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經濟發展在逐漸的加快,為了促進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好國家的生態環境,我國不斷的開始進行桉樹大范圍的種植,桉樹的種植在一定程度雖然促進了經濟可持續化發展,但是桉樹的種植中出現的問題同樣給制約著可持續經營。本文主要敘述了我國桉樹人工林種植的現狀并對桉樹人工林種植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促進的可持續經營。
【關鍵詞】:桉樹;可持續經營;人工林;解決問題
在桉樹人工林的探索中,不斷的進行深入的研究,促進我國的可持續化發展的水平,我國在桉樹人工林中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的對待,通過不斷的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桉樹由于形狀具有特色,能夠適應干旱的氣候并且生長的速度非常迅速而成為人工林種植中的主要種植的植物。
1桉樹人工林的現狀
隨著我國的可持續化發展的步伐正逐漸的向前邁進,桉樹人工林種植的面積日益的擴大,我國的海南,福建以及廣東廣西等地區都出現了大面積的桉樹人工林種植,然而由于桉樹人工林種植中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科學的規劃,導致桉樹人工林的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不是很樂觀,這些情況的存在非常嚴重的影響了我國桉樹人工林的有效的發展和經營,阻礙了可持續發展計劃的進行。
2桉樹人工林種植的中存在的問題
2.1桉樹人工林種植結構單一
由于桉樹速生輪伐期短的特點,許多的地區盲目的進行桉樹的種植,這樣就導致這個地區的人工林種植種類單一,大部分都是桉樹的人工林。但是這樣單一的種植并不能讓桉樹快速的發展。發展迅速的桉樹人工林種植,讓當地的區域的生態環境非常的不穩定,生態環境的不穩定直接造成了桉樹人工林不能有效的適應當地氣候的變化,而且桉樹本身的系統抵抗性逐漸的減弱,不利于桉樹的發展。據有關的資料顯示,在桉樹人工林的種植中,有些區域的桉樹人工林在大面積種植之后,由于生態環境的失衡,導致桉樹被數以億計的紅螞蟻啃食,造成桉樹人工林非常嚴重的損失。所以,桉樹人工林的種植中,應正確的認識到生態環境中動植物互相制衡的關系,在進行經濟發展的環節中,切忌盲目的擴大桉樹人工林的種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改善桉樹人工林的種植中出現的問題,讓桉樹人工林的種植逐漸的實現優化,保證當地桉樹人工林種植中的生態系統相對平衡,能夠有效的減少損失,增加當地的經濟的發展。
2.2大面積的桉樹人工林種植損害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
由于大面積的種植桉樹,發展人工林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由于桉樹的大量種植,導致許多的本地的植物和動物相繼消失,大面積桉樹人工林的種植,過度的追求經濟的增長,不注重生態環境的影響,導致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逐漸的減少,嚴重的阻礙了當地的可持續發展的水平。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對環境的危害非常的大,大面積的桉樹種植,逐漸的讓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銳減,這樣的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會讓當地土壤肥力和全區域的水質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眾所周知,生物多樣性在保證水質,調節氣候以及促進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桉樹人工林的大面積種植破壞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樣的問題如果一直得不到改善,生物多樣性逐漸的減少的情況一直持續,會為當地的發展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例如,中國的南方某地,大量的引進了一種叫做“水葫蘆”的植物,本意是作為觀賞并且能夠作為飼料,但是在當地的水域種植之后,水葫蘆進行了非常瘋狂的成長,逐漸的開始迅速的覆蓋了非常大的區域,并且當地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導致當地的物種逐漸的消亡[1]。雖然大面積的桉樹種植短期內帶來的生物物種多樣性的危害并不明顯,但是,卻不可以忽視這樣的問題的存在,在對待大面積的桉樹種植的方法上,應該進行多方面的考慮,不應該只注重經濟效益,還應該從多方面思考人類的生存問題。
2.3不能進行科學的發展,過度的消耗土地資源
過于快速的經濟發展,讓桉樹人工林的消耗程度逐漸的加大,人們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完全不能從可持續化的發展角度進行思考,在可持續化的發展中,許多人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都非常的模糊[2],許多人片面的認為可持續發展只要種植桉樹就可以,而完全不考慮土地的承載能力,這樣,桉樹過快的成長和種植,土地沒有有效的進行科學的管理,逐漸的導致土地的肥力下降,嚴重的影響桉樹人工林的發展,逐漸的制約當地的可持續經濟的發展。桉樹作為外來物種被引進到中國,目的是為了促進中國的可持續經濟的發展,但是作為外來的植物,桉樹的快速生長以及大面積的種植,導致當地的水資源和土地的資源逐漸的被破壞,并且非常的嚴重,據有關的調查顯示,在二十一世紀到來的前十年,中國的某地區引進了桉樹,并大范圍的進行種植,桉樹在這個地區快速的生長,逐漸的讓這個地區成為桉樹的種植的第一大省份,桉樹還有另外的別稱,就是綠色沙漠,桉樹過度的抽取土壤的肥力來保證自身的快速生長,這樣導致當地的土地資源逐漸的被消耗,這樣的做法不利于我國進行可持續化經濟的發展,反而會逐漸的消耗我國的土地資源,阻礙我國的可持續化的進程[3]。3解決桉樹人工林種植中的問題的具體措施
