實際崗位工作的環境中學習,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好奇心,培養了分析、思考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意識,提高了崗位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敏,李秀.團隊教學法在《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30)
[2]顧鳳霞.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4)
[3]于寧,劉景軍,鄧琳,等.城市總體規劃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與創新[J].高師理科學刊,2014(5)
[4]徐涵.項目教學的理論教學、基本特征及對教師的要求[J].職教論壇,2007(6)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