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薛
皮埃爾·白龍的理念是,把傳統的業務做到極致,量化每一個操作步驟,無論做什么,企業自然都能獲得良性成長。
白龍家族是世界500強,他們的主營業務是盒飯。
1966年,法國著名的白龍家族成員皮埃爾·白龍在馬賽市創辦了索迪斯公司。這是一家勞動密集型的服務公司,做的都是盒飯、服務卡之類的小生意。
經過50年時間,索迪斯成了全球第18大雇主,40余萬名員工分布在全球80個國家的33000個營業點賣盒飯。這些員工的學歷構成從文盲到博士不等,收入也基本上是維持在城市的最低工資線上稍高一點,流失率高達50%。然而,索迪斯2014年營業收入卻高達180億歐元。
用創始人皮埃爾·白龍的話講,把傳統業務做到極致,量化每一個操作步驟,無論做什么,企業自然都能獲得良性成長。
不做低價
考慮到中國市場的潛力,索迪斯在拿下60多個國家后,把目光瞄向了中國。
索迪斯中國區總裁蘇禮賢去競爭國內訂單時,常會有人猜測,法國公司的服務價格一定比中國公司貴。
事實上,確實貴,而且索迪斯堅決不做低價。
盒飯市場進入門檻不高,競爭者相互之間可以血拼成本,從而導致微利經營,這是蘇禮賢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保證企業的利潤和員工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蘇禮賢拋棄了商業餐飲云集的市區寫字樓,選擇遠離市區的跨國公司工廠和大型企業。
“中國絕大多數的本地服務商與物業公司簽訂合同,而在索迪斯看來,物業的短期利益相當明顯,交納租金并提供設備然后經營餐標很低的產品,索迪斯提供的服務附加值并沒有體現,這種合同對我們的意義不大。”蘇禮賢稱。
然而,距離間隔并不能消除來自中國餐飲企業的競爭。
為與國內企業消除價格差,蘇禮賢將原材料分為肉類、海鮮、糧油、蔬菜等幾大類,每項原材料都用一個統一的供應商,盡可能地集中規模,大宗采購,從上游供應鏈上降低成本,做到了“成本遠低于企業自營”,與同行相比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在上海一所國際學校,索迪斯設計的餐廳從背景的世界地圖到大廳上懸掛的各國國旗,從桌椅的樣式到餐盤的顏色,每個細節都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每個月都有一個國際日,索迪斯會圍繞一個國家的風味來設計餐譜。每個月,索迪斯都要更換菜單,通過網絡與家長溝通信息,并經常為家長和保姆開課,教授如何做好兒童餐。
這是索迪斯盒飯不做低價,又能隔離中國餐飲的核心優勢——憑借全球化的產業結構,結合客戶企業文化,對盒飯定制化、溢價化。“大型企業要通過餐飲的服務來體現企業對待員工的態度、員工的福利和激勵機制,價格倒是其次。”蘇禮賢解釋說。
實際上,走高端路線,與中國企業差異化競爭是索迪斯的第一槍,能夠在中國快速復制、扎根,來自于它獨特的團隊建設。
借雞生蛋
蘇禮賢接到的第一個來自國企的邀請,是為超過1萬名員工的工廠提供盒飯。
這是一樁大買賣,但怎么會這么輕易落到索迪斯頭上?
事實上,這個國企剛剛對所有部門進行了重組,希望通過減員增資的方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不過,如何安置減下來的人員,是這個國企的主要問題。所以,他們急需一個接盤企業可以安置150多位被裁掉的后勤服務員工。
因為安置原職工會牽扯到管理、福利等問題,是一個非常頭疼的條件。不過,這對蘇禮賢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索迪斯從事的是后勤服務,絕大多數的工作只需單人或是一個團隊即可完成,向來不會在物業或復雜設備上投入固定資產,員工工資與原材料等可變成本是其主要支出。
在與這家國企簽訂合同時,蘇禮賢承諾并接納了該公司中已經在從事相關工作的員工,而鍋碗瓢盆、空調、烤箱、冰箱等固定設備,則以租用為主。
這是索迪斯全球奉行的“借雞生蛋”式團隊建設。
接納這批員工后,蘇禮賢建立了“營運點管理委員會”的制度,讓這些國企老員工以“主人翁”精神來“自治”,充分發揮了老員工的人脈、溝通渠道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索迪斯的規范化,是典型的“服務降維”——將復雜的流程簡化、分解為每一項具體的操作守則。