3.1全面的進行思考,改變經營的理念
為了促進我國的可持續化的經濟發展的進程,在充分的研究桉樹人工林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之后,應主動的進行思考,運用有效的措施解決桉樹人工林種植中出現的問題,促進我國的可持續化發展。在桉樹人工林的種植中,首先應該進行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考,改變過去經濟發展中片面的思想,在種植桉樹人工林的環節中,第一,應該考慮事物的雙面性,不應該盲目的進行桉樹人工林的大面積種植,應該改變傳統的經營理念[4],在充分的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環境帶給我們的影響,在種植桉樹的過程中,應該事先進行良好的規劃,在能夠不危害當地物種多樣性的條件下進行桉樹人工林的種植,這樣既能夠保證桉樹人工林發揮良好額效果,又能夠保護當地的生物物種多樣性,能夠有效的保證當地的生態處在行對平衡中,當地的生物物種多樣性不被破壞,就能夠有效的調節當地的水土等資源,確保當地的經濟與生態的良好發展。
3.2政府應主動進行引導,合理的進行人工林種植
在桉樹人工林的種植中,政府應該發揮指導的作用,有效的幫助人民建立正確的桉樹人工林發展的模式,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化發展水平。政府可以借助報紙,電視等媒體對群眾進行科學的指導,并把桉樹人工林種植不當帶來的危害向大家進行普及,保證民眾中的思想是積極而正面的[5],在不斷的工作中保證民眾會積極的進行桉樹人工林的種植,但同時也保證民眾能夠正確的認識到桉樹人工林種植不當帶來的影響,促進民眾進行合理科學的人工林種植。
3.3對桉樹人工林種植的土地進行科學的培育
大面積的桉樹人工林種植如果管理不當,會導致綠色沙漠的形成,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桉樹人工林的種植中,要確保土地土壤的肥力,避免對土地進行掠奪式的開發,有效的增加土壤的肥力,在保證土地的土壤肥力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桉樹人工林的種植[6],保證桉樹人工林的科學的規劃,促進當地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充分的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物,讓桉樹人工林能夠在不危害當地生態環境的情況下,進行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化的發展。
3.4建立桉樹人工林發展的體系,保證生態平衡
在桉樹人工林的種植和發展的過程中,過度的開發會導致當地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以及生態失衡的現象,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發展,應該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運用有效的方法,對桉樹人工林種植進行科學的管理,保證當地的生態平衡以及水土保持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桉樹人工林種植,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解決桉樹人工林種植中出現諸多的問題,促進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桉樹作為外來物種,在進行大面積種植中,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保證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水平,只有正確的處理環境和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在桉樹人工林種植的過程中,應該進行科學的管理,理性的進行開發使用,保證生態環境平衡的情況下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國鋒.淺談廣西桉樹人工林可持續經營的對策及途徑[J].吉林農業,2012,05:147+146.
[2]王志超,杜阿朋,陳少雄.我國桉樹人工林現狀及可持續經營對策研究[J].桉樹科技,2012,04:58-62.
[3]王受泓,丁鳳玲.桉樹人工林的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珠江水運,2014,22:70-71.
[4]陳李花,曾炳山,呂成群,裘珍飛,劉英,李湘陽,石前.中國桉樹人工林可持續經營的問題與對策[J].廣東林業科技,2009,02:78-83.
[5]吳瓊輝,張浩.廣東省桉樹人工林發展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對策[J].廣東林業科技,2006,03:133-136.
[6]葉紹明,鄭小賢,金大剛.廣西桉樹人工林經營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6,06:23-26.
作者簡介:馬培剛(1981.11-),男,漢族,廣西南寧人,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林業生產經營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