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王書平



[摘要]文章依據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2015年統計年鑒的制造業相關數據,以區位熵為測度工具,對京津冀地區的制造業子行業集聚程度進行研究,從而得出制造業各子行業在不同城市的集聚程度: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知識密集型產業集聚程度較高,石家莊、唐山、秦皇島等市的資本密集型產業集聚程度較高,且各城市間制造業優勢交叉互補?;谏鲜鲅芯浚恼聦┙蚣街圃鞓I發展提出以下建議: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重視政府的作用。
[關鍵詞]京津冀;制造業;集聚程度;區位熵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056
1區位熵指標簡介
區位熵又稱專門化率和區域規模優勢指數,反映某一工業行業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力,通常用該指標來衡量產業的聚集程度和專業化程度。當某一產業的區位熵大于1時,通常認為該產業是區域內的專業化部門,具有比較優勢和集聚能力;當某一產業的區位熵小于1時,表明該產業在該地區專業化水平偏低,相對于其他產業處于比較劣勢且集聚能力較弱。其計算公式為:
公式中,Xij代表i城市某一制造業分支j行業的總產值,Xi代表i城市制造業總產值,Xj代表京津冀地區j行業的總產值,X代表京津冀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
2數據選取與計算結果
根據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代碼》(2002年版),目前,我國共有門類20個,大類95個,中類396個,小類913個。本文的研究對象是C門類的制造業,選擇的制造業部門是去除采掘業和電力煤氣自來水部門之后的所有二位數的工業部門,合計29個產業。為使研究具有一致性,本文將C29橡膠制品業和C30塑料制品業統稱為C30橡膠與塑料制品業,將新增加的汽車制造業與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統稱為C37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文中數據來自2015年京津冀各城市的統計年鑒,本文采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總產值為計算數據,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制造業優勢交叉互補。
第一,北京市和天津市在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和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上區位熵大于1,集聚程度較高,具有比較優勢;北京、天津的研發水平較高,加之人才較多,集中發展有利于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集聚可以使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
第二,秦皇島、滄州、承德、張家口、唐山、廊坊等市在資本密集型行業如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設備制造業等集聚程度較高,區位熵大于1,這類行業集聚有利于此類行業結合當地的區位優勢形成規模經濟,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一些輕工業如食品制造業、紡織業等在京津冀13個城市中的集聚水平相差不多,這主要由于此類行業以生活必需類行業為主,不適宜集聚。
3相關建議
31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提高區域競爭力
從制造業產值占比來看,京津冀主導產業以能源和重化工業為主,我們應立足于河北省各城市的資源和勞動力優勢,承接京津重化工業和傳統產業的產業轉移,通過發展優勢產業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促進優勢企業的合理集聚、合理布局,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集聚水平和質量,形成具有較大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提高區域競爭力。
32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推動制造業集聚
從經濟和技術發展程度來看,京津的技術水平和產業結構均優于河北省的地級市。同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相比,知識密集型產業憑借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可以有效縮減成本從而提高效率,更符合現代化的發展要求,也更加具有發展前景。在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這類產業更具發展優勢。因此,京津冀制造業集聚應該走現代化道路,以知識推動制造業的升級發展。
33重視政府作用,為產業集聚創造有利條件
在制造業集聚自身加強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充分了解本地區的產業基礎、企業狀況和集聚現狀,帶動并引導主導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一方面制定有利于制造業集聚的產業政策,營造適合制造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基礎設施的提供,為制造業的發展解決后顧之憂。同時,政府應該采取一些優惠措施如減少稅收、給予補貼等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產業集群,增強產業集聚。
參考文獻:
[1]肖澤磊,李幫義,胡燦偉基于綜合區位熵指數的中國高技術產業科技資源布局研究 [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10):47-53
[2]馬國霞,朱曉娟,田玉軍京津冀都市圈制造業產業鏈的空間集聚度分析[J].人文地理,2011(3):116-121
[3]馬建章“京津冀一體化”重在產業對接與產業[A].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
[4]李偉卓天津與京冀制造業協同發展對策研究 [J].北方經濟,2015(8):47-49
[5]魯金萍京津冀區域制造業產業轉移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15(11):86-94
[6]尹征京津冀地區城市間產業分工變化研究 [J].經濟地理,2015 (10) : 110-114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編號:9152007):“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北京市能源需求預測研究”。
[作者簡介]楊薇(1994—),女,漢族,遼寧鐵嶺人,北方工業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數量經濟學;王書平(1977—),男,漢族,湖南漣源人,經濟學博士,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宗商品定價,計量經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