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翊君
通往成功的路不僅僅只有一條,而最終選擇的目的地源于本心才是真成功。
——題記
漫步在歷史的長廊中,一切仿佛都是那么親切而熟悉。這條路光明卻沒有盡頭,我不知這條路究竟通向何處,前方的路又會是怎樣,我只知道,順從本心,去尋找屬于我的烏托邦。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于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翻開史記,映入眼簾的并非是嬴政那顯赫的功績,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恍惚間,我似乎聽見了那戰國七雄的金戈鐵馬;那張儀蘇秦的合縱連橫;還有那商鞅變法的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那聲不同尋常的嬰兒的哭聲,現在,正見證著一位千古一帝的誕生。
咸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臺艷綺羅。
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
公元前259年,嬴子楚從那呂氏富賈那兒娶來的寵姬誕下一男嬰,其貌非同尋常,便是那哭聲也與眾不同,子楚悅,取名為政。
我置身其中卻又似一個過客,看著那襁褓中的嬰兒漸漸成長;看著他初入秦國時被他人的百般刁難;看著他稱王時的辛酸苦楚;看著他如何吞并六國統一中原......日光傾城而下,時光擺上的是印記在身后腐朽。不知不覺當年那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的少年已是那個千古一帝,耳畔仿佛響起那稚嫩的聲音述說著自己的青云之志。倘若他不堅持本心,能千難萬險的回到秦國;倘若他不堅持本心,他初繼大統便能牢牢掌控大局;倘若,他不堅持本心,怎么能在亞父呂不韋的權力的陰影下而使秦法不變;倘若,他不堅持本心,怎會實現“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虎口,日角,大目,隆準”本就生的一副帝王之相如今龍袍加身更是顯得器宇軒昂。他的眼神深邃,似是包容著整個天下。
書掉到地上發出沉重的聲音,喚回了尚且停留在兩千多年前的我。何謂本心?尊重自己內心的意愿,嬴政“掃六合,終一統”的道路雖艱難、手段固殘忍了些,但他始終堅守著本心,最終完成了一生的夙愿,微微嘆息,既如此,他又何怕后世對他的評價?或許這也是為什么我會欣賞他的原因所在。
漫步在校園,感受著和煦的風吹拂臉頰,當真是“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昨天的連續劇看了嗎?”
“看了,看了,四爺可真是帥,就是太優柔寡斷了。”
“對啊,還有那個若曦,還真是不知好歹。”......
聽到這段對話我不禁嘎然失笑,倘若正史上的雍正真是如此,哪里來得后來的康乾盛世?
寶殿燭輝煌,承恩宿未央。
御爐香不盡,宮漏滴初長。
階砌移花影,罘罳透月光。
太平無一事,常奉侍君王。
“你是誰?”一個滿含警惕說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只見那是一個身著云紋錦袍的男孩看著我。“宸,你可以叫我宸。”良久,只見那小孩抿抿唇,開口“我叫胤禛。”......“胤禛,你的夢想是什么?”“我希望佟額娘健康長壽,我希望我可以成為一代賢臣,將來輔佐二哥,讓天下的百姓富足安樂。”
時光匆匆,歲不我與。歷史的軌跡未曾因為個人的改變而改變。往日情同手足的兄弟漸漸疏遠,康熙五十五年開始閉關鎖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駕崩,與此同時,胤禛也成為九龍奪嫡的最后贏家。“易禮服,升寶座,鳴鐘鼓,中和樂,禮成。”昔日的雍親王變為現在的雍正帝。在時間里面,我們什么也不能留下,包括痛苦,快樂和生命。“可曾后悔?”一如初見時,他只是默默地搖頭。他本可以選擇更好的方法去實現他的夢想,但他卻選擇了這條布滿荊棘的路。“人人都想做皇帝,卻不知這世間最苦的差事就是做皇帝。倘若你們誰想做,我與你換,寧肯做一名賢臣,也不愿當這苦差!”他當政后,沒有選擇霸道而選擇了王道,刷新吏治,改革創新,近賢臣,遠奸佞,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陽光灑在書頁上,斑駁的光影交錯,抬頭的一瞬間恍如隔世,莞爾一笑,重新投入到寫作當中。
我喜愛寫作,喜歡那歲月靜好的平靜;我享受寫作,喜歡那文字在筆下跳躍,創造出一個個精彩的世界。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是什么樣,但我知道我的夢想是什么。我希望可以用我手中的筆,去創造出屬于我自己的天空。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僅僅只是人生之路上的一次考試,并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通向成功的路也并非只有高考這一條路。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不是看高考成績的高低,而是看他對社會貢獻的大小。我們都要準備高考、參加高考,而且要為之付出艱辛、努力,但不要忘記高考之外的人生的旅途還很漫長,很多的風景還未曾遇到,然,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若是前途迷惘,何不忘記喧囂,靜下心去傾聽內心深處那個聲音,順從本心,選擇那條最適合自己的路,或許會突然發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光陰易逝,豈容我待。寂靜安心,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