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澤
一個用廢棄材料打造的包袋,之所以逆襲成為人見人愛的環(huán)保潮牌,除了將舊貨做到極致,更重要的是把生活方式販賣到了全球各地。
在瑞士蘇黎世,有一處非常壯觀的景象:17個貨運集裝箱摞在一起,高出地面足足26米,如同樂高玩具一般矗立在高速公路旁邊。這座獲得過德國設計大獎的集裝箱建筑是FREITAG的旗艦店,也是當地著名的觀光景點。
FREITAG是一個包袋品牌。與眾不同的是,其制作全部采用回收的廢棄材料。至今,這個品牌已消耗超過250噸回收防水油布、8萬個自行車內胎、3萬條汽車安全帶。這跟FREITAG受歡迎程度有關,它在全球擁有450多家分店,每年能賣出35萬個環(huán)保包,銷售額近十億元。
一款由廢棄材料制作的包,憑什么風靡全球?
“臟范兒”潮流獨一無二
FREITAG的創(chuàng)始人丹尼爾·佛萊塔和馬庫斯·佛萊塔是一對親兄弟,著迷騎行和設計。兄弟倆大學畢業(yè)后做過設計師,因為工作需要,經常要騎著自行車奔走于各地。為了方便攜帶設計稿,郵差包便成了他們的首選。
令佛萊塔兄弟郁悶的是,他們的郵差包不僅款式老舊,防水性也很差,一遇到下雨天,裝在包里的設計稿很容易被打濕。而市面上的郵差包也大抵如此,兄弟倆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款式。
直到1993年的一天,佛萊塔兄弟在二十四樓公寓窗前,看見一輛卡車呼嘯而過,卡車篷上覆蓋的彩色防水油布啟發(fā)了他們的靈感。為什么不用它做一款防水、耐用的郵差包呢?
說干就干,佛萊塔兄弟很快完成了設計圖,并找來一小塊防水油布,裁剪、制作了郵差包的雛形。兄弟倆繼續(xù)腦洞大開:既然可以用防水油布當面料,背包帶子不妨用汽車的安全帶來做,鑲邊則可用自行車內胎。這樣,一款用料獨特,設計酷炫的郵差包就誕生了。
一開始,佛萊塔兄弟只是把成品拿給身邊的朋友們試用,沒想到,這款郵差包竟然是人見人愛,并在朋友圈迅速傳播走紅。傳開之后,他們收到了大量的訂單。于是,兄弟倆決定將成品量產推出市場,并用自己的姓氏“FREITAG”命名品牌。
因為FREITAG取材全部來自廢舊材料,而生產防水布的廠家各有不同,厚薄、涂料質感存在差異,所以經過人工切割后,不同的帆布就會產生不同的紋樣和裁切位置,這也讓FREITAG制作的每個包都不會重樣。
為了讓FREITAG更具有獨特性,佛萊塔兄弟給每個包配上了刻有圖案、尺寸和設計師信息的專屬標簽。每賣出一個包,店員就會把專屬標簽摘下來,以免日后出現同樣的款式和設計。從理論上來說,FREITAG生產的每一個包,全世界都不會找到相同的。
年輕人都喜歡穿戴能表達個人特質的服飾和鞋包,“獨一無二”且自帶“臟范兒”的郵差包自然讓他們趨之若鶩。很快,FREITAG就俘獲了一批從事廣告、設計、藝術等職業(yè)的死忠粉。
同樣重要的是好用。一名騎行愛好者表示,不管是走路還是騎車,背著FREITAG都不會輕易晃動,整個包的防水做得嚴絲合縫,只要背上它,就會覺得自己風雨無阻。
每一個FREITAG郵差包的售價大約在1500~2500元之間。郵差包取得成功后,佛萊塔兄弟開始豐富產品線,陸續(xù)推出了雙肩包、斜挎包、女士肩包、手拿包、手機套和旅行箱,逐漸形成了FREITAG品牌的產品矩陣。
“包”你滿意的秘訣
如何把文藝范追捧的FREITAG,變成人人都想擁有的大眾級爆品?佛萊塔兄弟使出了三個殺招。
第一招:手工范,車來壓
FREITAG雖然是手工制作,但質量把控卻非常嚴格。一塊臟舊的防水布要經過回收、裁剪、清洗消毒、構圖設計、縫制等工序才能使用,并且每道工序都是由技藝精湛的工匠來完成。
為了保證材料品質,FREITAG的原材料采購全部限定在以瑞士為中心的5 000千米以內,以避免物流帶來的消耗。
結實耐用是FREITAG的一大賣點,因此,每一個成品包出廠之前都要經過“地獄式”的測評,包括污水沖洗、錘擊、吊人承重測試、摩托車拉力測試、鏟車反復碾壓蹂躪等。為了突出這一賣點,佛萊塔兄弟將這些測試的視頻上傳到官網和社交媒體上,引來一片叫好,甚至有死忠粉表示FREITAG是可以使用一輩子的包。
第二招:販賣生活方式
與象征金錢和身份的奢侈品牌相比,FREITAG宣揚的是一種價值觀。
