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德富+李曉穎
【摘 要】本文分析房地產專業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闡述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成及特征,從明確房地產實踐教學體系的要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和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
【關鍵詞】職業崗位能力 實踐教學體系 房地產專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C-0180-02
當前,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發生了變化,不僅要求具有崗位技能,對個人綜合素質也有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是我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徑,職業教育的培養規格是以能力為本位,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為了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專業建設須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然而,我國很多校企合作僅停留在框架協議合作,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學生在企業實踐機會較少,更多實踐形式是到企業參觀實習,接受簡單的崗位培訓,學生無法掌握崗位的基本技能。對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改善學校人才培養的規格,而這就凸顯了校內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本文以房地產專業為例,探討基于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房地產專業的崗位能力與教學體系
(一)房地產專業的崗位能力。高職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房地產綜合開發和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畢業后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估價、咨詢、營銷及其他中介服務等,具有良好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從事一線工作服務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對四類崗位群: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策劃咨詢、房地產經紀和房地產開發及物業管理。其中,房地產估價主要職業崗位有房地產估價員、估價師,主要從事居住、商業、辦公等各類物業價值特別是房地產抵押價值的評估;房地產策劃咨詢主要職業崗位是房地產策劃員、策劃師,主要從事房地產項目全程策劃,項目前期定位、可行性研究,項目后期營銷策劃等;房地產經紀的主要職業崗位新增商品房和存量房的置業顧問,主要從事房地產居間代理相關工作;房地產開發和物業管理的職業崗位主要包括項目報建員、客戶專員、物業管理員,主要在房地產開發公司市場部相關工作和物業管理的相關工作。
(二)房地產專業的教學體系的構成及特征。高職房地產專業教學體系分為兩大體系:一是硬體系;二是軟體系。其中,硬體系主要包括教學主體教師、學習主體學生、傳播介質教材以及教學環境要素;軟體系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其中,主觀要素主要包括熟悉教學規律、教學過程以及洞察教學本質,客觀要素包括有先進的教學思想、明確的教學目的和得當的教學方法。高職教學體系較為全面,但很多高職院校在實施過程中偏重理論教學,很多職業院校的教育方式都是模仿普通本科的教育方式,或對普通高等教育方式的局部修改,不符合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由于高職房地產專業畢業的學生將來大部分從事經紀和咨詢行業,因此很多高校按照管理專業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體。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和高職教育理念的更新,高職房地產專業的教師都意識到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由于實訓條件的限制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約,高職房地產專業在實訓教學環節少,校內和校外實訓投入較少。
根據高職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分析高職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技能性。房地產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職業基本技能,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技能和綜合素質,逐步形成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實現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二是專業性。房地產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層次遞進的要求,將基本技能、專業技能以及專業運用能力有機結合,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是層次性。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需要連續不斷地訓練,在內容和目的方面都要體現出房地產實踐教學的層次性,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逐步深化。四是區域性。高職教育需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房地產專業也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因而,房地產專業的內涵式發展也需要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房地產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也需要符合地方產業結構發展水平。五是工學結合。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必須通過校內、校外,課內、課外有機結合,以“產學研”和“校企合作”的途徑整合實踐教學內容,實現共贏局面。
二、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明確實踐教學體系要求。高職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教學目的是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崗位能力。在教學內容上,通過選擇與房地產行業相關、與學生就業崗位能力相關的,具有系統性和典型性的工作情景問題,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自身綜合素質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組織上多采用分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協調溝通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是引導者,主要以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為主。在教學方式上,采用項目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加強在教學過程中的及時反饋,重點對學生信息收集及加工能力的評價,采取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在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方面,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設立學生素質拓展模塊,如職業禮儀與溝通、演講與口才等課程,將PS教學貫穿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讓學生自覺培養自覺的綜合素質。其次,將專業核心課程與專業拓展課程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技能,特別注重房地產經紀及物業管理能力的培養,這是學生主要就業方向;房地產咨詢和施工資料、施工現場管理作為專業拓展能力。再次,在房地產實踐課程安排上注重循序漸進。第一學期開設房地產經濟學和建筑制圖與識圖等基礎課程。第二、三學期開設房地產市場調查和房地產項目策劃等相關課程。第四學期開設物業管理和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等相關課程,模擬房地產開發流程,培養學生運用綜合知識解決自己實際工作的能力;實踐教學課時比例占整個課時的57%以上,其中包括校內外實踐活動。最后,職業證書課程教育,將課程教育與職業證書獲取相連,比如房地產經紀實務課程和房地產經紀人協理證書相連;房地產項目策劃和房地產策劃師證書相連;物業管理課程和物業管理師證書相連,學生選擇考取三個證書之一才能達到畢業條件。
(三)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實訓和實習是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需大力發展校內外實訓基地,特別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得到鍛煉。校外實訓基地要注重實用性,選擇規范的房地產公司,與企業互惠共贏,其中企業得到了穩定的人才供給和縮短了員工培訓時間。設立校外實訓基地注重核心基地與松散基地相結合,選擇一些條件好的、在行業中具有代表的公司作為固定實訓基地,實訓基地應當離學校較近,方便對學生的組織和管理。當前,房地產行業發展態勢較好,很多房地產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很大。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成立相應的實踐教學機構與企業對接。校內實訓基地應注意突出重點,保持實訓設施的先進性,運用先進的設備提高對教學的適用性,并注重對校內實訓基地層次性建設,滿足相關專業對校內實訓基地的需求。
(四)加強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房地產行業具有特殊性,要求畢業學員不僅具備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具備專業技能和綜合溝通協調能力。房地產運作的各個環節,如拿地、前期策劃、報建、開發、銷售、物業管理,每一項工作都需要靈活操作,房地產專業在培養人才時應當注意教育方法,根據市場需求培養人才。因此,不能拘泥于傳統課程教育,房地產實踐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現場教學。將課堂設在售樓部和工地,讓學生在具體的工作場景中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模擬教學。通過模擬銷售過程和開發過程,以此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再次,項目化教學,一門課程便是一個項目,其中包括很多小項目,學生完成了一個一個小項目后即完成了這門課程的學習。最后,根據工作過程導向展開學習,讓學生融入真正的工作氛圍中,實現在“做中學、學中做”。
【參考文獻】
[1]馬紅英.基于崗位能力培養的專業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
[2]張頔,賀新.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9)
[3]吳旭君.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創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4(5)
[4]文海江.四川天一學院高職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項目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基金項目】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項目“高職房地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
【作者簡介】巫德富(1982— ),男,四川隆昌人,碩士,高級經濟師、注冊房地產估價師,注冊房地產經紀人,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教師;李曉穎(1975— ),女,碩士,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副教授。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