拿盒飯來說,一份飯多少克、蛋白質含量是多少,葷素如何配比,這些模糊的概念,在索迪斯都有具體的標準;擦桌子、擦玻璃也都經專家中心定義后,形成標準的作業流程,順序、手勢、工具,“擦到哪種程度算干凈”,都要經過反復培訓來達成標準化的服務。
這就極大地降低了對員工素質的要求,接受培訓的員工只要用心都能做好,與經驗和學歷無關,更易復制和規模化。
截至2014年,通過提供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和程序控制,蘇禮賢與包括海爾在內的多家大型企業,逐一簽訂了從一年到五年不等的合同期限。
盒飯中的大數據
中午11點半,北京某工業園。
身穿藍色制服的員工們穿過與工廠相連的安檢通道魚貫而入,來領盒飯。這是一個24小時營業、可以同時容納1000人的餐廳,在長達約80米的選菜區中,工人們興致盎然地選擇冷菜、熱菜、水果、冷飲、甜點、湯及主食,僅主食的品種就超過8種;如果你對西餐有興趣,二樓餐廳供應西餐和咖啡。它并不位于某個寫字樓或廠房的地下層,恰恰相反,陽光照進整潔現代的大堂,頂上懸掛著喜慶的紅燈籠,從窗口望出去,對面是一座漂亮的高爾夫球場。
不過,這并沒有體現出餐廳的專業性。
實際上,這里所有的飯菜,出爐后中心溫度不低于75攝氏度,放置兩個小時后必須處理掉,所有菜式均是根據本地區客戶的健康狀況合理配置,餐廳空調裝于地下以防止灰塵吹入飯菜。從菜品加工到客戶吃到食物,空間的擺放要考慮到衛生的交叉和人流的控制,儲存設備更接近貨口的位置,熱菜品的出口更接近售餐區域,冷菜遠離垃圾堆放的區域,臟餐具和出菜路線沒有交叉以免污染,員工定時收到用餐高峰和人流通知,保證每餐剩菜不會超過10千克……
除了對現場的流程管理,索迪斯的上游供應商也參與到了流程控制中。依靠大宗采購的議價能力,即使供應商提供的蘋果大小,索迪斯也會提出具體的要求,甚至會在種植過程中幫助上游控制好關鍵的節點。
盒飯有一個天生的缺點,口味單一。而索迪斯會在客戶規定的價格維度和自己的成本控制范圍內,保證每周七天的菜單必須有所不同。
僅此還不夠。索迪斯會組成小區域的研發小組,由總廚組織,定期相互交流經驗,有些菜在哪個點更受歡迎,是否可以推廣,由總廚負責更新菜單,審核各個項目的菜單,并對廚師長進行培訓。
實際上,這些細節以及流程化管理,索迪斯借鑒了其全球化的信息數據庫和IT管理系統。
但索迪斯的法式盒飯,不只是單純的盒飯。
在北京某醫院,索迪斯為其專門開發了病員營養餐IT管理系統,將醫院營養餐由手工記錄醫囑轉為自動化和移動終端管理。醫生、臨床營養師、配餐員及采購員都能及時了解住院病人的最新治療與飲食記錄,讀取他們的身體參數,降低服務錯誤率。
環環相扣的商機
在上海一家跨國企業,走進大門,前臺接待處有詳細的企業介紹、訪客指南等宣傳冊,并提供手機充電、文件復印、上網等一系列酒店式前臺服務。
在這家企業的便利店里,出售著經過對該企業員工喜好分析后篩選出的員工最需要的商品,并且便利店還提供訂購鮮花、蛋糕訂購、電子支付、代繳水電費甚至洗衣等一系列服務;免費為員工提供的健身房,按照員工需求在一周五天內分別開設了爵士舞、瑜伽等課程;容易嘈雜的食堂有很好的隔音系統。
這一系列后勤服務均由索迪斯包攬。
從2011年起,索迪斯在中國不再專業賣盒飯,而是將服務擴展到所有可以量化、標準化、勞動密集型的后勤服務。“那些只有護士、飛行員或會計師才能做的工作,我們是不提供的。”
然而,索迪斯并非簡單地輸出勞動力,而是在為企業創造價值。
索迪斯的一位北京客戶,提出一個甚為嚴格的預算縮減目標,而這些預算控制皆不能影響日常營運或員工的滿意度。
蘇禮賢建立了一個由12人組成的臨時項目小組,他們分別來自索迪斯設施管理專家中心和工程團隊。團隊花了3個月時間分析處理收集來的數以千計的營運數據,在此基礎上發起了14個節電項目和5個節水項目,與外部供應商協商,降低關鍵設備部件的采購成本,同時控制飲用水、綠植及相關物品價格的上漲,甚至還優化班車利用率。通過改造,相關成本下降了5%,而營收卻增長了7%。
從低端的勞動密集型服務,到高端的精密服務,索迪斯在主業基礎上編織了一條長長的服務鏈,讓商機環環相扣,而起源只是那一份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