據佛萊塔兄弟介紹,FREITAG制作的產品全部取材于廢舊材料,包裝也是可再生的紙盒,這使得廢舊物品得以循環(huán)利用,并通過設計獲得新生。在銷售中,佛萊塔兄弟明確地告訴消費者,這是被使用過的材料,產品的設計與理念都來自事物的再生,“循環(huán)是生命的一部分”。
最近,FREITAG開始發(fā)力服裝產品線,全部采用“埋入地下一個月即可自動降解”的材料。比如,牛仔褲沒有任何鉚釘,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鐵質紐扣。
盡管佛萊塔兄弟并沒有刻意用“環(huán)?!眮碜鳛闋I銷手段,但歐洲國家的消費者環(huán)保意識普遍較強,因此他們很容易對FREITAG產生好感。事實上,當消費者決定擁有一款FREITAG產品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對其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的認可。
第三招:籠絡粉絲,制造流行
FREITAG每入駐一個城市,佛萊塔兄弟就會開設一個社交賬號,與當地的粉絲進行交流互動,并舉辦一些線下見面會。FREITAG的粉絲很多都是喜愛創(chuàng)意和藝術的人,其中不乏社交達人和網紅,他們經常用FREITAG產品搞一些創(chuàng)意活動,并分享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
比如,有人在包上做彩繪;有人把原先的產品拆掉重組,用原材料重新設計一個新的包;還有人會拍一些好玩的視頻短片,用俏皮的方式展現這些袋包是怎么做出來的。
這些帶有“扮酷”性質的創(chuàng)意活動,經過社交媒體傳播后,不僅為FREITAG帶來了“自來水”效應,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種消費心理——“只有酷的人才背FREITAG”。
現在,FREITAG儼然成為了時尚界的新寵,紐約當代MOMA、巴黎蓬皮杜現代藝術中心等時尚都會都有其專賣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擁有一件FREITAG包袋當作流行符號的標配。
中國故事進行時
2015年的某一天,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館里,墻上貼滿了關于FREITAG的照片。這是一個主題為“背包里的上?!钡臄z影比賽展,一名男生在臺上剪下繩子,拿到了屬于他的獎品,一只白色 FREITAG帆布包。
與歐美地區(qū)一樣,FREITAG在中國也擁有龐大的粉絲群。佛萊塔兄弟總能收到中國粉絲發(fā)來的郵件,向他們講述各種與FREITAG有關的故事。雖然FREITAG在中國有一些合作經銷商,但店鋪知名度卻不高,因而中國粉絲更愿意通過海外代購來獲得FREITAG的包袋。
沒有一個全球化品牌能夠忽視中國市場,佛萊塔兄弟也一直在尋找中意的合作伙伴,幫助FREITAG在中國獲得更大的成功。
騎行品牌700Bike進入了FREITAG的視野。在瑞士人罕斯的牽線下,佛萊塔兄弟讓負責海外業(yè)務的尼爾斯前往中國了解具體情況。在700Bike店里,尼爾斯把700Bike所有類型的自行車騎了一遍,像個孩子一樣擺弄每一個關于自行車的物件。還沒等坐下,尼爾斯便朝700Bike創(chuàng)始人張向東伸過手去,“我們可以合作嗎?”
在FREITAG團隊看來,700Bike推崇“簡單、環(huán)保、設計美學、工藝品質”的新生活方式與FREITAG的品牌理念非常契合,雙方用戶也有很高的重疊性。而700Bike創(chuàng)始人張向東不僅是FREITAG的忠實粉絲,還與佛萊塔兄弟一樣癡迷騎行。
因共同的熱愛而擁有的產品默契,兩家公司很快走到了一起。2016年7月,FREITAG與700Bike正式達成合作,授權700Bike成為其中國官方指定經銷商。FREITAG旗下上百款新品包袋入駐700Bike生活館,使其成為目前國內擁有FREITAG款式最多的線下店鋪。
目前,FREITAG在全球已經擁有450多家分店,每年能賣出35萬個環(huán)保包。但它的中國故事興許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