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鵬
【摘 要】:嚴格遵循規范要求是建筑工程檢測工作的前提。建筑結構檢測的設備在日益發展,同時,結構的問題也經常表現出個性特征,因而檢測方法也必須不斷發展和創新,本文擬就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進行探討,供參考。
【關鍵詞】: 建筑工程; 結構檢測; 結構加固
近年來,我國的結構檢測得到快速的發展,其應用對象已從開始階段的單層的破舊民居擴展到建設工程中的各類結構。結構檢測的發展與應用對于提高建設工程的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節省國家與企業的資金、保障企業生產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發展趨勢
建筑結構是指在建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成來承受各種荷載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間受力體系。建筑結構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結構也隨之不同。對各種類型的建筑結構進行檢測與加固施工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1完善的系統方法。主要有混凝土結構的檢測技術和砌體結構的檢測技術。鋼結構的檢測是十分的重要的,在鋼構件應力和結構關鍵部位的應力與損傷的無損檢測方面存在不完善, 鋼結構的檢測是未來建筑結構檢測急需解決的問題。建筑工程結構的檢測主要是對高技術的引入, 同時進一步的擴展檢測的范圍和檢測的方向,這些工程結構的檢測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2新檢測手段的廣泛運用。建筑結構檢測的需求也會逐步的增多,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將得到進一步的開發與應用。
1.3檢測儀器的改良。建筑工程結構檢測的工具是檢測儀器, 檢測儀器質量的好壞、檢測儀器操作的便捷程度、檢測儀器壽命的長短對檢測結果和運行有直接的影響。建筑結構檢測要求檢測儀器具有高精確度、操作便捷、使用的壽命長、體積小等特點。
2檢驗與測試技術
結構的檢驗測試與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的送樣和質量檢查有明顯的區別,它通常為事后的檢驗與測試,我國的結構檢驗測試技術走的是“引進—消化—提高”和“借鑒—獨創”相結合的發展之路。
2.1、混凝土結構
目前,關于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已有回彈法、超聲法、鉆芯法、拔出法和灌入法等,以及由上述基本方法組合而成的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回彈綜合法等。
混凝土強度的檢測技術已基本成熟,成熟的標志在于測試理論的完善和測試儀器性能,如:“回彈值—碳化深度—強度”關系,反映了回彈值與混凝土強度之間的基本規律。回彈、超聲、鉆芯和拔出等方法雖然都是舶來之法,但都具有了中國特色,且各種檢測儀器和設備已完全國產化。一些儀器的性能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如北京市政工程研究院研制生產的NM-3B型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儀等。
混凝土構件鋼筋配置情況的檢測開始于七十年代。開始階段使用的是進口的儀器。目前我國已經有了第二代鋼筋測定儀,該儀器可測定120mm厚混凝土層下的鋼筋,并可測定鋼筋直徑,其測試原理為電磁感應。國產儀器可基本上滿足建筑結構檢測的需要。經濟發達的國家的同類儀器性能略好一些。我國引進的混凝土雷達儀采用電磁波法測試,測試速度快得多,其測試數據既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又可打印輸出,大大提高了檢測速度。
2.2、砌筑結構
砌筑結構檢驗測試技術起步比混凝土結構略晚一些,技術成熟程度比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略差,但該項技術的發展勢頭猛,在國內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可喜局面。可以說,按“借鑒—獨創”之路發展起來的砌筑結構檢測技術已經達到了經濟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
2.3、鋼結構
與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相比,工程建設中鋼結構的數量相對較少,加之冶金、機械、交通、航空、石油、化工等工業部門對鋼材物理力學性能、內部缺陷、焊縫探傷等檢驗方法比較完善,因而其檢驗測試技術發展之路基本是借鑒學習國內其他行業的先進方法,如焊縫和鋼材的超聲波探傷方法、射線探傷方法、磁粉探傷方法和滲透探傷方法等。
2.4、檢驗測試技術的發展前景
開發新的檢驗項目,使檢驗測試技術更加完善則是這項技術發展的方向。檢驗儀器和設備在結構的檢驗與測試技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儀器設備就無法進行檢測,而質量好、操作方便的儀器設備是高質量檢測工作的保障。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檢測儀器設備在總體上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性能不穩定、功能少、壽命短、體積大等方面。
檢測方法改善和提高的第二個方面是檢測理論提高和檢測數據分析方法的改善。合理確定檢測數量、合理布置檢測位置、減小檢測結果的不確定性、充分利用檢測數據等,是所有結構檢驗與測試工作面對的問題。
隨著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檢測要求的提高,一些新的問題又擺在我們面前,如高強混凝土的強度檢測、混凝土缺陷的準確判定、預應力筋管道灌漿飽滿度測試、新型墻體材料的強度測試方法及質量評定方法等。
鋼結構的檢驗與測試是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技術。在對鋼結構進行鑒定時,鋼構件材料物理力學性能的現場無損驗測技術、鋼構件應力的現場無損測定技術和結構關鍵部位應力及損傷現場測試技術等是目前亟待發展的技術。
3 結構的鑒定與評估技術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抗震鑒定與抗震加固技術已日臻完善,形成了自己的體系,成為結構鑒定與加固技術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支。建筑物和構筑物抗震鑒定與加固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為結構鑒定與加固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建設工程質量的檢測與鑒定為治理工程質量通病,如設計造成的多層磚房溫度裂縫問題,混凝土工程施工階段的開裂問題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設計規范和施工驗收規范的修編提供了依據。結構的鑒定與評估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包括結構安全性鑒定、結構抗災害能力鑒定與評估、工程質量問題鑒定、災后結構的鑒定與評估和結構耐久性鑒定和剩余壽命評估的綜合技術。 但鑒定與評估技術尚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對已有結構的承載能力計算鑒定時一般都沿用結構設計時的計算理論和計算方法。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對于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及保證工程質量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隨著新的檢測技術在大型建設工程項目中的應用,使建筑物在安全監控以及建筑結構安全性能的現場試驗檢測方面得到更好的保證,因此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有著比較廣闊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高頌. 論建筑工程結構檢測的技術運用[J].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02
[2]李岫學. 水利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探析[J]. 科技致富向導,2013,02.