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霈
【摘要】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大批的跨國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隨之而來的是跨國公司在華腐敗現象也日益增多。由于跨國公司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單憑中國的力量不足以徹底阻止其腐敗行為,所以需要進行國際合作,構建聯合偵查機制。
【關鍵詞】跨國公司 腐敗犯罪 聯合偵查機制 【中圖分類號】D99 【文獻標識碼】A
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的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時間還較短,許多方面還不完善,又受到數千年官場文化的不良影響,這些都導致跨國公司在華經營業務時必需要面對中國特殊的國情,也造成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腐敗犯罪行為有日益嚴重的趨勢。這一方面有損跨國公司的聲譽,另一方面也擾亂了中國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由于跨國公司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單憑中國的力量不足以徹底阻止其腐敗行為,所以需要進行國際合作,構建聯合偵查機制。
跨國公司在華腐敗行為的新變化及原因
跨國公司一般來自于發達經濟體,其規范程度顯然比較高,但進入了中國市場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其腐敗現象頻發,成為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和廣度迅速提高,經濟上也邁入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此時中國市場對跨國公司的誘惑力是非常強的,大批的跨國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隨之而來的是跨國公司在華腐敗現象也日益增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華跨國公司的腐敗行為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大部分有行賄行為的公司主要是知名的大公司,中小公司反而較少;大部分跨國公司的腐敗行為日益向著高端化方向發展,這些公司已不僅僅滿足于賄賂地方政府官員,他們把觸角伸向了更高層的官員,希望通過上層路線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在具體的腐敗行為上,跨國公司所采取的方式更加隱蔽,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直接行賄相關官員。許多跨國公司會采用咨詢費、會務費等方式向相關官員完成行賄,或者采取更為隱蔽的“期權”方式,這也讓腐敗的行為更加難以被察覺;從目前曝光出來的有腐敗行為的跨國公司來看,有腐敗行為的公司主要集中于少數幾個行業,如能源、醫藥等,這些或多或少都是壟斷性質比較強的行業。
跨國公司腐敗現象與我國的國情有密切關系的。新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吸引了跨國公司來華淘金,加之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有些不規范,這為腐敗的出現提供了契機,跨國公司為了賺取利潤,也樂于采取這樣的方式。
與此同時,中國的相關法治建設還不夠完善,對有關違法行為的懲治并沒有完全到位,許多在華跨國公司就抓住了這一點,在行賄上顯得非常大膽。同時,由于在中國腐敗行為的違法成本過低,也讓部分跨國企業有恃無恐。此外,中國的契約理念比較欠缺,“熟人社會”的不利影響也是部分跨國公司腐敗行為的誘因之一。綜合來看,跨國公司在華的腐敗行為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要想切實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聯合偵查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構建聯合偵查機制應遵循的原則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跨國公司的腐敗行為并不只是中國自己的事,需要聯合有關國家的執法部門,共同打擊腐敗行為。當然,在全球化時代,國家間的界限還是非常明確的。在建立聯合偵查機制的過程中,有些原則還是有必要堅持的。
一是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的原則。主權是一個國家是否獨立的重要象征,對于跨國公司在華的腐敗行為,中國可以謀求有關國家的協助,但主導權必須在中國自己手里。有關國家在華不享有任何形式的執法權,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必需遵守中國的相關法律。同樣,中國在尋求其他國家支持時,也要遵守相關國家的法律,尊重當地的傳統習慣。總之,所有的行動都要符合國際法的規定。
二是實際信息共享原則。跨國公司經營業務遍布全球各地,一個國家搜集到的資料很有可能不完整、不系統,不能夠反映了跨國公司整體的情況。跨國公司的腐敗行為往往不僅僅限于一個國家或地區,為了有效地查處相關違法行為,各當事國有必要與其他國家共享資料和情報,聯合起來,進行分工合作,最終匯總形成完整的資料鏈,這樣才有可能將跨國公司的腐敗行為查處出來。
三是靈活行動原則。時代發展到今天,在華跨國公司的腐敗行為可以說是花樣百出,防不勝防,這對中國及世界都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這就要求中國的執法單位在調查有關腐敗行為時,能夠有足夠的想象力和執行力,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進行有效創新,不拘泥于一時一地,要善于靈活變通,只要有利于打擊腐敗行為的方法都可以拿來運用。
構建聯合偵查機制的措施
第一,運用國際法的力量占據道德制高點。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利益還是至高無上的,要避免西方國家把中國正常打擊跨國公司腐敗的行動污蔑成貿易保護主義。為解決這一問題,有必要借助國際法的力量來增強中國打擊行動的正義性。眾所周知,在世界范圍內腐敗都是不受歡迎的,各國也認識到了腐敗給國際經濟政治秩序帶來的嚴重威脅。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也順利出臺,中國也簽署了這部重要的國際法。有了國際法的保障,聯合偵查才能有堅實的法律基礎。
第二,善于運用多邊或雙邊協議展開打擊腐敗工作。由于各個國家的國情和法律不同,為了更好地提高打擊效率,應當與有關國家簽訂打擊腐敗的協議,如相關合作協議甚至引渡條約等。這些都能加強中國與其他國家在打擊腐敗的執行力,特別是考慮到跨國公司主要集中于發達國家,這就要求中國更要加強同有關發達國家的司法合作與互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特別是有些發達國家出于意識形態的考慮不愿同中國簽訂深度的司法合作協議。這大大制約了中國打擊跨國公司腐敗犯罪行為的效率。對此,中國應進一步加強同有關發達國家的溝通力度,闡明立場及加強合作的好處,力求尋找雙方的利益共同點,盡快簽訂相關合作協議。
第三,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向有關國家派遣聯絡官,以及與國際刑警組織加強合作。如前所述,與發達國家深度的司法合作協議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敲定,但這并不影響在現有條件下開展工作。比如可以向發達國家派出聯絡官,專門負責跨國公司在華腐敗案件案情的聯系工作,就案件的進展和可以開展的合作進行溝通對接,并承擔一定的游說工作,爭取相關發達國家政府的支持。此種方式是目前比較合適的一種合作方式,有助于加強對跨國公司腐敗犯罪的打擊力度。
另外,中國也應充分利用和發揮國際刑警組織的作用。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以打擊犯罪為核心任務的聯合組織,中國是其重要的成員國。作為成員國,中國自然有權利要求國際刑警組織在打擊跨國公司在華腐敗問題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如追逃嫌犯,追繳贓款等。從實際情況來看,有國際刑警組織的協助,確實有利于對嫌犯的抓捕工作。
(作者單位:吉林警察學院偵查系)
【參考文獻】
①張阿紅:《跨國公司在華行賄犯罪的原因及其對策》,《長安大學學報》,2007年第12期。
②盧進勇:《跨國公司在華腐敗相關問題研究》,《當代經濟管理》,2015年第5期。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